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从电信运营商的视角看物联网的发展
作者:屹东
时间:2009-12-31 10:27:32
中国电信副总工程师靳东滨先生在本文中详解了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发展方面的一些思考、观点和策略。

编者按:“物联网”目前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产业界人士更是认为,“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最重大的科技创新,它将对现有产业格局形成颠覆性的冲击。为此,中国最有影响力的RFID社团组织--中国RFID产业联盟、中国最有影响力的IT专业媒体--计算机世界报,中国最有影响力的RFID专业门户网站 --RFID中国网联手推出大型主题报道《物联网:产业突破新引擎》。围绕这一主题,我们访谈了政府部门相关领导、运营商、物联网产业链相关代表型企业、业界专家、知名研究机构的分析师等,汇集了各方人士的精彩观点。

  在当今物联网热潮中,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参与物联网的热情和积极举措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那么,电信运营商将会如何制定自身的物联网发展战略,重点将会关注和推动哪些物联网的应用?将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抢占物联网先机?等等这一切都是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是我们对中国电信副总工程师靳东滨先生的访谈实录。靳总在本文中详解了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发展方面的一些思考、观点和策略,以供业界分享。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中国电信副总工程师 靳东滨先生

RFID中国网:今年以来,“智慧地球”、“感知中国”、等等代表前沿科技及其实现愿景的概念频频推出,而在其中,“物联网”受到最热烈的关注,也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以电信运营商的视角,您对“物联网”和“传感网”、“智慧地球”、“感知中国”几个热门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理解的?

靳东滨:物联网概念推出后,在信息化领域里:传感网、物联网、M 2 M、泛在网、智慧地球等相关理论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我认为这些理论和概念都是相互关联的,它们被提出的时间和所表述的技术层面不一样,其内涵也在变化中。

  从时间上看,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就提出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这是最早的物联网概念,其技术特征是RFID与INTERNEIT相结合,使信息化技术的关注点从P2P领域拓展到M2M。2005年: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 2005:物联网》,基于网络理论出发阐述物联网的技术架构,从技术层面定义物联网的概念。

  2009年初,美国奥巴马政府把“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并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通过建设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创造新型社会和经济结构。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智慧地球是信息化社会概念的升级,原来说信息化社会主要指的是人类的行为,不包括物品,而智慧地球引入物联网的概念,将人和物都包括进去了,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沟通与管理,全部纳入信息化的范畴之中,从更高层次上提升了信息化社会的内涵,重新诠释了信息化概念。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使用物联网这个概念,而日本、韩国则多用“泛在网络”概念,“泛在网”的内涵更广泛一些,更接近“智慧地球”的理念。 M2M也是业内热议的话题,一般认为M2M是物联网初级阶段的技术实现形式,这种形式引入非传统的联网实体,如嵌入RFID装置的传感器或其他智能终端。解决机器到机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简单的信息处理。

  传感网顾名思义就是由传感器组成的网络。传感器种类很多、组网方式也很多,无论是用有线方式还是无线方式组网,只要传感器系统采用互联网技术互联并传递数据信息,就是物联网的基础架构。用传感器去感知物体,用互联网实现传感器的互联,从而实现物与物的互联和管理。

  胡锦涛总书记早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感知中国”是中国政府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中国信息化社会建设的新目标。要以物联网为基础,以传感器为接触单元,把信息化的触角深入到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使中国以更高的起点跨入新的发展水平。
 
RFID中国网:刚才您解释了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那么,从推动中国物联网发展的视角来看,您认为物联网的产业链是由哪些环节组成的?

