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入境检验检疫安全风险分析研究及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通关装置研发等两个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采用有源RFID技术,建立符合检验检疫监管工作需要和口岸通关要求的“电子监管簿”,形成了一道疏而不漏的“电子闸口”,提高了通关速度,方便了企业和过境司机,对改革陆路口岸监管模式、提升深圳口岸的软环境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具有“革命性”意义。
近日,技术攻关结满硕果的深圳检验检疫局又传来喜讯:在今年1月9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深圳检验检疫局参与的“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与37项国际国家标准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深圳检验检疫局继参与的“转基因植物产品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项目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再拿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据悉,该项目系统开展了对世界上常用的多种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国际国家检测标准,有效提高了农兽残监测的效率,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据悉,在2007年度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的评选中,深圳检验检疫局共有26项科研项目获奖,居全系统第二,这是该局连续两届位居系统前三名。2006、2007年深圳检验检疫局共有14项标准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三等奖,7项发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连续两年在深圳市科技创新奖评选中有7个项目获奖,这些都标志着该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执法水平迈上了更新的台阶。
昨日,深圳检验检疫局局长刘胜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深圳是外向度很高的城市,作为口岸把关服务的重要部门,近年来,该局以检验检疫科技创新为主题,通过“科技兴检”夯实科技基础、培养领军人才、突破技术难题、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了科技工作跨越式发展,在食品农兽残综合检测、疫情疫病防控、深港口岸疫情防控及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通关等科学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为高效通关,助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和维权,保障供港食品安全,维护国门安全卫生提供了有力保障。刘胜利表示,未来两年,深圳检验检疫局将围绕科技部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检验检疫安全专项、深港创新圈项目,多项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研发,实现更新突破,力争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使检验检疫综合把关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强大作用。
“人才强检”构筑雄厚实力
“人才是提高检验检疫技术水平的重要保证。深圳检验检疫局将引进人才与培养造就人才相结合,培养高端人才与建设结构合理的科研人才梯队相结合。人才结构更加合理,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现在深圳检验检疫局已拥有正高技术职称16人、副高106人,博士生34人,硕士生339人,可谓人才济济!”刘胜利告诉记者。
近年来,深圳检验检疫局先后从国外著名大学引进了留学生,从国内高等院校吸收专业对口的博士或博士后;同时,选派优秀人才到国外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鼓励员工在高等院校攻读在职博士或在职硕士等。2007年深圳检验检疫局举办了“博士讲堂”,同时启动了该局首届博士基金,第一批共8位博士获得了总金额80万元的资助。去年还成功协办了第22期“中国·深圳博士后创新讲堂”。
目前深圳检验检疫局已经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学科带头人和专家,涌现了一批诸如国际区域组织专家、国家质检总局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深圳市“双百计划”人才工程首批专家等,还有许多专家成为省市优秀中青年专家和各级学会的理事、委员等。为强化人才竞争机制深圳检验检疫局还在系统内率先实施了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离制度,体现技术职务能上能下、岗位待遇能高能低;与此同时,建立了科研激励机制,此举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验室建设彰显技术神通
据刘胜利介绍,为保证检验检疫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近年来,深圳检验检疫局按照“扶优扶强,突出重点”的原则,不断优化资源,加大实验室投入和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检验检疫实验室技术实力,构筑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龙头”、区域性中心实验室和常规实验室为主体的三级实验室格局。
