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中国的无处不在网络期待应用
作者:新经济导刊
时间:2007-12-05 08:54:45
要步入无处不在的网络时代,中国在技术、应用、政策、标准等多个方面都有待完善。
  专访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 

  要步入无处不在的网络时代,中国在技术、应用、政策、标准等多个方面都有待完善 

  本刊记者 戈晶晶 

  已故的马克·魏瑟在10多年前就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这样的世界图景,在这个世界中,技术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至于不为人们所觉察。他认为,大多数重大的技术将会隐形,他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计算时代的报春使者。 

  如今,技术正在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变成我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再是人们所使用的一种工具。在今天的世界中,人们已经把电子邮件和短信服务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在过去30年中,微处理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具有计算功能的器件,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分布越来越广,诸如移动电话和个人数字助理这样的通信工具越来越个性化,也越来越不可或缺,这一发展趋势还在继续。 

  伴随着RFID技术的普及和各种网络的支撑,人类正在走向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时代。而中国对于无处不在的网络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无处不在的网络,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这位国内知名的通信专家从技术、应用、政策、标准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当前的不足。 

  《新经济导刊》:作为一位通信专家,您能为我们描述一下无处不在的网络时代吗? 

  吕廷杰:现在人类已经能通过个人电脑和手持式设备比以往更经常地在办公室和家里接入网络了。但如果不仅是人,而是所有的物品都能连接在一起,可以实实在在地接触到,那么又会是怎样一个情景呢?在那样的时代,所有的消费品(从汽车到牙刷)将能用微小的射频发射器或嵌入式超级连接的标签跟踪,这些标签最终将改变产品输送,销售和采购的方式,可能最后还会跟踪到人并了解他们的通信方式。这就是今天技术专家、服务供应商、未来学家和经济学家所描绘的一幅技术无处不在的图景。凭借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存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开发者将会增强所有人和所有物品的空间和时间接入能力。 

  《新经济导刊》:目前人们对于这种“无处不在”的概念还处于了解阶段,在中国更是如此。就我们所知,您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例如曾经为北京市政府做过一个“U北京”的项目,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吕廷杰:北京市政府每年要求北邮在北京的信息化建设方面提一些建议,到2007年,我就提出建议,应该关注“U”在北京的应用。后来,我们就得到了这样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应该说是一个预演性的项目,它的主要思路是要搞清楚三个问题:一是要搞清楚无处不在的网络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它与“E北京”、“数字北京”有什么区别;二是它将对北京的经济发展、城市定位和竞争力有怎样的影响;三是要提出几个建议,北京应该重点抓哪几项工作。 

  首先,无处不在的网络是野村综合研究所村上先生提出的概念,这个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为什么在今天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呢?这有一个过程,首先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发展。过去的通信网,主要解决人对人,而现在互联网不仅仅是人跟人通信,还要解决人跟计算机的通信,还要把一些分散的信息孤岛变成可以联网的、共享的。后来我们发现,人不仅要跟人通信,要跟计算机通信,还要跟物通信。而由于无处不在计算的普及,有一些已经不需要人从事的工作,需要物和物的通信,因此,无处不在的网络主要是需要一种网络环境支撑,除了人跟人、人跟计算机之外,还有人跟物、物跟物之间的通信。 

  《新经济导刊》:可以说“U北京”项目更多的是停留在概念论证的层面上,那么之后您有何具体项目运行吗? 

  吕廷杰:今年9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重庆市城乡统筹试点”,这也是目前全国惟一的试点。这个“U重庆”的项目就是由我们与重庆移动合作,这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推广NFC应用,之前中移动曾与长沙市的烟草专卖店合作,为它们安装了信息机,建立了专网;二是尝试那些产生通讯流量的业务,例如用手机拍下一幅广告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中得到与此广告产品相关的信息,还有视频搜索、手机拍卖等业务都包括在内。 

  《新经济导刊》:目前这样的应用在中国推广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吕廷杰:我国对无处不在的概念还在了解阶段,相关应用几乎是空白。我个人的理解,中国信息化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各个部门自行其事,搞自己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平台;另一方面就是缺乏应用,我们更侧重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应用使得很多基础设施往往是闲置的。 

