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一届的比赛开始,听奥总会就开始采用网络在线报名,但是,并没有采用RFID技术来制作识别证,这一次台北听奥更往前突破了。
如果有一天,耳朵再也无法听到外界的声音,你还会持续追逐自己的梦想吗?1924年,在法国有一位叫做Mr. E.Rubens-Alcais的听障人士,为了持续实践自己的愿望,他与一群热心运动的朋友,共同发起了国际无声运动会(International Silent Games),也就是现今“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前身,而今年9月5日即将在台北鸣枪起跑的第21届“听奥会”。
这一次在台湾主办,各个选手不仅卯足全力,就连主办单位也奋力一搏,从选手代表团报到、赛程安排、赛事成绩计算与公布、赛事信息查询,以及食宿、交通安排等都大量整合信息科技的应用。
相较于历届听奥主办方的做法,甚至有所超越之处。例如:采用RFID技术制作识别证就是史无前例,预计将可大幅缩短赛事检录作业的时间,此外,选手等代表团人员也可藉由RFID识别卡,经卡片阅读机感应后操作赛务信息查询系统,并且掌握相关赛务信息,例如:自己的参赛项目、未/已完赛的时间、地点、成绩等。
台北听奥筹备委员会信息部召集人陈奕良表示,听奥跟一般奥运不同之处,在于参与对象都是听障朋友,所以,参赛资格需经听奥总会官方审核后,确认优耳(两耳中,一耳听力较好的为优耳)听力损失需为55分贝(db)以上者才能参加,这样的前提下,选手在报到时,必须先缴交听力检查图后才能制证,为了确保参赛资格的公正性,听奥总会要求主办方必须现场制证,但并没有限制做法,而台湾这一次是采用RFID技术来完成现场制证的作业。
从上一届的比赛开始,听奥总会就开始采用网络在线报名,但是,并没有采用RFID技术来制作识别证,这一次台北听奥更往前突破了。然而,台湾毕竟是第一次主办这种大型赛事,相关的标准作业流程以及实务经验也比较缺乏,陈奕良说:“这是我们必须坦诚的。”
听奥结束之后,主办大型赛事的标准作业流程以及相关软硬件信息系统应用会进入一个新阶段,例如:自动化的成绩处理操作系统、实时性的信息发布平台、网络系统化的赛场与赛事管理、多元化的实时影像转播以及参赛选手管理等。
这一次听奥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涵盖3大范畴,其中,除了对外讯息发布系统(包括20项赛事管理子网、网络电视播放平台、各场馆电子广告牌信息管理……)之外,还有对内赛事管理平台(包括内部信息管理平台EIP、内部实时通讯系统EIM、志工管理系统……)以及后勤辅助管理系统(包括人员数据管理系统、制证操作系统、成绩册打印系统、赛程管理及公告系统、证件核发系统、成绩登录与发布、现场报到管理系统等)。
目前听奥的信息发布平台,从报名数据、赛程信息、比赛成绩、甚至到奖状打印都能自动化处理。自动化的成绩处理操作系统,也是强调one touch概念,系统不仅会自动显示成绩、对战图表及晋级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藉此减少人为作业可能发生的失误,尤其有关于竞赛成绩的计算与揭露,是其中至为关键的环节。
为了快速且正确的揭露比赛成绩,台北听奥决定大量采用精密计时计分系统,应用范围从陆地上的田径运动,到水上的游泳竞赛都含括在内,陈奕良表示,以往在没有使用精密计时计分系统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为判断的错误,以致于让比赛有公平性的疑虑,现在,透过这些精密计时计分系统协助,不仅可以避免人为疏失,也大幅缩短了比赛成绩计算与公布。
以田径来说,就可以透过具有感应压力的起跑器,判断是否有提前起跑之嫌,而到达终点之后,也就可藉由终点线的摄影监控,清楚分辨是谁先抵达终点,即使是只有毫秒之差,也能把比赛历程完全记录下来。
然而,这些应用都涉及软硬件的整合,尤其听奥的精密计时计分硬设备,是使用日本Seiko的产品,台湾缺乏相关的整合经验,使得整个过程倍加困难,因为Seiko精密计时计分系统的格式特殊,所以,需要特别考虑数据传输及影像转文件问题等。