靳东滨:从物联网发展的视角看,物联网的产业链大致归结为四个部分:政府产业政策、设备制造、网络运营和产业化应用。

  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就是国家制定的针对物联网发展的产业政策及总体发展规划。中国政府有强大的政府组织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在物联网发展的初期有许多瓶颈和难题,只有在国家积极的产业政策推动下,物联网才能得以快速发展。首先要对中国物联网的发展有一个总体布局和全面规划,在这一总体布局下,应该出台一系列配套发展的产业政策,来促进物联网相关技术、应用和配套设施的发展。以目前世界经济格局而言,如果说,智慧地球将作为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只要国家积极推动“感知中国”,中国完全有可能在物联网这个时代,走在世界经济的最前列。因为我们有很强的经济基础、有世界最大的制造业、有改革开放以来突飞猛进的信息产业作为坚实的基础。要顺利推动物联网发展还必须做好国家级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想使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互相连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跨行业与部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在标准的指引下从事研发、制造、建设、运营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国互联、全球互联的目的,才能达到资源的最大整合和利用的目的。可以说政府产业政策统领物联网的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设备制造是物联网产业链的上游,以制造工业为基础,也是产业链条的技术核心。物联网的制造产业链较长,即包括计算机类、通信类及其网络类设备,也包括芯片、敏感器件、传感器等器件和器材。传感器一类的产品,承担着对物品感知的作用。由于接触到各个行业应用,就有可能产生具有各个行业特征的传感装置和设备。在感知层面,纳米、光电子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传感器,敏感器件的感知范围更广,更灵敏,成本更低。

  网络运营是物联网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可分为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把传感器、智能终端联接起来的网络设备,包括传感器的通信模块、路由器,交换机,光传输设备,移动通信设备,各类无线基站等这些设备构成的端到端的通信网络。第二部分是网络的运营支撑系统,包括由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和相应的管理软件构成的各类管理平台和业务平台。网络运营系统构成了物联网的传送层,由感知器件开始到最终承担着管理运营的计算机系统结束,它构成了物联网网络技术支撑体系,承载着物联网全面互连互通的任务。只有这个层面的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够有力地支撑物联网的发展。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在网络层,出现了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在计算机应用层面出现了云计算等新型的运算模式。不断涌现出令人兴奋的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架构,使网络运营将是未来物联网技术进步的最热点领域之一。

  物联网的产业化应用是产业链的下游,对物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发展和合作空间最广的领域。没有应用就没有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产业发展的驱动力。目前物联网应用的市场规模还太小,许多行业还感到无从下手,因此,要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下,加快开发各种行业的应用,使物联网快速扩大应用范围和覆盖规模,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彰显物联网的价值。物联网上的应用将会是非常多样丰富和具有想象空间的,既有面向个人的应用也有面向行业和企业的应用,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在面向个人的手机支付系统,工业生产过程管控、城市管理的平安城市监测系统、环境保护监测系统、物流管理系统、智能安全围栏以及大棚农作物环境自动管理系统等都有成功的应用案例。在金融、现代服务业、旅游、能源等行业方面都蕴藏着大量物联网应用的空间。中国电信在行业应用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广大的合作伙伴。

  物联网的产业链是如此宏大,涵盖了当代信息技术的所有方面,并随着行业应用的发展还会创造出更多的技术和产品。如与生物工程结合的智能医疗等产生更实用的成果。

RFID中国网:刚才您非常清晰地解释了物联网的整体层次架构,那么,基于这样的层次架构,您认为未来的物联网会是怎样一个网?

靳东滨:未来的物联网将会由多种方式接入,共用一个互联网传送平台的组网模式。现在有宽带网、移动网、固网语音、有线电视网等各种业务网络,其终端设备可以与传感装置集合而成为传感网的接入部分,如原来手机是移动通信网的终端,如果把RFID嵌入到手机芯片中,手机本身就是一个传感器,所以自然也就成为传感网一个组成部分。同样道理宽带网的家庭网关如果增加传感模块功能,也会成为传感网的接入部分。另外随着传统通信网络的IP化,IP技术成为组网的主流技术,依托互联网网间互通会更便捷。一些传感器或智能终端通过标准化生产也能够直接接入互联网。由于互联网的强大、灵活的组网功能,加之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网连接感知设备,将整个物品世界的信息互联互通,物联网由此被打造成一个无处不在、信息共享的互联网络。

RFID中国网:您认为中国物联网发展正处于什么阶段?目前制约中国物联网发展的瓶颈问题是什么?

