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社会的货币发展进程中有三次飞跃,分别是金银、纸币和电子货币。每一次货币的发展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电子货币的时代,而手机支付则是电子货币发展的一大飞跃。
现在,我国手机用户已经突破5亿户,庞大的用户数为手机支付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我国国民大多把消费当作消遣,而且有面对面交易、账务实时核对的习惯,所以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现场支付的手机支付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民消费习惯的。
当前,手机支付在全球特别是以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发展十分迅猛。在中国,手机支付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就重庆而言,手机支付的快速发展与几方面的大背景密切相关——
一是手机支付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重庆现有常住人口2808万,到2006年底全市共发行各类银行卡3270万张,刷卡消费金额突破300亿元,这些都为重庆手机支付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二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需要手机支付这种便利的支付方式。手机支付可以应用于交通、缴费、网上支付、精确营销、会员积分、智能管理、消费等多个领域。三是手机支付可以拉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四是促进城市信息化建设。第一,手机支付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由于手机支付可以实现一机整合多卡应用以及空中无线管理,因此给市民带来方便的同时,还可降低发卡成本、节约资源、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第二,方便市民日常生活。通过手机支付可方便、安全、快捷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各种支付需求,同时通过空中充值方式,还能减少城市公共事业代收费网点和公交轻轨充值网点的建设成本。第三,可以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的普及。
如果手机支付产业有政府部门的牵头部署,有社会各个行业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积极参与,那么手机支付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近年来,在集团公司的指导下,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在手机支付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发展初期,主要是远程在线移动支付业务的应用。从2003年起,重庆移动陆续推出基于USSD的饮料机、小商品机、自动售药机等,并不断发展完善。以往,自动售货机主要采用金属货币的购买方式,十分不方便,中国人也不习惯随身携带金属货币,因此这种方式在中国基本上是失败的,后来出现的短信购买方式也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如今应用手机支付方式的自动售货机,由于交易方便、安全,发展潜力十分大。目前,移动电话自动售货机已遍布重庆市区和郊县各主要移动营业厅及主要广场、街道、高档住宅小区、商业大厦,数量已达300台,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1000台,2008年将达到10000台。
在发展远程在线手机支付业务的同时,重庆移动开发了基于RFID手机钱包的现场支付。今年6月,重庆移动、重庆银行、结行移动商务公司联合推出了“长江掌中行手机钱包”。这是一种符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IC卡最新规范、利用国际最先进的非接触式卡技术、能融合于手机的、用于1000元以下小额消费的电子钱包业务,可应用于小额支付、缴费、公交轻轨等多个领域。此外,基于RFID手机钱包小额支付的应用环境还可以扩展到停车场、住宅小区等领域。以前在重庆移动,员工进小区有门禁卡,进停车场有停车卡,进公司大门有员工卡,在公司食堂就餐有饭卡,现在这些功能全部集成在手机之中,十分方便。
可以说,重庆手机支付的发展代表了一个方向,也代表了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今后,重庆移动将分八层次发展移动支付:今年9月实现手机支付在重庆轻轨的试商用;11月实现手机钱包空中充值;12月实现手机钱包在重庆公交车辆上的应用;12月底,实现手机支付的电子券、优惠券、服务检索等功能;2008年2月实现手机远程购物和支付;2008年3月实现手机信用卡商用;2008年6月实现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商用;2008年6月手机支付用户将达到30万。
在政府、金融等社会各行各业和手机支付产业链各方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手机支付业务迅速发展,当然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解决。例如发展手机支付,急需金融制度创新,现在金融运营网点的延伸、空中充值等均面临现有金融制度等政策管制;在行业应用方面,行业标准亟待统一,比如建设部密钥体系和人民银行密钥体系间的统一,而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总而言之,要进一步发展手机支付,需要积极进行应用领域的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产业链的打造以及用户群和用户习惯的培养。我们期待,政府部门能够全面规划信息化发展,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制度创新,实施标准建设;运营商集成商能够强化产品开发,拓展应用领域,汇聚社会资源,打造产业链条;金融交通行业能够突破行业限制,发挥规模优势,增加服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