此外,Seiko的技师是来自日本,无法提供实时的技术咨询,只能以电子邮件进行沟通,而所有的沟通又必须透过翻译,更凸显了沟通效率不彰问题。再者,由于Seiko的软件只能提供日文及英文版本,甚至于操作手册、技术文件也没有完整的中文文件可以参考,这都是台北听奥必须想办法克服的地方。
台北听奥信息部召集人陈奕良表示,听奥的重要性不容出错,相关人员也拟定了测试与备份计划,基本上,所有的软硬件系统,在正式比赛开始之前,都会经过至少2次以上的严密测试。以竞赛相关的系统来说,除了软硬件的整合测试之外,还包括跨系统整合测试以及仿真测试等。
此外,还利用举办的实际赛事进行实战测试,例如在2008台北国际听障运动邀请赛(测试项目包括桌球、足球、柔道、空手道、跆拳道)、2009年大专院校运动会资格赛(测试项目包括田径、游泳、桌球、羽球、网球、柔道、空手道以及跆拳道)、SBL超级篮球联赛(测试项目篮球)等。
陈奕良表示,在比赛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各种问题,例如:在去年的听奥邀请赛中,就曾经遇到赛制临时更改的问题,类似这样的突发情况,相关系统与开发厂商能否因应,并不是关起门来做整合测试或是模拟测试,就可以发现的问题。在测试的过程中,除了着重各个单项赛事的系统流程是否符合听奥要求之外,还包括了硬件的压力测试以及整体工作流程等,例如:国外选手抵达、制证、成绩输入等等作业。
现在距离听奥虽然还有一个多月,但是,信息系统的准备工作在一年多前陆续展开之后,目前各个应用系统的主要功能都已经完成开发,并且历经多次正式比赛的测试,至于基础网络建置的部署与测试,则是下一个阶段的任务。
根据现阶段的规画来看,2009听奥的系统架构,将会由16台服务器、600台个人计算机、300台笔记本计算机以及连接各场馆的网络专线等组成。整体系统架构的设计,除了采用多台服务器的丛集架构与负载平衡功能来提高系统效能之外,还将与中华电信与台北市政府进行双计算机中心的双备份。
陈奕良表示,由于经费不足,无法提供集中化的比赛场地,只能使用既有的场馆进行修改,所以,20项竞赛项目却使用了22个比赛场地,这还不包括雨天备案场地、练习场地等。因此,所有的赛场及赛事管理,除了现场作业之外,还要能够透过网络系统化进行集中式管理。为了让所有的应用都能不中断,备份机制相对重要。
此外,由于听奥的筹备过程中,必须动员的人力与资源非常多,光是志愿者就有6千多人,如何有效应用与管理,也是非常大的挑战。陈奕良表示,听奥相关的筹备与执行,都是临时召募而来的人组成,大家共事一年后,又会回到各自的岗位上,这种工作团队的特性,必须高度倚赖标准作业流程以及培训,才能让听奥成功,所以,在听奥的信息系统规画中,希望可以自动化取代人为介入,而需要人介入的地方,则尽量简化工作流程,把工作单纯化。
这样的前提下,IT相关的标准作业流程更是百分之百需要,因为大部分的系统操作人员,都是对外招募的志愿者人员,可能会是学校老师、学生、上班族或是协会人员等,唯有透过标准作业流程才能减少人员系统操作问题。
而针对整个听奥赛事所制定的IT标准作业流程,包括从报到、检录、比赛、成绩输入、成绩打印、到奖状印制等各个阶段,并希望藉此达到分阶段与分工管理,例如:只负责检录工作、或是只负责成绩输入等等,如此可以简化操作流程,减少操作上的问题。
陈奕良表示,标准作业流程的另一个价值,在于建立系统化的审核流程,不论有关媒体或是记者的信息、成绩的发布、对外信息的公告、甚至于数据的备份等等,都能透过流程的管控,进而把可能发生的操作问题降至最低。
事实上,标准作业流程在2008年台北国际听障运动邀请赛(桌球、足球、柔道、空手道、跆拳道)就发挥了非常大的效益,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比赛与学校的课程冲突,所有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变得无法控制,早上负责操作某系统的学生志愿者,可能下午就换人了,昨天的学生志愿者也可能今天就不来了,但是,透过标准作业流程,可以在开赛前确保所有的系统操作人员,都使用正确的操作流程及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