靳东滨:中国物联网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而目前制约中国物联网发展的瓶颈问题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目前国内以物为互联的应用需求还是低层次的,所以,难以激发产业链各环节参与和投入的热情。从电信运营商的视角和实践,我们深知没有需求的市场,推动起来是非常困难的。物联网的发展需要社会及行业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在这方面,美国和欧洲国家工业化时间长,信息化起步早,做得比我们好,很容易选择物联网发展的行业切入点,并知道如何去操作。而目前我国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还较低,因而,要想推进物联网的发展绝非易事,以物联网最相关的物流应用为例,这些年RFID始终没有象人们预期的那样得到快速发展,就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例。因此,国家应在物联网发展的初期阶段对挑大梁的重点行业和企业给以有效的扶持。

  物联网发展的第二个瓶颈: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低,不能够完全满足应用需求。上面我说的是需求少,这里我要讲的是,有时有了需求,我们的技术研发能力还跟不上,反而不能够满足需求。相对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要复杂很多,千变万化。例如,作为物联网的传感器,组成的系统千变万化,要适应各种环境应用的特点。同样一个环境污染监测的传感器,在中国的东北和海南的环境参数差距很大,东北零下30-40度,而海南没有零下温度。所以,要针对多种个性化的需求生产器件和产品。一旦面对复杂的需求环境时,就会发现在芯片技术,敏感器件等基础技术、高精度技术方面,我们和国际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第三个瓶颈是缺乏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指引。物联网将是一个多设备、多网络、多应用、互联互通、互相融合的一个大网,既有传感器,计算机,又有通信网络,原来通信网络规划是以通信类业务为主,现在物联网需要把所有的物品都联在一起,因而,所有的接口,标准,通信协议都需要有国家标准指引。物联网标准必须加快制定。如果没有国家标准,各成体系,未来将很难做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同时,还会面临大量改造的问题,造成极大地浪费。

  第四个瓶颈是行业壁垒问题。传统工业模式,是纵向体制、纵向思维。而智慧地球、物联网是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这就意味着要破除这种行业的纵向壁垒,建立新的管理体系和生产流程。而要实现这一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目前整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各行业发展不均衡,因此,要想转变很多固有的传统思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RFID中国网:刚才您从整体宏观层面阐述了对物联网的认识和思考,那么,针对目前的现实,人们很关心电信运营商面对物联网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谁会是物联网时代的领头羊?

靳东滨: 中央国企具有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责任,中国电信会在“感知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当好主力军。希望通过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够为社会提供实实在在的信息化服务。在物联网的发展上,中国电信拥有很多优势、一定会走在前例。但是,我并不认为哪一个企业会成为物联网时代的领头羊,因为物联网本身的概念范畴就太大,任何企业都不会横跨多个领域而成为领头羊,你可以说传感器研发制造业的领头羊、网络运营的领头羊,而作物联网的领头羊却很难定义。中国电信的理念应该是与一些核心企业共同构成物联网时代的主力军,主力军不是一个,而是一个群体,中国电信会是这个主力军群体中的重要中坚骨干之一,这样的提法应该更加贴切和实际。

  在推动物联网的进程中,我认为中国电信拥有几点鲜明的优势:首先,从网络资源和用户资源拥有方面看,中国电信是全球最大的固定电信网运营公司,中国电信也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运营公司,中国电信还是全球最大的CDMA网络公司,这三个最大构成了中国电信是全球最大的网络资源拥有者。基于这样庞大网络资源的基础,使得中国电信目前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全球规模排名第一的CDMA移动通信网络用户群。中国电信的用户群肯定是最优先使用物联网的人群,因为,如果在一个电话都不通、互联网都不能上的地方,是不可能有物联网的。所以,基于这么这样庞大的用户资源基础,使得中国电信能够最准确地了解社会需求的方方面面,提供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服务支撑物联网的发展。

