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畜牧生产管理系统是国内首次将RFID应用到养猪生产管理的软件系统,在猪耳朵上打上电子射频耳标,对单个动物生产全过程进行记录,可即时获取生猪的饲料、病历、喂药、转群、检疫等信息。同时通过这样一个标签,还可以对猪进行全方位的追踪,查看所有猪的系谱、后裔列表等。该系统目前已经在上海地区及华东地区66家大型猪场运行使用,预计在明年末推广到200家规模化猪场。
生活在都市中,
却为三农忙碌着。
与最古老的农业打着交道,
却在应用着最先进的信息化手段。
她们正在建设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近年来建成并不断完善“五网一线”,以信息化手段推进上海新郊区、新农村建设,为农民服务。“五网”是指上海农业网、科教兴农网、华东农业网、农委政务网和农民远程教育网,“一线”就是上海农科热线。上海农业网每天的点击率达15万次,上海农科热线目前已免费为农民进行电话咨询3万多次。
这个外形类似ATM取款机的东西是为农综合服务信息查询系统,2005年底,由上海市松江区农委和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这种“三电合一”的新模式,可以为村民提供多种实实在在的服务。
《百问百答》是上海市新农村建设中远程教育咨询服务中的一项,如今上海乃至上海周边的农民,通过上海远程教育咨询服务及上海农科信息热线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举措,享受着便利的信息服务,指导着他们的生产,提升着他们的生活水平。
上海松江区农业委员会主任封坚强表示,该区的农业信息化工作一直与上海整个经济相适应,坚持科学、高效、生态地发展,目标是农业生产标准化,农民生活有保障和农村环境生态化。
基于 RFID 的畜牧生产管理系统是国内首次将RFID应用到养猪生产管理的软件系统,在猪耳朵上打上电子射频耳标,对单个动物生产全过程进行记录,可即时获取生猪的饲料、病历、喂药、转群、检疫等信息。同时通过这样一个标签,还可以对猪进行全方位的追踪,查看所有猪的系谱、后裔列表等。该系统目前已经在上海地区及华东地区66家大型猪场运行使用,预计在明年末推广到200家规模化猪场。政府监管部门可通过所有猪场上传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猪场间的横向比较和全局查询。
近年来我国因食品中毒而出现的重大事故屡禁不止,防不胜防。为什么?因为不能进行食品的逆查,不能追查食品各加工环节,这就意味着不能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当然也就无法惩治他们。食品安全越来越牵动市民的心。
不过,上海已经安全多了。在保障农产品安全方面,上海推行农产品安全监测网络系统。这是一个农产品快速监测网络,20分钟可以监测8个样品,每个样品做监测的成本只需一块钱,每次监测数据可以自动传输到监管部门,这个数据不可更改,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增强了对农产品安全的把关作用。而运行此系统的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也成为农业价值链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用信息化手段武装古老农业的都市中的新型农业基地。
大上海的新农村
提起上海,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高楼耸立的大都市建筑群、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国际化的合作交流。实际上,这些只是600多平方公里的上海城区,更广大的6000多平方公里的大上海则包括了有300万农民的郊区。今年,上海将郊区看作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发动机”和“主战场”,将构建农业信息化高地作为推动上海新郊区新农村建设,实现从600多平方公里向6000多平方公里跨越的重要基础。
上海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上世纪90年代末起步的,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全面推进信息化在农村的生产、生活、贸易、培训等方面的应用,形成了自己的特有思路。
2002年,上海召开了郊区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抓住机遇,大胆探索,有序推进,锲而不舍,努力消除城乡数字鸿沟,为实现上海郊区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伴随着上海农业信息化的每一步而进步。
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陈跃华介绍,上海的农村信息化主要围绕四个方面。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先行,目前上海市累计实施信息基础建设的村镇和园区有30个,覆盖面积730平方公里,覆盖人数达400万,为全市农村信息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全面推进郊区、城镇基层电子政务的建设,初步实现了数字化办公,实现了相关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同时还在部分村镇设立了社区信息苑,为农民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三是实施了“五网一线”工程,包括上海政府信息网、上海农业信息网、华东农业网、上海科教农业网、农民远程教育网和上海农科热线。上海目前建成了农民基层信息服务站150余家,基本形成了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站和农民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