目前,深圳检验检疫局实验室建设投入已超过4亿元人民币。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已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的甚至还领先于国际水平,为完成日常检测任务和应急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保障。刘胜利告诉记者,目前,该局共有1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区域性重点实验室,所有实验室已经全部通过了CNAL认可。实验室检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有力保障了日常检测任务的完成和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检测能力。
刘胜利告诉记者,近年来,深圳检验检疫局在“检、学、研”科技合作迈出了新步伐。继2006年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博士后工作站成立后,2008年深圳检验检疫局针对深圳市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主动向深圳市申请建立了“深圳市外来有害生物检测技术研发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和运作对保障深圳乃至全国农林业生产和贸易安全,构建深圳市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防御体系,维护深圳市外贸和经济快速、可持续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先后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厦门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贵州大学等十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如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同开展食源性致病菌和残留物现场快速检验研究;与中科院在RFID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在全国乃至全球首次将此技术应用到木质包装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的标识防伪上;与美国有关方面开展竹制品检疫处理技术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区域科技创新计划,成为“深港创新圈”计划深圳方的重要合作单位。
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方面,深圳检验检疫局成果丰硕。据不完全统计,该局目前共有20余项关键检测技术(检测试剂盒)、信息化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已经在日常检验检疫、口岸通关、企业生产和百姓生活中得到应用,节省检测费用、销售金额累计达1000多万元。在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转化了2项国际标准、20项国家标准和33项行业标准。
强大检测能力
打造口岸把关技术防线
“这几年,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检测能力的提升,深圳口岸连连实现多项首次检出,有毒有害物质检出率和不合格检出率大幅提高,口岸检验检疫把关成效显著。”
刘胜利告诉记者,近年来,深圳检验检疫局检测范围进一步拓宽。2005年各实验室认可检测项目为2095项,参加国内外能力验证206次,具有认可标准406个。目前各实验室认可检测项目达3454项,实验室认可标准达828项,实验室检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工业品检测中心石油实验室2007年4月初开展了航空煤油的检测业务,成为在检验检疫系统首个能按照英国国防部标准进行航空煤油检测的实验室,也是在系统内继大连检验检疫局后第二个具有检验航空燃料的实验室;动植中心动检实验室不断加强出口羽绒羽毛检验检疫技术能力建设,检测能力大幅度提高,由过去只能按照我国的2个国家标准检测13个项目提升到可以按照8个国际标准检测50多个项目。
2007年深圳检验检疫局检出有害生物662种15891种次,首次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达13次,如首次截获我国尚无记录的害虫粗脊虎天牛;首次截获我国未有记录的重要林木害虫暗瘤长蠹;首次截获我国最新公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桃实蝇;首次从泰国进口的榴莲中检出三带实蝇;首次从印度进境皮革木质包装材料中截获爪泰乳白蚁;首次从欧盟成员国斯洛伐克进境原木中截获云杉八齿小蠹;首次从加拿大进口的黄豆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豆荚斑驳病毒等。10次从美国进口食品中检出微生物、添加剂等不合格,10次从台湾地区进口的油浸及类似食品中检出增塑剂残留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向国家质检总局发出进口食品、化妆品预警通报82份,被国家质检总局采纳16份。
2008年深圳检验检疫局检出有害生物726种17063种次,首次检出达14次,包括首次从美国进口的蔬菜种子中检出检疫性有毒杂草种子曼陀罗;首次从非洲贝宁进口原木中截获我国未有记录的林木重要害虫-光翅缝棘长蠹;首次截获检疫性杂草-欧洲山萝卜等。检出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产品960批次,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供风险预警信息97次,包括首次从日本产食品和美国产乳清蛋白复合粉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首次并连续多次从欧盟产餐巾纸中检出细菌菌落总数超标;首次从印度进口的初榨花生油样品中检出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等。