  其二,从技术层面看,中国电信在一些技术领域的发展已经有所突破,走在了前列。例如,中国电信的IPV6技术,现在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将 IPV6和物联网结合的实验项目也获得成功。在云计算方面,基于中国电信拥有遍布各省的大型主机托管中心,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研究和部署基于云计算方面的工作,中国电信有可能是首批提供云计算的供应商。在光通信技术方面,中国电信拥用国内最先进的光通信网络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并以大容量、广覆盖、高可靠性为特征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三,从为行业应用提供信息化服务方面,中国电信早在2004年开始就进行了企业发展的战略转型,从传统的电信运营商转型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基于转型的需要,中国电信做了很多社会信息化应用和行业信息化应用的项目,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系统集成和信息化服务方面的经验。从2004年开始,我们开发的互联网视频技术--全球眼,其实就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这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城市安全监控、港口监控、网吧监控等数十个行业应用,在全国有160 多个城市,布放了30万个监控点。“全球眼”还荣获电信运营业唯一的“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称号。中国电信积累的运营经验和客户基础是发展物联网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在行业应用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技术优势和项目管理优势。如果在现有的信息化行业应用技术项目,逐渐引入传感器技术,就会形成很多新的物联网服务和应用。基于这几点优势,我们非常有信心,中国电信能够承担起推动物联网发展主力军的角色。

  目前,我们也以实际行动投入到物联网研发和建设的队伍之中。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中国电信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已经在无锡高新科技园落户并开展了工作。中国电信还加入到CCSA标准组,参与传感器通信标准的制定。我们还参加了“中国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的筹建工作。我们也在认真落实国家领导人“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的指示要求。

RFID中国网:基于中国电信担当推动物联网发展主力军角色的战略,基于中国电信以上几点突出的优势,我们很想知道,中国电信会重点发展哪些方面的物联网应用?将会采取什么策略去积极推动?

靳东滨:在推动物联网的发展中,也将秉承我们一贯的务实风格,既要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又要务实工作、产品引入、夯实基础。我们会利用中国电信拥有的优势,结合自身已有的产品,选择社会迫切需求的项目去发展和创新。在“商务领航”、“我的E家”“天翼”品牌内填充物联网相关的内容。为行业或企业应用、为智慧家庭、为个人智能终端提供包括物联网在内的全业务服务。例如,“我的E家”品牌服务,通过在每个家庭安装一个家庭网关,使得家庭里面的电话、电脑、IPTV、电视、手机等终端可以通过这个网关全面互联,满足家庭信息化的需要。基于这一服务的基础,如果我们在 “E家”网关的基础上,增加传感器网网关功能,一个面向家庭的物联网--智慧家庭的模式就实现了。目前中国电信已有几千万“E家”用户,通过在“E家”系统上的深度开发,可以将家庭中的冰箱、空调、电表、水表等关联起来,“E家”产品的服务由此得到扩展,用户也由此得到更多的服务。这个例子就是物联网创新的一个很好的尝试方向。“全球眼”做为物联网的一种应用,在智慧家庭、智慧城市中也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RFID中国网:您刚才举了一个中国电信在现有基础上,面向物联网的一种升级和创新的例子,那么,在行业物联网发展方面,中国电信目前有没有锁定几个发展的重点方向呢?

靳东滨:在行业物联网发展方面,我们也会象拓展“E家”产品的思路一样,基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好的切入点去推动。

  在行业物联网发展方面,目前我们会重点关注环保、农业、交通、能源、物流、城市管理等几个应用方向。在环境监控方面,中国电信已经在太湖环境监控上做了很多工作,有了一定实践基础。在农业方面,中国电信在长沙农业大棚自动管理系统应用了物联网技术,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而在交通方面,中国电信开发的“车管专家”,就是利用物联网的概念和技术实施车辆管理。车管专家把GPS、导航、定位、车辆保修、车辆防盗等服务的功能集成在一起,方便车主的驾驶和保养。再进一步拓展,与号码百事通、手机支付等功能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集多种服务于一体的个人交通物联网服务体系。

RFID中国网: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在移动时代到来时,中国电信没有能够占据移动市场的领先地位。那么,您认为:伴随着运营商政策环境的改变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未来三大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将会发生那些变化?