四是紧紧围绕市民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食品安全监控,开展了畜牧业生产管理系统、数字标签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城市食品安全监控、蔬菜生产等项目的开拓和利用。信息化带给大上海的农村一片新貌。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秘书长蔡友铭将推进上海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归结为四点。
首先是以“三农”服务为宗旨,加强为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在这方面上海强化了农业信息化基础网络和组织体系的建设,近几年相继建成了100家基础信息服务网,150个区县级信息服务网,200支农村基础信息服务队伍,并构建了农业信息的服务平台。例如其中的上海农科热线,从上海现有的农业事业单位,邀请了130多位专家作为依托,作为公共服务的基础,实行全年365天24小时的免费咨询服务,被农民誉为在家里面的农业科技指导站。
其次是积极探索创新有效的为农综合信息服务模式。这里的关键是整合,蔡友铭把它比喻为“穿针”,“我们上面的信息是千、万条线,而信息最终是面对基层农民的,所以我们提出面向基层的综合信息服务,千、万根线最后一根针穿起来。对具体如何做好这个综合信息服务,近几年我们进行了有效探索,实行了农资、农信、农机和农镇综合信息服务。”
第三是促进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领域的应用。围绕市民最关注的农产品安全问题,上海开发建设了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监管系统。目前有50家大型超市率先使用信息查询平台,有65家规模化养猪场应用畜牧生产管理系统,并结合30万亩菜田推广应用蔬菜生产管理系统。
最后,农业信息化工作需要一批新的人才。这个方面,上海这几年通过项目带动团队,集聚人才,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力度,促进产学研的结合。
上海农村信息化的推进思路和成果得到了各部委领导和专家的重视。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动司司长陈伟把这些经验总结为三点:一是得益于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二是得益于上海市农业部门、信息委的团结协作,共同推进;三是政府主导、市场应用为主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他认为,这些经验都值得其他地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
都市的农业规划
上海在信息化上一向是全国各城市的典范,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具有相应的人才优势和创新意识。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怎么做好下一步的农业规划?
“十一五”期间,上海在新郊区新农村建设上确立了“五位一体”的目标,在农业信息化上重点推行两大工程、八大体系。
上海最新提出了“十一五”建设新郊区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规划布局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居环境良好、人文素质提高、民主法制加强。为确保“五位一体”目标的实现,上海在“十一五”农业信息化推进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划。蔡友铭介绍,总的原则是“着眼于需求、着力于服务、着重于成效”,强化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完善应用系统,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在此基础上,“十一五”期间上海着力推行两大工程、八大体系。蔡友铭介绍,上海将在基层建立一个为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工程,对现有的涉农部门和科研单位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第二个是数字农业中心管理平台工程,用来整合农业技术部门的分割,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联城控制和联城决策,形成一种农业生态链和农业产业链的衔接。
蔡友铭表示,两大平台工程的建设,与国家的“金农”工程和“三电合一”工程相衔接,跟全国农业信息有效集成,实现资源共享。上海农业信息化工作要通过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和进一步创新,来实现新的跨越,推动上海新郊区、新农村的快速实现。
新型农业基地
农业信息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是要统筹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这也为涉农企业带来很大的商机。农业信息化需要政府投入,但如果没有很好的机制来运作,没有后续投入就会后劲不足。还有重要的一点,农业信息化首先要以政府为导向,其次要由企业来做专业的技术支撑服务。
上海农业信息化之所以得到快速的发展,主要是以农业龙头企业对信息化的推进为主导。作为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詹锦川对农业投入了巨大热情。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专业从事农业信息化和食品安全等领域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信息服务。
詹锦川说,企业发展跟企业战略分不开,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是“服务农业、E化农业”。因为有农业信息化的迫切发展需求,才有企业的发展,所以多年来他们一直专注于对农民、农业企业需求的长期跟踪和深入调研。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优势在于专业,多年来一直没有偏离过农业领域,服务对象一直是农民、农业企业和农业管理部门。
