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见底,经济复苏曙光初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布局新兴产业尤为重要,创业板、物联网、电子商务这三大领域将给业界带来最大的投资机会。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见底,经济复苏曙光初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布局新兴产业尤为重要,创业板、物联网、电子商务这三大领域将给业界带来最大的投资机会。
从各种经济运行指标来看,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见底,经济复苏曙光初现。此时此刻,谁能抓住新的投资机会,提前布局新兴产业,谁就将成为下一轮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综合来看,创业板、物联网、电子商务这三大领域将给业界带来最大的投资机会。
创业板青睐六大产业
“十年磨剑”,我国创业板终于在今年10月底正式推出了,第一批挂牌交易企业有28家,其中有近一半是电子信息企业,创业板给电子信息发展带来新的平台。人们希望,若干年后,中国创业板也能培育出诸如微软、英特尔、苹果、谷歌那样赫赫有名的IT企业,这些企业当初都是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成长起来的。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创业板启动仪式上说,推出创业板适应了我国经济转型,促进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根据创业板发展规划,创业将重点支持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就业机会多的成长型创业企业,特别是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其实这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因为在保荐机构储备的上市资源中,这几个领域的企业数量比较多,这也反映出了中国新兴产业的基本现状。专家指出,创业板的宗旨是支持自主创新、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绿色产业。
有关资料显示,从准备上创业板的企业群体中可以看出,行业分布排在第一位的是电子信息产业,这其实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因为中国的计算机通信方面的人才和技术积累比较扎实,加上国家提出两化融合战略,信息技术对各个行业的渗透越来越深,发展非常迅猛。其他像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产业,正反映了国际上的产业发展趋势,也符合国家产业创新战略的基本要求。
2008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所有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润增长4.8%,但上报创业板的企业平均净利润增长速度近40%,2007年更是超过100%。高成长性企业将在创业板找到自己的位置,创业板也将成为它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电子商务出现融合趋势
电子商务正炙手可热,有人戏称:离开互联网,将“无商可务”。马云称:“十年之后中国将没有电子商务,理由是电子商务将彻底地融入到所有企业的血液当中,成为企业日常运作的一部分。”
由于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游戏规则和行业模式,行业产业链的整合步伐正在加快,各种传统企业正在向电子商务迈进。未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向纵深化发展。三网合一潮流势不可挡,高速宽带互联网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移动通信将成为进行电子商务的主要媒体。电子商务的支撑环境,包括物流和配送体系将逐步规范和完善。
向专业化发展。个人消费专业,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网上购物人口仍将是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主,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生活的个性化诉求比较强烈。对B2B电子商务模式来说,发展以特定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也是一种趋势。
向国际化发展。依托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能够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地打破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有形、无形的壁垒,刺激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必然走向世界。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向区域化发展。电子商务的区域化趋势是就中国独特的国情条件而言的。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社会群体在收入、观念、文化水平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目前上网人群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而B2C电子商务模式的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以B2C模式为主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规划、配送体系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现实,采取有重点的区域化战略,才能最有效地扩大网上营销的规模和效益。
进一步说,在“后工业时代”电子商务必将走向融合,这不仅是B2B与C2C、B2C互相融合,而且还与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即时通讯、社区博客、电信运营商、手机电脑等终端厂商,甚至是传统行业的企业融合,达到互相依存、互相带动的效果。
物联网圈地正酣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又称传感网,甚至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感知网”。它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比如射频识别 (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置与互联网相结合所形成的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并与互联网结合成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
物联网概念越来越火,有人说是技术升级,有人称是技术革命。平心而论,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作为前沿交叉领域,物联网同时涉及芯片、传感器、嵌入式智能、无线传输及实时数据交换等多种技术。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创新应用。回顾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发展,投资者可以得到的启示是,这个产业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稳定和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在早期阶段,基础设施提供商面临着最大的机会。因为物联网业务的广泛开展必将对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网络的升级、扩容、优化、融合势在必行,机会体现在通信设备商、网络运营商、网络节点相关产业(身份识别、传感器、芯片和其他)身上。
专家认为,物联网被业界喻为是继互联网、无线互联网和绿色革命之后全球重大的科技革命,也是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历史大趋势之一。
从市场情况看,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将非常广泛,目前已经开始实现的运用领域包括:零售行业、物流行业、医药行业、食品行业、智能建筑;即将开始实现的应用领域包括: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等。
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研究人员指出,物联网发展仍存在许多障碍,包括:科技水平的障碍,如国内智能交通高端市场70%以上被国外企业抢占;法律、监管与技术标准的障碍;公众普及的障碍,如数据安全性的担忧、隐私的保护;规模经济不够,成本较高,缺乏长期的盈利模式;地址资源严重缺失等等。
从技术上看,目前中国在RFID上并无主导权,而美国在这方面一马当先,其专利申请总量超过了欧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等多个区域专利申请总量的总和,高达53%。而日本、欧洲则在传感器技术上拥有巨大优势。当然,物联网还涉及其他技术领域,比如二维码等。
当前来看,我国在技术和标准上已经落后了一拍,比如自主RFID标准迟迟不能出台,而国外标准包括EPCglobal、AIMglobal、 ISO、UID等均已在中国“圈地”,因此专家担心,即使中国本土标准出台,并且形成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也无法在这一领域超越西方,扭转受制于人的局面。当然,积极的信号已经出现,如RFID已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重点目录。
物联网的投资思路,从横向的应用领域来看,短期看好基于手机增值服务的智能交通和智能金融中的部分基础应用,中期看好“智能物流”、“智能建筑”和“智能电网”的发展,长期看好“智能家居”和“智能医疗”的发展;从纵向的产业链角度来看,短期看好拥有技术壁垒和先发优势的“硬件”提供商,中长期看好能提供独特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