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近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言人何建中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将加快推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ETC)的进程,进一步提高收费公路的通行效率和能力。所谓ETC,即不停车收费,车主将通行卡插入电子标签内,通行于ETC车道时,通过和车道中安装的路侧控制单元(RSU)及天线进行数据交换,即可实现1秒内不停车通过收费站。这样,每条ETC车道每小时通行能力是800辆到1,200辆,这相当于2条人工收费入口车道或5条人工收费出口车道的通行能力。
基于ETC在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上的优势,北京、上海、江苏已经陆续展开ETC试运转作业,江西、安徽则在规划试运转事宜,其中北京的ETC项目日试运转满一年,效果良好。统计显示,五一节日期间(5月1日零时至5月3日中午12时),北京市全市市域内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使用率达到98166车次,较元旦期间增长了72%。如此显著的效果使得各地纷纷加快ETC建设的步伐,以北京为例,2009年年底前将陆续完成100条高速公路电子收费(ETC)车道的改扩建工程,新建高速公路还将同步开通44条ETC车道。建设完成后,ETC车道在收费站点的覆盖率将会达到7成,预计到明年全北京市市区内全长900公里的高速公路收费站都会有ETC车道。强大的通行能力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ETC前景看好,于是很多人都在惊呼:ETC时代到来了!
但是,各地车主的反映却不能成为“ETC时代来临”的论据。据计算,一位ETC用户每周使用ETC车道20次计算(入、出口各10次),每年可节省时间约14小时。油耗方面,同样以一位用户每周使用ETC车道20次计算,每年可节省约15.3公升的汽油。但是,这样强大的优势却并未成为各地车主选择ETC的充分理由。在车主那里,ETC“遇冷”了。
综合各方意见,ETC“遇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装费用高。ETC设备的安装费用高是遭到最多质疑的方面。一套ETC设备,北京的价格为450元,江苏为420元,福建则为380元。很多车主认为,为了节省一点通行时间而另外花费这些费用很不划算。而且ETC设备安装后不能退,只能转让,这样的条款也让很多正在观望的车主放弃了使用ETC设备。
二、使用费用高。针对车主认为ETC设备售价较高的想法,各地交通卡公司都进行了一定的优惠促销活动,北京、江西等地就开展了使用ETC通行费打九五折的优惠活动。但活动开展至今,优惠措施收效并不明显。关于这项措施,一位车主这样评价:“以每次10元的通行费计算,我要通行700次才能把设备费赚回来。”
三、快速通行基本“失灵”。ETC专用车道太少,装了ETC设备的车辆不能快速通过收费口,这也是束缚ETC的最大的问题。一些地方虽然实施了ETC工程,但是收费口却是ETC和人工收费混合车道,装了ETC设备的车要和没装的车一起排队等候,享受不到快速通行的便利。ETC出口太少,有的地方甚至还没有ETC出口,即使车辆安装了ETC设备,却也要人工收费。“不停车收费”成为一句“口号”。
四、标准不统一车主无所适从。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ETC系统“各持一套”,各系统间又不能互联互通,让ETC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本来平时就很少走高速出市区,出去一次也只能在北京范围内的ETC使用,外地ETC系统根本不兼容。除非走短途,否则装了也是白装。”私家车在这方面遇到的还只是小问题,但是对于经常跨省的物流业来说,标准的不统一更是让物流业提高效率成为了泡影。
五、充值让很多车主很苦恼。关于充值的问题,一位车友笑说:“ETC就是把你节省出来付钱的时间,让你去充值。”即使北京市已经能在工商银行进行充值,但是这一措施却并未覆盖到北京市的所有地区,在八大区之外的地区进行充值还需要到指定地点去充值。其他省市的ETC工程也同样存着充值网点少、充值不方便的问题。
ETC系统推广受挫有多方面原因,一定程度上与“错过时机”有很大关系。一位专家表示,推广ETC最好的时机是在高速公路收费口将堵而未堵之时。而目前高速公路主线收费口高峰时段拥堵已经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推广ETC系统,必须在增强吸引力上下更多功夫。专家建议,现阶段进行ETC推广,可借鉴国外的项目实施经验,加大ETC系统的宣传力度,增开服务网点;同时对ETC用户的高速公路收费可采取适当优惠。
从长远来看,ETC仍是解决高速公路收费口拥堵、节约高速公路用地资源以及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只要解决了以上问题,“ETC时代”就可能真的要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