服务农民是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的业务核心,“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有两个产品,一是农科热线平台,二是放在农村里面的为农综合服务信息服务平台。”詹锦川介绍,农科热线服务非常成功,目前免费为农民进行电话咨询3万多次,接待农民、市民来访2152人次,组织专家下乡服务4123人次。“我们农科热线不仅为上海服务,更为全国服务,我们外省市电话已经占到了一半以上。现在我们的服务模式已经从电话咨询提升到网上直播,还包括语音自动应答以及短信点播,还开了专家远程诊断。现在我们农科热线正在考虑和农业部进行‘三电合一’以及和新农村热线进行整合。”
今年初,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推出了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主要是为村民服务,解决信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现在为农的设施已经很多,为什么还要推广这样的平台呢?詹锦川解释说:“农民有很多这样的需求:因为现在网络设备价格还比较高,农民用不起;二是多数农民不会上网,不会用,而且接受到的信息重复性大。所以我们搭建了这样的平台,让农民在村里不用上网就可以直接和农科热线的专家互动。专家能够远程诊断,科技部门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把信息传送到农民家里。”
目前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经进入100个村作为试点,一期计划覆盖400个村,在两三年内计划覆盖上海1800个行政村。
在服务农业企业方面,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同样提供了信息化支持。詹锦川介绍:“目前我们在生产企业领域开发了一系列系统,包括畜牧、蔬菜、食用菌等领域,其中畜牧生产管理系统已经在上海运用了三年时间,应用企业66家,在江苏、浙江也都有应用。我们计划明年在200家大型猪场应用这样的系统。”
另外在服务政府监管部门上,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还提供了市境道口动物防御监控系统和农产品安全监测网络系统,在服务市民上提供了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
面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机遇,詹锦川表示,在公司未来发展上主要有两条线,“一是为村民的服务上,继续推广为农信息综合服务站;二是从食品安全和生产环节上提高生产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从源头上保证农副产品的安全,逐步发展到流通食品的安全。特别在村民服务上,我们要把各个环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于村里的信息员,我们也要确立一套制度,制定激励措施,调动积极性,保证农民接收到的信息切实可用。”
作为推进上海农业信息化的龙头企业,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从一线运作中也得出一些新的思路。詹锦川认为,首先从政府角度,农业信息化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所以农业信息化必须由政府作为主体来推动。二是从农业信息化的现状来看,信息化的内容比较多,整合是下一步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上海农业信息化下一阶段将进行平台化整合和综合系统建设,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会。因为我们企业长期以来都在从事专业的农业信息化,从开始建网站到三网一线、到‘数字农业’再到现在做平台的整合,不断进行为农服务的延伸。在以后上海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中,我们将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相信我们也会得到更好的企业回报。”詹锦川胸有成竹地说。
詹锦川个人简历
詹锦川,女,1969年出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上海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12月创办上海农业信息公司。
她熟悉国内外计算机新兴技术,了解国际计算机行业发展最新趋势,凭着对农业信息化和食品安全领域的执着追求和无限热情,短短6年间,公司有了迅猛发展,从一个3个人的公司发展成为现有在职研发人员50多人,总资产达9000多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主持了多个部、市级项目开发和运营,如上海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上海市市境道口动物防疫监控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安全管理系统、农残快速检测网络平台、城市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龙行畜牧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等,获得了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4项。得到国家农业部、商务部以及上海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为上海农业信息化建设和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增添了一抹亮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