  去年我们配合国研中心的吴敬琏教授做国信办的一个课题,就是“信息化对服务业的影响”。比如说,中国的金融业很落后,为什么银行老排大队?我们的物流也很落后,信息化能够给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在这个课题中我们调查了国外的公司,发现国外企业首先是发展企业内网,通常叫做Intranet(企业内部互联网),就是企业内部管理层先信息化。由此出现了条码,后来发展到2维码,现在日本等国家还在研究3维、4维码。但条码容易被污染,也很容易被复制。但RFID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有与生俱来的优势。 

  《新经济导刊》:您提到的RFID是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的重要技术,是吗? 

  吕廷杰:RFID技术确实很重要,现在大家开车走到高速公路路口,发现有人拿卡一刷就过去了,就是运用了这种传感技术。但是这还不能叫做无处不在的网络,因为它还没有联网,那个卡只是个充值卡,它有一个无处不在的计算机芯片,这个号还存有多少钱,需要多少钱刷一下即可。要真正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像RFID这样的基础传感设备就必须联网,那样这个卡就可以作为身份的认证,划钱时必须去银行访问,这个人走到这儿,有没有权限支付,能支付多少,都依赖于网络。 

  《新经济导刊》:您谈到网络,我们发现目前有很多网络,像3G、WiMax、WiBro等等,但对于哪种或哪些网络才是可以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业界有很多争议,您对此有何看法? 

  吕廷杰:我们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错误想法,实际上,无处不在应该是在多种网络支撑的基础上实现的,既要有专网支持,还要有3G、WiMax、WiBro等网络的存在,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新经济导刊》: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技术发展、变革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利益的博弈,特别是标准问题,例如我国力主TD成为三大3G标准之一,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吕廷杰:我个人感觉到,现在标准太重要了,国家标准急待出台。比如手机加智能卡的RFID的应用模式,民间还有一个标准,到底中国适用哪一个?RFID卡本身也有编码的标准,也有安全性的问题,就像RIM公司,所有的手机和邮箱的解析都要到加拿大去,所以政府是有担心的。这里有很多标准的问题、安全的问题,无处不在的网络带来的一定有正面的问题,也有负面的问题,辩证地看它一定是一把双刃剑。 

  《新经济导刊》:除了标准之外,您认为目前在中国无处不在的网络发展的主要弱项在哪里? 

  吕廷杰:我想是终端发展的相对落后。其实中国的网络设备可以说是与国际完全接轨的,但国内终端产业却严重滞后,而且终端发展变化比网络设备要快得多,网络设备是循序渐进地发展的,可能十年才会有一个大的变化,但终端是一两年就有很大变化,这对国内的终端厂家来说更是一个挑战。 

  《新经济导刊》:同时,历史已经证明,每次大的技术变革都会带来产业的重大整合,这期间还会产生很多问题,您对此有何预见? 

  吕廷杰:无处不在的网络有一个特点,就是网络适应人。以前是人找网络,打电话要找电话机,上网就要回到电脑前。现在是网要适应人,网跟着人走,跟着人的需求走,根据人的应用走。比如涉及到3网融合,政策壁垒怎么解决?手机要支付,那么运营商、银行、银联,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协调?这就带来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 

  再就是产业合作的问题。现在国内是“诸侯”经济,很多情况下,一旦跨行业就会出现非合作的情况。在通信行业内部,我去日本时听到一个消息,NTT.com开通了手机支付,用索尼和NTT开发的fini卡,把一个智能卡嵌入到手机中,这张卡中有用户的各种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住宅开门的信息等等,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在上面。这是一种趋势,以后的手机应用将越来越不像手机,而是变成universal handset,即一个无所不能的终端。 

  无处不在的网络会彻底改变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领域的运作模式。那么,产业合作怎么做,怎么推进?一个新兴的商业模式困难在哪儿呢?这些都是挑战。此外,中国在投资和融资的渠道方面也缺乏机制。美国很多年轻人上了大学就能融到资去做公司,而我们这个机制是不存在的,或者说非常弱,这也值得我们关注。  
上一篇:烟草行业信息分标委召开第五次工作会议 下一篇:中国食品冷链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