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深圳“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被列入首批国家文化创新工程
作者:刘莎莎
时间:2009-11-16 09:17:22
深圳图书馆“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在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被列入首批国家文化创新工程。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自助图书馆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阅读生活

   一张居民身份证,100元人民币押金,就能通过“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服务终端,坐拥深圳图书馆450多万册馆藏文献,乐享24小时图书借阅服务。这可不是神话。40台遍布全市多个居民区、工业区以及人流密集网点的“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为深圳人的“悦读”生活再开便利之门。这一台台长3.57米、宽1.5米、高2.5米,不锈钢外壳,可借400多册、容量为500多册图书,一身冷峻气质的“大家伙”被深圳市民亲切地称为“会吐知识的ATM机”。 


  文化加科技引领深圳制造海外输出 

  记者得知,金秋10月深圳“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再获殊荣。根据《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获奖项目名单的通知》,本届创新奖经专家评审和入围项目完成单位答辩,共评出创新奖20项。深圳图书馆“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在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被列入首批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并已获得五项国家专利,其中一项国家发明,四项国家实用新型。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除了有深图人的不懈努力,还有一群深圳科技工作者的坚持与奉献。这就是深圳市海恒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承担了“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技术部分的全部研发工作。  

  海恒智能是一家在行业内名声遐迩,专业研发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高科技公司,拥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的队伍。公司总工程师杨敬红给记者讲述了海恒智能与深圳图书馆牵手的始末。一切开始于RFID。2006年怀揣着打造世界一流图书馆梦想的深圳图书馆,通过政府公开招标与业内顶尖的法国TAGSYS公司在深圳的代理公司——海恒智能相逢,共同为深图新馆安装先进的RFID系统。所谓的RFID译成中文即“射频识别技术”。这种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应用化技术,现在被广泛地用于标签识别。RFID同时也是时下最热的“物联网”的基础技术之一。 

  杨敬红形容“城区自助图书馆”是被深圳图书馆给“逼”出来的产物。“概念是他们提出,通过招标我们再次携手合作,共同实施。深图人开阔的眼界、爽落的做事风格令人印象深刻!”杨敬红感叹说,是深图的“内驱力”带动着海恒智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产品代理到软件设计,再到自主创新,“自助图书馆”的项目为公司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在采访中,杨敬红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包括北京、西安、上海等国内多个城市自助图书馆项目都已经或年内启动试运行,广州、长沙、香港等均已着手立项建设,海外的咨询电话更是络绎不绝,现在公司正在申请海外专利和产品出口需要的CE和UL安全论证,年内将有2台自助图书馆交由海外合作伙伴销往国外,可以预见,由深圳人自己打造的文化新产品走向世界,指日可待。 

  科技对于文化的重要即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相辅相成。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是一项科技含量很大的文化惠民工程,其研发与实施具有十分明显的“创新型”特征和十分清晰的“产业化”思路。无论是“创新型”还是“产业化”,其文化建设都有相当高的科技含量。也就是说,科技在深圳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其实,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创新,本身就预示了某种“产业”前景。有理由相信,由深圳人打造的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是一次“文化”与“科技”的深情相拥,带给世界文化发展的将是一道灿烂光环。 

  一张居民身份证,100元人民币押金,就能通过“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服务终端,坐拥深圳图书馆450多万册馆藏文献,乐享24小时图书借阅服务。这可不是神话。40台遍布全市多个居民区、工业区以及人流密集网点的“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为深圳人的“悦读”生活再开便利之门。这一台台长3.57米、宽1.5米、高2.5米,不锈钢外壳,可借400多册、容量为500多册图书,一身冷峻气质的“大家伙”被深圳市民亲切地称为“会吐知识的ATM机”。 

  “吐的不是钱,而是知识!”这款独一无二的ATM机或许最能代表中国改革的试验田——深圳,这座年轻移民城市的追求。从概念到研发再到实物,“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的新鲜出炉,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台台凝聚着深圳人智慧和汗水的“大家伙”是地道的“深圳原创”,更是深圳市政府提出“文化+科技”发展战略的现实写真。在创造多项世界第一,实现产品输出的同时,自助图书馆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城市的阅读品质。 

  “会吐知识的ATM机”简单又好用 

  11月13日晚上9点,家住桃源村的市民蔡雪小姐,花两三分钟时间走到楼下,在24小时自助图书服务机上按几下键盘,就轻松借到两本心仪的图书。而在以前她坐公交车来回深圳市图书馆一趟需要半天时间。对深圳市民而言,“深圳创造”的自助图书馆就像是银行的ATM机,只不过存取的是书和知识。在自助图书馆服务机办一个借书卡,10秒钟之内就可以搞定——只需把第二代身份证给机器验证,在验证合格之后,根据荧幕提示,在进钞口塞入一张百元纸币,作为借书押金,钞票验证合格,机器就会吐出一张读者卡。这张借书卡和在深圳图书馆本部办理的一色一样。拿着它,就能享受包括阅览、查阅电子书刊和数据库在内的所有服务。 

