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我国应加快确立RFID两大标准体系
作者:易观
时间:2007-03-04 11:44:50
易观国际认为,我国在RFID领域的标准已经从多个方面开展了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在频率规划方面也做了大量试验。但在数据编码和UHF空中接口规范上,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将障碍RFID的应用普及。建议相关部门尽早出台相关标准,推动此方面的研发进程,以促进我国RFID的应用。
要闻回顾
EPCglobal于2004年12月批准UHF Gen 2空中接口协议为硬件标准,18个月后,该协议又被批准作为ISO标准。

EPCglobal Gen 2标准最初由超过60家世界顶级技术公司制定,规定了满足由终端用户设定的性能标准的核心性能。EPCglobal Gen 2标准是制定推动新的RFID硬件产品开发的标准接口和协议的一项基础要素,能够在供应链内提供准确的、成本有效的信息可见度。

易观分析
易观国际认为,对RFID标准的认识要注意其体系性。目前RFID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两大部分:1.前端技术标准体系;2.后台数据库、网络和应用体系。

目前,针对后台数据库、网络和应用体系这部分,由于在具体应用中的差异化和封闭性,对标准需求还不太迫切,因此尚未形成正式的国际标准,只由少数产业联盟组织制定了部分技术规范。这一部分目前并不是各个国家和标准组织争夺的主要领域。

前端技术标准体系对于RFID目前的应用而言则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部分的标准主要包括数据编码体系、空中接口规范、数据交换协议、读卡器与标签(卡)的电路电气性能、测试规范、信息安全体系、前端应用标准等。其中,数据编码体系和空中接口规范是前端标准体系的核心部分,它们直接影响到RFID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如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造、RFID标签集成以及读写器设计等,也将直接影响到其他的前后端标准。

数据编码体系涉及到对货、物的相关信息进行标识的方法和规范,具有兼容性(能适用于对各类属性迥异的物品的信息进行标记)、一致性(具有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和开放性(能被多数国家和相关组织采用)三方面要求。目前主要的编码体系为欧美推崇的EPC体系(作为EPC Global标准的一部分)和日本积极倡导的Ucode体系(作为UID标准的核心部分),另外还有DOD规定的编码格式等。以EPC为例,其规范规定了一个EPCTM 标签内的数据的一般结构和格式,包括:EPC的位数和数字格式,对已确定的头字段值进行识别的方法,以及对每一个头字段所定义的位分区进行描述。ISO也制定了相应的技术和规程标准,但没有涉及具体的编码协议,我国到目前为止则尚未有相关标准出台。

空中接口规范则涉及到RFID通信及其控制,其中特别重要的内容是应用频段的分配和各应用频段的空中接口参数。目前,ISO组织已经在该领域建立了相当详细的标准体系,覆盖从低频到微波的具体空中接口参数。我国在HF(高频)RFID的应用(如第二代身份证)则是参考此标准(ISO 18000-3)实现,而在UHF(超高频)部分,由于与无线通信的频段相重合,如何分配频段给RFID应用并建立标准,目前还在规划之中。另外,由于国家自主UHF芯片仍处研发阶段,也限制了UHF标准的产生。在UHF空中接口方面,EPC Global标准目前处于强势地位,其中EPC Global Gen 2 接口协议不久前通过ISO批准,成为ISO 18000-6标准,对整个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

易观观点
易观国际认为,我国在RFID领域的标准已经从多个方面开展了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在频率规划方面也做了大量试验。但在数据编码和UHF空中接口规范上,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将障碍RFID的应用普及。建议相关部门尽早出台相关标准,推动此方面的研发进程,以促进我国RFID的应用。
上一篇:国际频谱政策新走向对无线电应用有重要导向作用 下一篇:Ekahau 与St.Croix Systems合作开发多功能实时定位与资产管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