刘胜利还告诉记者,2006年,深圳检验检疫局在深圳海上田园景区首次检出我国未有分布的外来有害生物-刺桐姬小蜂,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国家质检总局为此联合发出疫情公告。为了防治该害虫,深圳检验检疫局植检专家在2007年成功研发了“刺桐姬小蜂防治技术”,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008年,该局大力推广应用这一防治技术,先后派出技术人员30余人次,深入深圳市大鹏农业高科技园、海上田园、园博园、彩田公园等园林景区协助防治刺桐姬小蜂,成功救治数十棵大型刺桐古树,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科技攻关
优化口岸通关环境
据刘胜利介绍,得益于雄厚的人才实力和强大的实验室科研能力,近年深圳检验检疫局在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提供通关便利、实现人性化管理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在深港口岸疫情防控与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方面,深圳检验检疫局整合了应用红外线体温视频监测系统、诺如病毒磁珠型快速检测试剂盒和西尼罗病毒抗体多片段蛋白芯片试剂盒以及行人通道式核辐射监测系统、负压隔离室和传染病监控个人防护装备等大量的新技术、新装备,建立了病原微生物检测系统和口岸医学媒介生物远程鉴定与预警分析系统,深圳口岸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全方位视频监控和三级联动应急指挥体系。去年,通过热成像视频体温监测系统,深圳口岸及时发现了流感6例、手足口病1例、肺结核4例,为保障国门卫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成功构筑了监控有效、反应迅速、进出安全、高效畅通的深港口岸公共卫生安全屏障,为深港两地繁荣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其自主研发的“国境口岸体温智能视频监控与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智能化、人性化、应急反应实时化管理,继2007年7月1日受到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的称赞后,2008年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在深圳湾口岸视察后,都对该系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适应盐田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深圳检验检疫局开发了“空箱申报子系统”和“智能机械臂”,全面实施空箱预申报制度,实现了空箱落地即放行模式,加快了空箱的通关速度,避免空箱在港口堆积,节约了港口的人力资源、场地资源,优化了各种资源的配置,导致空箱流转的其他环节的效率得到提高。自2007年2月“智能机械臂”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已通过此系统消毒来自疫区空箱120万标箱,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约2万小时的劳动力成本。
此外,在出入境检验检疫安全风险分析研究及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通关装置研发等两个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采用有源RFID技术,建立符合检验检疫监管工作需要和口岸通关要求的“电子监管簿”,形成了一道疏而不漏的“电子闸口”,提高了通关速度,方便了企业和过境司机,对改革陆路口岸监管模式、提升深圳口岸的软环境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具有“革命性”意义。
科技实力
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两年来,深圳检验检疫局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创新科技成果应用,科技在提高检测能力、加快口岸通关速度、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刘胜利告诉记者,2007年7月,菲律宾宣布中国产“大白兔奶糖含有甲醇”事件发生后,深圳检验检疫局迅速行动,对100份进口糖果、蜜饯样品进行检测比对,以科学、准确的数据证明我国出口糖果、蜜饯甲醛含量与国外生产的同类产品无显著差异,为国家质检总局化解危机提供了有力证据。2008年年初“日本毒饺子事件”发生后,深圳检验检疫局加强出口速冻食品农药残留检测,共对696批、2792份速冻食品进行了有机磷、有机氯等农药残留检测,为国家质检总局提供了宝贵的检测数据。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深圳检验检疫局紧急启动应急检测预案,仅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和确证方法的建立,仅用40天,共检测三聚氰胺样品3000多份,为科学监管、妥善处理这一事件提供了依据。
此外,深圳检验检疫局自主设计开发了符合ASTM和EN71标准要求的磁石测试辅助装置、动能测试辅助夹具、冲击试验仪等一批实验仪器,这些仪器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检测效率。2007年11月8日,美国CPSC召回420万件深圳产的“彩珠拼图玩具”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和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的高度关注,迫切需要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圳检验检疫局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没有现成检测方法情况下,连夜加班进行实验研究,终于摸索出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法对样品进行检测,于9日凌晨检验出导致儿童昏迷的化学物质1,4-丁二醇,并向国家质检总局上报了100多份样品的检测结果,为国家质检总局处理此事件提供了技术支持。
技术服务
铺就企业维权之路
据刘胜利介绍,近年来,深圳检验检疫局依靠检测技术,频频出手,帮助企业应对技术壁垒,维护自身权益,服务外贸发展,检验检疫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有效性显著提升。
