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远望谷半年报业绩大增,股价涨停
07/16
7 月 15 日,远望谷(002161)股价强势涨停,收盘价为 7.24 元,涨幅达 10.03%。当日,该股成交活跃,成交量显著放大,换手率达到 5.04%,成交额高达 2.57 亿元,总市值为 53.56 亿元。其涨停的直接诱因是前一日晚间发布的亮眼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上市3周年,总增值60亿!这家3D视觉传感器厂商亏损收窄超七成
07/08
奥比中光自2022年7月7日上市至今,已迎来3周年。从上市首日收盘价为43.03元、市值172.12亿元,到如今市值达到232.88亿元,但从最近几年公司经营表现来看,仍处于亏损状态。
这家物联网公司成功上市,销售多款RFID手持机
07/02
2025年7月1日,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1388,简称“C信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资本市场的一颗新星。上市首日,公司股价表现强劲,开盘价60.00元,最高价攀升至70.00元,最终收盘于63.44元,涨幅高达286.36%,总市值突破99亿元。
市值约83亿!港交所或再添一家芯片设计企业
06/30
2025年6月26日,深圳云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净利润33.23亿,千亿市值CIS龙头业绩大增!
04/17
4月15日晚间,韦尔股份(603501.SH,股价122.85元,市值1495亿元)披露2024年年报,该年度营业收入为257.31亿元,同比增长22.41%;归母净利润33.23亿元,同比增长498.11%。
百亿市值模组巨头,赴港IPO!
03/26
近日,全球领先的AIoT模组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广和通(300638.SZ)公告,为满足全球化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及综合竞争力,巩固行业地位,公经充分研究论证,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市值一年暴涨600亿!端侧SoC芯片及模组迎接新风口
02/08
1月20日,DeepSeek正式发布DeepSeek-R1模型,并同步开源模型权重。掀起行业浪潮:一批上市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DeepSeek连续多日登顶苹果App Store和谷歌Play Store全球下载榜首、板块上DeepSeek概念股更是霸屏持续大涨。
收入狂飙220%!万亿芯片巨头业务大爆发
12/18
智能通信定位圈12月17日获悉,在上周五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并创下24%的单日最大涨幅后,博通本周一又大涨超11%,收于250美元,盘中创下251.88美元的历史新高,受华尔街上调目标价的推动。
2022年上市,市值48亿,这家电源管理芯片企业再生并购整合
11/07
11月5日,希荻微(SH:688173)公告筹划收购诚芯微100%股份,股票停牌预计不超过5个交易日。
一家百亿市值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披露减持公告!含国家集成电路、国风投等机构
10/09
10月7日晚,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中电港(001287.SZ)披露减持公告,国家集成电路基金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95.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57%。股东国风投基金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130.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713%。股东中电坤润基金和中电发展基金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183.1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41%
三万亿市值的甲骨文,看中rfid技术在医疗中的机会
09/12
2024年9月11日,在Oracle CloudWorld大会上,甲骨文公司宣布在其Oracle融合云供应链和制造(SCM)套件中推出新的rfid技术补货功能。这一功能旨在优化医疗保健提供商的库存管理,通过与埃弗里·丹尼森(Avery Dennison)、Terso Solutions和Zebra Technologies等企业的合作,将RFID技术集成到Oracle融合云库存管理中。
突发!实控人被实施留置,这家百亿市值的红外龙头企业股价跌停
04/10
4月8日,睿创微纳大幅低开20%,开盘后公司股价继续走低至跌停,目前其股价29.55元/股,总市值为132.2亿元。
英伟达市值一夜暴增 2770 亿美元(IOTE早报2024-02-23)
02/23
IOTE早报
速腾聚创招股价公布!获1亿美元基石投资,成就全球激光雷达企业中的市值最高峰?
12/27
速腾聚创的IPO估值超19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76亿元),或将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激光雷达企业 。
消费者不再迷信销量,性价比才是选购投影仪首要看重的因素
08/10
此前36氪财经发布了一篇题为《极米跌落神坛:市值缩水八成,靠高价维修割韭菜?》的文章,文章中以一名极米用户的漫漫维修路为引子,指出了极米的产品质保问题,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国内厂商核心技术尚未掌握,而极米则倚靠早期的营销势头,想方设法削减成本,但产品的价格并未同步下降,高额的维修费用也引起许多用户的不满。
首页
新闻
产品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