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一届中国(上海)零售业博览会上,“未来商店”(future store)不再只是一个臆想的概念。但不少国内的业界人士认为,“未来商店”真正进驻本土零售市场或许还比较远。
在第十一届中国(上海)零售业博览会上,“未来商店”(future store)不再只是一个臆想的概念。据德国专家介绍,在德国的Rheinberg地区,这个“未来商店”的设想已经成为了现实。他们甚至筹划将“未来商店”的核心技术带到上海的各大零售商店中,并乐观预测“5年内上海市民就能够享用该类购物方式。”但不少国内的业界人士认为,“未来商店”真正进驻本土零售市场或许还比较远。
改变零售模式的革命性进程
欧洲零售业巨头麦德龙集团(Metro Group) 早在2002 年便提出了“运用高科技全面提升顾客购物体验”的口号,并计划进行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为主导的“未来商店”的实证性试验(Future Store Initiative)。此项试验于2003 年4 月起在麦德龙集团旗下的Extra 超市内正式展开。
这家“未来商店”的存在形态一如人们想象中的模样:消费者使用配备了显示屏(个人购物助手Personal Shopping Assistants)的购物车,它能帮助消费者轻松寻找商品、为购物者提供购物建议;商店店员则使用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随时获取商店货架上和库存内所有商品的信息;而当消费者推着满车的商品来到收银处,无需再耗费大量时间等待店员对商品条形码进行逐一扫描,而是通过头顶的无线局域网在瞬间完成自动识别所有商品并结算价格。而所有的零售商,一样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在后台办公处跟踪库存和商品销售情况。(商店实景参见图1)
图1:未来商店收银处
当然,这一切的基础在于RFID技术:在商店的商品和货架上贴上一枚小巧的RFID芯片制成的电子标签,在商店的顶内布上无线局域网,电脑就能够对物品的去向全程跟踪。
RFID技术造就的未来商店俨然改进了零售商的运营方式。从表面上看,直接受益者是大众消费者,人们不再需要排着长队、浪费时间,这是非物流领域RFID技术的贡献。深层次的,在物流领域,RFID技术又为零售业提供了强大的后台支持系统,即在制造商、零售商、物流中心之间建立起了一条快速通道,使得货物的管理具有了动态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参见图2)
图2:“未来商店”物流系统架构图
成本瓶颈,进入国内市场尚需消化时间
以RFID技术为支持的“未来商店”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零售业的发展方向,国内业界人士却认为,该技术真正被中国零售市场消化吸收所需的时间,并不如国外专家想得那般乐观。最根本的问题可能在于成本。上海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战略发展部部长应剑俊指出,如果实现“未来商店”,就必须改造现有的设备和技术,这是一项相当庞大的工程。应用在商店的RFID电子标签价格大约为3~5元,比普通条形码贵了不少。对商店而言,购买设备、更换系统,人员培训等所需支出的费用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不过,国内零售业已经在不断变革,很多措施都是亦步亦趋地学习着国际的先进经验,故此,“未来商店”应是可预见的未来。
更多内容,可参考以下文章:
http://www.stores.org/archives/2003/07/edit.asp;
http://www.chinabm.net.cn/article/brand_details.asp?ID=1207
http://www.future-store.org/servlet/PB/-s/6pafg4x2pal54fbv841ji8hyh1gnusu/menu/1000373_l2/1119925752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