新闻
西安交大利用工程化水凝胶研发可穿戴医疗传感设备
12/31
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能直接贴在皮肤表面,实现人体生理信息的原位、实时及连续监测,在个性化医疗领域具有极其可观的应用前景。
西南交通大学新型TENG材料用于提升传感器监测性能
09/28
随着世界逐步进入物联网时代,各种可穿戴生物电子产品也掀起了一场个性化医疗保健的革命。
国外研发可测量流感的早期症状的生物传感器
03/06
3月3日,开创下一代个性化医疗的数字健康公司Profusa宣布启动一项研究,该研究将使用该公司的微创可注射生物传感器技术Lumee?氧气平台,在早期提供帮助发现流感爆发。
我国研发活体生物传感器和红细胞光波导技术,有望实现精准医学
01/14
治疗诊断学(Theranostics)是单词治疗学(therapeutics)和诊断学(diagnostics)的组合,描述了一种用于癌症治疗的集成治疗平台,该平台可以在单一过程内诊断出肿瘤,提供靶向治疗并监测对治疗的反应。治疗诊断医学是迈向个性化医疗的重要一步,具有同时、实时监测药物输送、药物作用和治疗反应的潜力。
物联网驱动千亿美元互联医疗市场,个性化医疗将成现实
10/23
近年来,数字医疗的重点已逐渐从移动医疗,转移到了互联医疗。简言之,就是从利用各种可穿戴设备进行数据收集,进化到关注数据的整合、分析和互操作,并提供由数据驱动的医疗决策和的个性化医疗服务。
物联网驱动千亿美元互联医疗市场:个性化医疗将成现实
10/23
虽然互联医疗是建立在已有数十年发展经验的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解决方案的基础之上,但它还有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即由互联网上的智能传感器、设备、软件和网络相互连接的、快速发展的物联网(IoT)。
2016年远程医疗持续增长 未来有五大发展趋势
01/18
预计全球远程医疗市场2020年将以复合年增长率百分之14.3的速度扩展,与2014年的143亿美元相比,最终达到362亿美元。虽然对便利性、创新性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个性化医疗健康体验可能是最大的因素,但其他力量也在起着作用。
信息图:五大趋势——深刻影响医疗产业现在和未来
11/16
2015年的互联网医疗趋势图表,其中阐明了深刻影响医疗产业现在和未来的五大趋势:第一是借助网络实现个性化医疗、第二是采用硬件设备降低医疗成本、第三是优化医疗系统流程,重构就医体验、第四是医疗大数据、信息化系统让医疗更为智能、第五是数字技术解放医务工作者,减少繁重工作。
个性化医疗发展大聚焦
10/19
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识别一个人的独特基因组成为可能。每个人以百万计差异的基因组而与别人不同,同时,这种差异影响着疾病和治疗反应的敏感性。 对个人基因组更直白的理解是让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研制“个性化”的药品。
远程医疗,靠物联网才能实现
01/23
远程医疗是未来医疗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其发展必需要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才能实现。物联网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新生力量,必然能够促使信息技术更加彻地底融入日常生活。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应该积极借助物联网技术,推动个性化医疗服务发展,使居民能够享受 IT 行业和医疗行业共同发展所带来的福利。因此,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具有智能采集、智能远程监控和智能远程医护等特征的智能远程医疗系统,从而实现远程医疗的信息化、个性化和智能化。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成立健康大数据中心
12/01
29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将依托世界先进水平的个性化医疗大数据平台,以深圳优秀的产业环境,研究数字化生命的关键技术等。
邬贺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形势逼人
09/27
“信息终端的能力将越来越强,比如未来的手机可以成为你的身份识别器,可以那边讲英文,这边听到中文的翻译,还可以通过它躺在家里享受个性化医疗服务。”昨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这样描述了不远的将来信息技术可能达到的水平。
基因检测首次亮相高交会启动个性化医疗保健
11/29
取一点被检测者的口腔黏膜,就可以预知他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疾病隐患,还可清楚地知道他的身体需要什么以及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深圳市帅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展示的生物基因检测项目,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当代生物基因技术的神奇魅力。
首页
新闻
产品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