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江苏无锡中医院一名护士正在为病人佩带“健康监测腕带”
8月7日,温家宝总理来到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提出在该领域至少三件事情可以尽快去做:一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三是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8月19日,上海世博会与江苏无锡高新区的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签下首份订单,购买“防入侵微纳传感网1500万元产品”。
8月24日,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访问我国台湾的首场公开演讲上,反复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他对物联网大加阐释,并表示将会邀请台湾生产RFID、传感器和条形码的厂商和中国移动合作。
8月28日,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会见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张春江,就合作加强TD网和传感网基地建设进行了商谈。据了解,江苏已将新传感网产业列为该省创新型经济需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新型产业之一,规划建设“感知中国”中心。中国移动表示,将充分发挥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无线通信网络的优势,借助“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国家重大专项的平台,加快开发传感网与TD网融合的机器到机器应用,实现传感网与TD网融合的应用落地,实现传感网在江苏的率先发展。
从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的有力推动,到电信运营商的积极表态,以及重要用户的鼎力支持,传感网––这一在不久前还是镜花水月的新概念,在短短一个月内,已经成为全社会和产业界热切关注的宠儿,越来越多的专家指出,传感网已经成为信息网络化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在对传感网技术的开发和市场的拓展中,电信运营商的身影格外活跃,借助其独特的规模网络和终端优势,有望成为这一大潮中的弄潮儿。
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传感网作为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因实现了物与物的互联,而又被称作“物联网”。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当前,世界不少发达国家加大这方面投入,研究开发新技术,力图占据领先位置。我国也将这项技术发展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物联网是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互联网协会的黄澄清秘书长认为,如果物联网与手机3G网络结合,将很快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之更加便捷安全。比如商场超市里销售的禽肉蛋奶,在包装上嵌入了微型感应器,顾客用手机扫描就能了解食品的产地和转运、加工的时间地点等每个环节,甚至还能显示加工环境的照片,是否绿色安全,一目了然;家中老人戴上嵌入智能传感器的手表,在外地的子女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查询父母的血压、心跳是否稳定;智能化的住宅在主人上班时,传感器自动关闭水电气和门窗,定时向主人的手机发送消息,汇报安全情况。
也有专家指出,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可提高管理效率与资源使用效率。据测算,如果给2万台配电变压器配上传感器,一年可降低电损1.2亿千瓦时。种种便利,都是将传感网技术与互联网紧密结合之后的必然成果,成为人类社会迈向更加高效、智能的信息社会的一大特征。
下一个万亿元级通信业务
“物联网不是科技狂想,而是又一场科技革命!”国家信息化咨询委员会委员、著名信息化专家高新民这样强调。他非常自信地预言:“未来10年内,顶多十几年的时间,物联网一定会像现在互联网一样高度普及。”高新民分析,“感知中国”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扶持肯定会有更多突破。一旦物联网大规模普及,无数的日常生活用品需要加装更加小巧智能的传感器,或者直接升级换代,给市场带来的商机“大得难以估量”。
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从最近无锡传感网中心的传感器产品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应用情况看,就可以稍作估算。据介绍,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多种传感手段组成一个协同系统后,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由于效率高于美国和以色列的防入侵产品,国家民航局正式发文要求,全国民用机场都要采用国产传感网防入侵系统。如果按照这个规模算,浦东机场直接采购传感网产品金额为4000多万元,加上配件共5000万元,全国近200家民用机场如果都加装防入侵系统,就产生了上百亿的市场规模。据预测,到2011年,内嵌芯片、传感器、无线射频的“智能物件”可能超过1万亿个。它们在人类上网同时,也能通过物联网相互感知、交换信息。而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元级的通信业务。
规模性和流动性将主导发展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对物联网有着独到的见解,对于电信运营商在发展传感网中的定位,他指出,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物联网”,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规模性,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例如,一个城市有100万辆汽车,如果我们只在5万辆汽车上装上智能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智能交通系统;二是流动性,物品通常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必须保持物品在运动状态,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实现对话。从这个角度分析,毋庸置疑,电信运营商在发展传感网应用中具备无与伦比的优势。
在网络支撑方面,基础电信网络将成为传感网“感知中国”的庞大触角。近年来,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的背后,就是中国电信无锡分公司的强大网络支持。无锡电信在中心所在的新区建设国际级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建设多功能应用型IDC机房,建成的无锡宽带城域网具备全市范围内任意点的宽带接入能力,可以灵活、高效地提供各类上网通道,和FR、DDN、ATM及分组网、智能网、多媒体通信网、天翼移动网等多种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电信网络。完善的通信条件为这次传感网研发入驻无锡新区搭建“信息虹桥”。据了解,中国电信无锡分公司为传感网的研究提供完备的电信业务和先进的网络,为总面积达5.6万平方米的新办公大楼提供一揽子服务和全业务服务,为研究机构打造“国际传感网标杆”的目标,以及软件、高端设计等研究重点项目创造良好条件。
在应用推广方面,运营商更可以发挥自身的终端渠道优势,迅速将新业务推广到规模化的用户群体中。运用物联网技术,上海移动已为多个行业客户度身打造了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业务管理于一体的整套无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移动目前已将超过10万个芯片装载在出租车、公交车上,形式多样的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大显神通,确保城市的有序运作。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车务通”将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面向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的“e物流”,将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况信息、车辆跟踪定位、运输路径选择、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等服务,大大提升物流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传感网的发展还需要产业链的共同努力。目前,传感网需要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感、射频识别等上游技术和产业都早已成熟或基本成熟,而下游的应用也已广泛存在。要想加快传感网应用的普及和产业化进程,把这个万亿元级的业务市场充分挖掘,应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充分联动和跨专业的联动,电信运营商在其中更应起到主导性的作用。
■名词解释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of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传感网:是指将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让所有物品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因而又称“物联网”。
M2M技术:广义上包括Machine-to-Machine、Man-to-Machine,或者是Machine-to-Man。总之,是人与各种远程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狭义上M2M是Machine-to-Machine的简称,指一方或双方是机器且机器通过程序控制,能自动完成整个通信过程的通信形式。该领域的专家将M2M称为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 M2M技术可以大大节省社会的资源,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自动化的运转。
物联网的发展阶段: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型机、主机的联网,第二个阶段是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与互联网相连,第三个阶段是手机等一些移动设备的互联,第四阶段是嵌入式互联网兴起阶段,更多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应用设备,包括洗衣机、冰箱、电视、微波炉等都将加入互联互通的行列,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物联网” 。美国、中国、印度和欧洲各国目前在大力推动“物联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