  此外,这张借书卡还可以帮助读者从自助图书馆橱窗里展示的400多本图书里,借阅最多5本图书。只要输入书籍的架位号,所借图书就会自动“下落”到取书口。还书更简单。只需要把书塞进图书口,等机器确认完还书信息就行。“无人值守的自助图书馆,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现在真实来到了自己身边。没想到公共文化服务能如此便利、便捷!”蔡小姐感叹道。因为家门口有了自助图书馆,社区里几个从来不去图书馆的居民也凭第二代身份证在自助机上申办了借书证,从此频频到自助机上借书还书,大家成了书友,经常交流,“有这样一个自助图书馆在家门口,邻居们都说想不读书都不可能了。” 

  当记者问起蔡小姐,自助图书馆是否能满足读书需求之时,她笑着回答,别看自助图书馆占地仅10平方米,却容纳了深圳图书馆庞大的图书资源,宛如一个智能“窗口”。“有了借书要求,我就通过自助图书馆查询机访问深圳图书馆网站查询,提出预借中文图书和远程文献传递请求,之后不久就会收到图书馆短信通知,即可按时来取书了。所借的图书,还可归还到任何一个自助图书馆。” 自助图书馆的“家”——深圳图书馆位于深圳中心区,是一座极富现代感的知识殿堂。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读者来这里不用带证件,不用带钱包,因为馆内一般服务全部是免费的,而且不设任何门槛,这个“开放、平等、免费”的服务理念堪称全国超前。  

  巨额图书借阅量催生自助图书馆 

  自2008年4月23日首台“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在深圳图书馆正门东侧揭牌以来,到今年的“4·23世界读书日”,深圳图书馆现共投入40台机器服务市民。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到9月,自助图书馆已累积完成办理借书证9547张,服务读者330115人次,处理文献806485册次,完成预借送书26323册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今时今日,翻看这些数据,不禁令人喟叹深圳图书馆的“远见卓识”。然而在这个项目上马之初,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一些外地同行曾感叹,40万一台的“自助图书馆”,深圳“真有钱!”面对这些非议,深圳市图书馆馆长吴晞解释说,做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为了“省钱”而不是“花钱”。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倘若在全市各地建基层图书馆,房子起码需要200平方米,不管是建、买、租,这40万连房子的零头都不到。更重要的是节省土地资源。自助图书馆占地仅6平方米,加上旁边走动的地方大概只要10平方米,而且不需要国土局批,就利用城市的边边角角、超市的门口、地铁售票厅等等现成的地方就把它解决了。吴晞说:“还有就是编制问题。一个基层图书馆至少要有5个人值守,还有各种相应的设备。自助图书馆不需要人现场值守,我们现在有一个自助图书馆工作部,有五六个人,一两年后大概会增到10个人,我们用5到10个人就可以管理40到300个图书馆。” 

  “深圳创造”的“自助图书馆”的问世打破了多项世界第一:世界第一台远程图书借阅机、世界第一台预约图书借阅机……它的出现引起了全国各省市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那么,这台引领“潮流”,浑身洋溢着“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的机器是如何面市的呢?吴晞馆长告诉记者,自助图书馆的创意是甘琳副馆长首先提出,倾全馆之力而精心打造的。2006年7月12日上午,位于莲花山下的深圳图书馆新馆开馆,仅半天就迎来了2.3万人的读者高峰,次日下午,又有1.5万人进馆,此后的一个多月,每天接待读者超过1万人,远远超出了图书馆日均接待读者8000人的能力。 

  从老馆的1.3万平方米扩大到新馆的3.5万平方米,图书馆仍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这个现实深深触动了包括吴晞馆长在内的图书馆所有工作人员。“市民对图书的需求这么大,我们的手段又这么有限,一定要想一个新的手段把书送出去。”吴晞说“我们要做一个摆放在街头的图书馆,并不只是一台机器,而是一个真正的图书馆,具备图书馆各项功能的完备系统。”大胆创意背后有先进的RFID技术在撑腰。新图书馆建设时,花了2000万元,在国内率先采用了RFID技术。这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与传统的条码技术相比,理论上它在几公里内都能识别图书。RFID同时也是自助图书馆的技术基础。 

上一篇:中国仍是摩托罗拉战略性重点---访摩托罗拉联席CEO格雷格·布朗 下一篇:IT 制造企业进军物联网 核心技术决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