靳东滨:三家运营商同时存在的市场格局是不会改变的,各有各的优势。和其他两家电信运营商相比,中国电信拥有全业务的比较优势,中国电信的基础网络、光网络,互联网网络,都是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好和最安全可靠的。过去中国电信在移动方面是短腿,但现在拿到了 CDMA牌照以后,正在快速地把移动这个短腿补上来。以3G为例,中国电信的3G网络建设的最快、覆盖的范围最大。而其他运营商的固网是短腿,要想补固网的短腿将会是非常困难的,存在着投资大,网络布局耗费时间长等难题,所以,在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的模式下,中国电信将拥有综合实力最强的比较优势。

在物联网竞争时代下,相比其他运营商,中国电信的另一个比较优势是拥有在信息化应用方面丰富的人才和经验。自从2004年中国电信不再定位自己仅仅是一个管道的运营商,而是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后,中国电信在行业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应用,拥有一大批这方面的人才和应用实践。我认为物联网不仅仅是无线网络,物联网是各种网络之间全面的互联互通,因而,谁的网络最多,谁在全面的互联互通方面就拥有优势。所以,我认为在物联网时代,只要中国电信在发展进程中把握好,就能够将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成为在物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主力军,在市场上占据优势。

RFID中国网:物联网有开环和闭环应用,开环应用具有社会规模效应,与个人服务密切相关,手机会是最现成的读写器。所以,在开环应用方面,中移动的优势可能会更明显一些,对于这一点,您的看法如何?

靳东滨:涉及终端和手机的开环应用,肯定是谁的客户群大,谁的竞争优势就强。中国移动的手机用户群大,肯定在大众型物联网应用方面比中国电信的优势明显,但是我认为,一个新技术,新应用的推动,不光是要看规模,更关键的是要看所推出的产品是否实用和好用。所以,我们才有针对性的提出务实发展,产品引入的工作原则。也许有些应用我们目前不能一下子做的很大,但我们希望一定要做的好,做的实用,让百姓既喜欢又用得起。

  在开环应用方面,我们也会依托固网开发一些相关产品,例如,号码百事通,产值已经过亿,还有一卡通等项应用,都在推进之中。随着中国电信移动业务的发展,我们也会形成具有自身的服务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移动产品。而且,中国电信也会积极探索物联网创新的服务模式,鼓励与产业链上下游各方的多方合作,共同创新,开拓市场。

RFID中国网:刚才您全面介绍了中国电信物联网发展的策略,那么,在这方面,中国电信目前有没有制定一个时间推进表?
靳东滨:我们正在制定自己的时间表。我们还会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去调整这个时间表。因为,我们认为要推动物联网的发展,首先要先确定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只有国家大的产业政策制定清晰后,作为企业才能明确行动方向。特别是对中国电信这样的大型国企而言,我们非常关注国家的产业政策,我们的工作重心也将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所指引的方向和重点开展工作。

RFID中国网:每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都会带来新的创业机会,都会诞生新的明星企业。很多人现在都在关注物联网,希望在物联网上寻找新的创业机会,那么,对于物联网上的创业机会,您本人有何见解呢?

靳东滨:随着物联网概念被热炒,最近一段时间我接触了很多想要在物联网上寻找创业机会的企业和个人。总体的一个感觉是:大家都很认可物联网,都认为在物联网上有发展机遇。但是,面对物联网的商业机会,大家也有一种苦恼,不知道从哪里切入和如何切入?而我认为:物联网这个概念的出现,并不是凭空掉下来的新概念,而是在原有信息化技术基础上由于科学与技术进步,使得信息化技术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升华。如果信息化技术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谈实现物联网是不可能的。就象20年前人们拿起手机就是为了打电话,根本想象不到可以赋予手机这么多的应用一样。移动通信发展到今天才有可能实现移动互联网功能。所以,物联网的提出和发展,实质上是信息化技术整体提高的必然结果,也必将引发出新一代信息化浪潮。浪潮之下蕴藏着很多的商机,这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与信息技术交叉领域相融合而创造的机会。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创新出新的产品、应用和服务模式。但是,无论对企业和个人,能不能发展起来,关键看自己是否能够把握好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领域,我认为与本专业的结合点就是最好的切入点。让你所从事的专业或者产品随着第三次信息化浪潮一起升华,一定会发现很多新的机会。

上一篇:Citibank开展全球规模最大的NFC手机支付试点项目 下一篇:沪上首家无现金消费菜场登场 买根葱也可以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