深圳宝昌等三家电力公司先后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进口了PG9171E燃气轮发电机组,而该机组在运行中均发生质量事故造成停机。事故发生后,美国供货方以设备过了保质期为由,向企业提出了巨额的维修费用。深圳检验检疫局了解情况后及时派出专家组鉴定,确认该台9A5型发电机的确存在严重缺陷,且已经造成重大事故,并有可能引发群发性事故,是严重的安全隐患。得出准确结果后,深圳检验检疫局立即约谈GE公司相关负责人,并与该公司据理力争。由于检验检疫部门的大力帮助,企业得以成功索赔,避免了近亿元的重大损失。
2007年8月,深圳检验检疫局在对进口机电产品专项抽查检验中发现产自法国的特福牌电热水壶防水试验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英国著名斯瑞克公司生产的某款连接器。该局及时将检测结果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质检总局据此发布了该产品风险警示通报。在此次与英国著名斯瑞克公司的技术较量中,该局顶住了国外大企业咄咄逼人的压力,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检测经验,让该公司心服口服,维护了我国检验检疫部门的形象和权威,也维护了国内企业的利益,保护了我国人民的健康安全。
由于铁矿砂价格上涨,国外一些不法商人为牟取暴利,采取向铁矿砂“注水”方式,致使短重现象时有发生。深圳检验检疫局全面加强对进口铁矿砂的监管,加大铁矿砂重量鉴定力度。2008年,检出短重率超5%。的进口铁矿石15批次,占进口铁矿石总批次的13.3%,短重总量达9276.5吨,及时为相关企业出具结算证书,帮助企业成功实现对外索赔,挽回经济损失达1578.8万元。深圳检验检疫局过硬的铁矿砂检验技术深得内地钢铁企业的信赖,吸引了不少钢企选择深圳口岸进口铁矿砂,进口量逐年递增。2008年,深圳口岸共进口铁矿砂778.57万吨,同比增长17.7%,再创历史新高。
此外,深圳检验检疫局还利用自身科技优势,积极协助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共同贯彻“以质取胜”战略,共同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帮助深圳联合水产发展有限公司成功获得新西兰注册,成为深圳首家获新西兰注册的罗非鱼产品生产企业;帮助铭基食品有限公司热加工偶蹄肉产品获得对日本注册,成为华南地区获得国外注册的品种及注册地最多的食品生产企业之一;帮助深圳淘化大同食品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的现场评审,使其成为深圳辖区首家通过CNAS现场评审的食品企业;先后帮助富士康、深圳南玻公司、立信染整机械(深圳)有限公司等建立自用热处理库,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通关速度。据测算,每年可为富士康节约成本约1000万元人民币。
力争科技创新
水平更上层楼
就今后科技工作的总体目标,刘胜利表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技创新为主线,进一步夯实“后台”基础、强化自主创新、筑牢人才工程,突出应用转化、支撑业务发展,建立适应检验检疫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需要的科技支撑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
他谈到,国外越来越苛刻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使检验检疫科技创新面临着异常严峻的挑战。破解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科技工作是基础,必须有先进的检测装备、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在未来两年中,深圳检验检疫局在抓创新、求突破上力争实现“质”的飞跃:一是重大项目立项和科研成果获奖方面,实施“1+1”工程,即争取1项863项目立项,力争拿到1项主持的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或者“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二是项目研发上,围绕科技部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检验检疫安全专项、深港创新圈项目,多项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研发要有新突破,建立多项高通量、高灵敏度、超痕量、快速检测平台,力争1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要在总量上超过以往;加强检验检疫工作前瞻性、预见性、系统性、主动性等方面软课题研究,力争在涉及质量卫生安全环保等宏观管理、执法监管模式转变、职责任务定位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上取得突破。三是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规划建设好新增的10个国家级重点检测实验室和1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使深圳检验检疫局国家级实验室总数量达到25个,加快医学媒介生物检测实验室、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实验室和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检测实验室的建设步伐。四是信息化建设要在新一代“电子闸口”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取得突破,建立陆路口岸全申报监管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所有陆路口岸客货车辆和进出口货物监管模式的根本性改变;采用RFID、GIS、PDA等多种手段,建立覆盖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敏感商品检验、食品卫生安全等各专业领域的高智能化、反应快速、指挥有效的现代应急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