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图一:光明路北侧一排“咪表”表头丢失。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图二:东大桥路侧被砸坏的“咪表”
记者利用春节休假的最后两天,来到朝阳区东大桥路、朝阳北路和崇文区的光明路,实地了解“咪表”被损坏、无法使用的情况。
在南北向的东大桥路两侧,每隔二三米,就竖立着一块“咪表”,可记者上前按打印停车票据的按钮时,基本上都是显示“电压过低,无法使用”的字样,显然,这里的“咪表”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来维护和检修了。记者还看到,有些“咪表”已经外壳破损,表身倾斜,无法使用。沿东大桥路两侧,在500多米长的距离内,共有120多块“咪表”全部无法正常工作,形同摆设。
在光明路的北侧,一溜儿整齐地排着数十个“咪表”,全部丢失了表头,光秃秃地站在路边,无法使用。来路边停车的司机史先生对记者说,他几年前到这里停车时,“咪表”还能用,可现在只好等停车管理员过来收费了。
记者还向东大桥路的北京公联顺达停车管理公司的管理员询问“咪表”的使用状况,他说,“咪表”是个先进的好东西,原来安装使用的初衷也是为了提高北京道路停车的管理水平,但忽略了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市民的认识程度和接受能力。他说,“许多来路边停车的人根本不看咪表,停下车就走,并没有自觉地刷卡交纳车费停车。”无奈之下,他所在的管理公司只得恢复了人工收费管理。全市城区已安装6000个“咪表”刷卡收费尚不完善延误正常使用。
为什么北京已安装的“咪表”绝大部分已经损坏或无法使用,却没有及时更新或拆除呢?技术含量较高的“咪表”还能在北京推广使用吗?带着诸多疑问,记者走访了“咪表”的投资管理单位北京公联顺达智能停车管理有限公司祁力总经理,他向记者介绍,北京自1999年开始,就已经引进、安装和使用了集中式的“咪表”,当时主要在崇外、前三门等几条道路上使用,但由于集中式“咪表”使用成本高,维护繁杂,加上当时的市民对它的认识度较差,所以“咪表”使用率较低,到2002年底就停止使用了。
公联顺达公司认为,随着北京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对于静态交通即停车的管理也应该向现代化迈进,而推广和使用先进的电子“咪表”来管理停车,是现实的需要,技术和管理上也是可行的。于是,公联顺达公司通过消化引进国外技术及自主创新,开发出了现在遍布北京街头的小型“咪表”,同时,他们与工商银行合作,开发了刷牡丹交通卡记费技术,初步解决了使用“咪表”的计价收费问题,到2005年底,全市已在除丰台区、石景山等地区外的所有城区安装了6000多块“咪表”。但是,在“咪表”的使用过程中,公司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祁经理介绍,一是市民正确使用“咪表”的意识较差,一些人停车时,能不刷卡就不刷卡,逃费现象较严重。二是“咪表”作为公共服务产品,在露天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被损坏、丢失现象比较严重,一些人故意损坏“咪表”表盘、照明设备、偷走表头等,“咪表”的正常使用比率不到20%。三是由于以往是通过牡丹交通卡来实现“咪表”的刷卡记费的,但因为牡丹交通卡的技术需要升级,且与银行的结算等存在一些问题,也限制了大量“咪表”的正常使用。
6月1日前将更换3000块电子智能停车将重现生机为了更好地实现“科技奥运”理念,更好地适应北京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为广大“有车族”提供优质服务,目前,北京公联顺达公司对现有的“咪表”设施开始进行了改进,已重新设计生产了3000块新型“咪表”,即将投入使用。
祁经理告诉记者,为了彻底解决“咪表”的刷卡收费问题,去年1月份,他们已经与公交集团的“一卡通”公司达成协议,使用公交IC卡实现停车自动刷卡记费,方便广大停车司机。目前已经解决了软、硬件方面的技术问题。
祁经理希望通过本报透露,公联顺达公司将于今年6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开始更换3000块新型“咪表”,并做到凡持有公交IC卡的车主都可以实行自动刷卡收费停车,使遍布城区的大量“咪表”起死回生,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广大“有车族”提供方便、快捷的停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