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天津大学利用光学传感器研发可穿戴生理信号监测和急救系统
06/01
日前,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的科研团队研发了可穿戴生理信号监测和急救系统,通过使用光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参赛选手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理信号,在科学技术层面解决了特殊环境下急救设备和急救手段缺乏的问题。
AI云平台为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的教育科研装上数字大脑
10/09
天津大学着手建设AI云平台,对课堂进行智能改造,为教育科研装上数字大脑。
天津大学开发出自驱动室温近红外-太赫兹光电探测器
08/12
由单一器件构成的近红外-太赫兹(NIR-THz)宽谱光电探测器在成像,遥感,通信和光谱学等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我国研发可全天候自愈合材料的超级电子皮肤,或将用于电子皮肤传感器
06/10
日前,天津大学张雷、杨静团队成功研发“全天候自愈合材料”。
首条应用光纤传感技术的智慧供水管网落地山东临沂
06/02
日前,天津大学-实康水务新旧动能转换联合研究中心本着集成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理念,在前期光纤传感技术应用合作的基础上,成功实现在节水型城市、智慧水务领域的合作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
天津大学用智慧热网云平台有望实现节能六成以上
12/13
随着供暖期到来,传统的热网系统只能依赖工作人员手动操控。现在,天津大学用上“智慧热网云平台”,相当于给传统热网加上了“超级大脑”,实现源网一体化智能化管控,有望达到节能60%—70%的目标。
天津大学研发AI机器人,可用RFID技术自动整理图书
11/27
日前,由天津大学研发的AI“智图”机器人在天津大学图书馆上岗,它不仅能够帮助“漂流”的图书找到正确位置,还能根据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行分析,从而优化采购和摆放。
天津大学研发全球首个业态全柔性机器人,或可搭载传感器
11/13
日前,天津大学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液态全柔性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在不同环境下实现运动、变形和传感测量,未来可搭载各类传感器,用于药物递送、基因测序等领域。
天津大学成功研发新型柔性电子印刷术 可使成本降至百分之一
09/29
近日,天津大学精仪学院黄显教授团队成功研发“水致烧结”印刷术,实现低能耗、低成本生产生物可吸收柔性电子元器件。
微信校园卡一码通行成趋势,多校实现“无卡图书馆”
06/15
今年,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的同学惊奇地发现,原来用于占座的各种水杯、书籍、背包等杂物统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兴的“订座神器”——微信校园卡。
交行与天津大学签署共建校园一卡通合作协议 共推校园一卡通建设
03/04
日前,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与天津大学共建校园一卡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多功能厅举行。
监测健康,植入RFID芯片就搞定?
06/02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主任、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员邹强博士介绍:“目前,基于RFID(射频电子识别标签)技术与微/纳米集成电路技术实现的微型芯片是最新、最流行的信息识别系统之一。一般而言,这些微型芯片被用于存储和传递与特定的某个生物或某样东西相关的信息。它们可以通过注射或外科手术的手段植入、临时地插入或只是简单地贴附在一个物体上。”
天津大学召开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专家研讨会
02/08
近日,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专家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众多高校物联网领域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东方电子借“智”谋划行业蓝图
12/11
11月24日,由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中国节能服务网联合主办的2012年“东方电子杯”有奖征文活动颁奖典礼在烟台举行。来自国内电力行业、高校、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学者、获奖代表齐聚港城,共襄盛会。同期举办了2012东方电子智能电网技术论坛,天津大学余贻鑫院士、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王成山教授、国内EMS泰斗、第三届顾毓琇电机工程奖获得者于尔铿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尹项根教授、中国科学院齐智平研究员等业内权威专家出席本次盛会,并作专题报告。
天津农业信息智能化应用示范平台顺利通过专家组现场鉴定
11/08
2012年11月4日在天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管理中心(武清区基地)成功召开了农业信息智能化应用示范平台专家现场鉴定会,并顺利通过与会专家的现场评审。该应用平台由天津大学、天津当代智慧、北京昆仑海岸、北京奥尔斯、天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共五家联合研发搭建,其中包括昆仑海岸研制的物联网硬件设备产品及自行研发的上位机软件系统,主要应用于温室大棚的信息化管理,具有完整系统功能并可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支持。
首页
新闻
产品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