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了总价值超过2000万元的检测装备,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近日正式启用。该中心能对涉及食品安全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违禁药物、食品添加剂残留、重金属、生物安全等进行多方面检测,同时承担奥运食品安全的监测和保障。据了解,北京市正在以生产和销售环节为重点,完善食品安全监控和追溯体系,还将建立5000个监控点,对50大类、2500种食品进行全面监测。
这些数据意味着目前北京市已经“全覆盖”监测到了所有的食品品种,监控点更是密布到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农产品批发市场、社区菜市场等多个流通环节,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
来自市食品安全办的消息说,2006年1至11月份,市、区两级部门共监测抽查59大类550个品种食品的103691个样本,总体合格率达95.28%。其中,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的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蔬菜、猪肉和豆制品等6类食品的合格率达95.78%。对1480种不合格食品采取了全市下架措施,有21家企业因多次检出不合格食品被实施退市。
为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的监控,市工商局建成了首都食品安全监控系统,覆盖了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系统由市、区两级工作平台构成,包括日常监管、市场控制、信息发布、监控信息、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本市销售的6万余种食品,近7万家农业基地、生产加工企业、物流配送企业、餐饮企业的各类基础信息都被纳入在内。该系统可运用电话语音、传真、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发布食品下架、退市信息,全市7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可在半小时内全部收到相关市场控制指令。
更“厉害”的是,该系统还可使用矢量图和遥感航拍图,在电子地图上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者实现精确定位和有效监控。
另外,北京目前在全国已率先实施了果蔬和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现了产品全程追溯。150个蔬菜、水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都应用了IC卡和条形码追溯系统。统一规范蔬菜产品标签信息,建立生产履历中心,记载产品用药、休药、交割、运输、批发、零售等信息。全市还将建立市级食品安全追溯数据中心,通过对养殖基地畜禽产品佩戴耳标、脚标等手段,在屠宰和流通环节应用IC卡、RFID(非接触式微型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技术,实现对畜禽产品养殖、收购、屠宰、分割、运输、销售等信息的全程追溯。
今年底,所有预包装食品都将纳入食品市场准入,同时建立酒类等重点预包装食品物流追溯系统。尤为重要的是,市食品办还将对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品种、流向进行备案,建立食品添加剂分析报告制度。全市所有食品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将全部录入备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