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世界上第一根光纤,是谁造出来的?
12/13
1966年,就职于英国标准电信实验有限公司的华裔科学家高锟(K.C.Kao),联合他的同事乔治·霍克汉姆(G.A.Hockham),共同发表了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
RFID物资管理系统助力我国空间站实现数字化物资管理
06/28
我国空间站的新物资管理系统,主要改进就是使用了RFID无线电射频识别技术,即所有物资上都有超薄微型芯片和嵌压在塑料片、纤维纸等材料中的天线组成的RFID标签。
东华大学研发强机械、多重传感的透明水凝胶
05/26
最近,东华大学张世超研究员/丁彬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原位合成策略,用于开发具有强大机械和电子性能的生物启发化学合成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增强水凝胶(SFRH)。
国外科学家联合研发监测生物组织应力的柔性纤维传感器
05/12
植入式电子器械可以远程监测与患者健康相关的生理活动,因而成为最具前景的医疗技术之一。
苏州纳米所利用固态压电离子纤维作为无源应力传感器
03/24
随着软体机器人和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仿生智能纤维人工肌肉的研究和应用近来被广泛研究。
罗德岛大学研究人员将纳米传感器嵌入绷带用于监测伤口感染
01/28
近日,一项发表在《高级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的研究成果显示,来自罗德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量一种“智能绷带”,他们将纳米传感器嵌入绷带的纤维中,创造了一种连续的、非侵入性来检测和监测伤口感染的方法。
未来智能穿戴:把计算机“织”进纤维里 颠覆传统织物概念
12/02
据英国剑桥大学预测,2022年采用智能纺织品的可穿戴产品市场将达到700亿美元。
剑桥大学开发出比头发还细100倍的薄膜传感器
11/30
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3D打印出微小透明的导电纤维可以捕捉人们呼出的气息,帮助诊断医疗状况。
年产25万吨玻璃纤维 巨石成都智能制造基地投产
11/19
11月18日,中国巨石·成都智能制造基地投产仪式在成都市青白江区欧洲产业城举行。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正式投产后,将年产25万吨玻璃纤维。
经水洗、耐火烧!Nature发“最强”智能T恤,被车撞也毫发无伤
11/13
现有智能穿戴中的传感器都是“固定”在像纤维或者棉布等柔性材料,进而佩戴在身上,进行数据测量和收集。
雷特玛推出可持续性纸张Eden FSC
10/23
雷特玛公司(Arconvert-Ritrama)新近发布了Eden FSC,这是一款完全由干草和纯天然纤维素纤维制成的天然不干胶纸张,这种产品扩大了该公司的Manter环保型产品序列。
剑桥大学研发电子纤维传感器,性能超越传统的薄膜传感器设备
10/15
“看不见 ”的电子纤维,每根纤维比人的头发还要细100倍。 作为传感器,这些纤维的功能超越了传统的薄膜传感器设备。
中原工学院利用碳纳米管研发可穿戴传感器
09/14
在制备方法上,首次采用简易静电纺丝技术,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拉伸性能和机械稳定性的可拉伸压阻碳纳米管纳米纤维传感纱,可方便地织成不同功能的可穿戴织物,应用于可穿戴电子产品和智能纺织品。
南方科大研发基于纳米陶瓷纤维的耐高温柔性压力传感器
08/07
柔性压力传感器是柔性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可穿戴设备提供生理监测,也能为软机器人提供触觉感知。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等机构研发新型单晶SnSe热电纤维制造技术
08/07
单晶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稳定性、低光学损耗和优良的导电性能,在高性能光学和半导体工业中应用广泛。
首页
新闻
产品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