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以后,我们做了不少反思,感觉创意产业有很大潜力,所以特区政府推出相关政策,比如用免租金的方式鼓励大家参与创意产业,建立创意中心 ]
东方卫视:这次去上海世博会,你对香港馆满意吗?
曾荫权:我当然满意了,虽然场地本身不大,但是我们用有限的空间,表达了香港的生活方式和香港情况,我想香港市民也是满意的。
东方卫视:香港主要想对参观者表达什么?
曾荫权:有两个,我们的主题是智能生活,围绕这个主题介绍在香港已经普遍使用的智能卡,和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我给你看看,这是我的身份证,还有八达通卡,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用智能卡可以乘坐地铁、巴士、山顶缆车、渡轮,还可以购物。另外,办公楼和学校方面在使用智能卡方面也很普遍。我们希望这一次把智能卡介绍给其他城市。
智能卡的创意是无限的,我们最近在介绍一个妙用智能卡的寿司店,他们用一个RFID晶片放在寿司传送带底下记录时间,当某个寿司过了保鲜期,将自动收回。
东方卫视:香港这些年是不是特别注重创新?
曾荫权:是的,香港通常讲四大技术行业,包括金融、航运、旅游、贸易。但是金融风暴以后,我们做了不少反思,感觉创意产业有很大潜力,所以特区政府推出相关政策,比如用免租金的方式鼓励大家参与创意产业,建立创意中心。目前香港的中学也加入了动漫等新概念课程,鼓励我们的年轻人在创意方面多下工夫。这是高附加值的经济活动,对香港作为智能城市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东方卫视:香港的创意产业发展资金和土地政府都可以支持,但是人才怎么办?
曾荫权:我们是一个比较开放而自由的城市,不同国籍的人都可以在这里生活,甚至定居。所以有不少艺术家和体育明星在香港定居,我们对此感到很骄傲。比如说郎朗,去了美国,现在回来就是香港人了。我们的地方小,精英相对也比较少,但是如果你把香港作一个跳板,把服务辐射到内地,机会很多。
东方卫视:在产业发展之外,香港的城市管理也有很多亮点。比如香港特区地方这么小,但交通还是比较畅通的。香港(特区)政府作为一个城市管理者,对香港老百姓来说有怎样的责任?
曾荫权:我们要做一个平衡,老百姓也付出了不少代价,换来的是比较高效率的城市。我们用的是经济手段,比方你拥有汽车的话,在使用方面成本很高,香港的汽油价格差不多是内地的3倍。当然,如果你不鼓励别人拥有自己的车,公共交通就必须要做好,香港的地铁、巴士都是一流的。
东方卫视:经过1997年金融风暴和近年全球性金融风暴,香港的社会管理是否需要一种创新的概念?
曾荫权:当然,在财政管理方面,我们用很保守的方法:量入为出。我们千方百计地要平衡每年的开支,也会留下一部分钱。比如这次金融海啸,香港用近800亿港元刺激经济,保持香港市场比较稳定,社会比较稳定,这是必需的。
东方卫视:香港市民是否从中受益?
曾荫权:税收减轻了,市民生活、租金和公共设施也有所减费。保持他们的生活有竞争力、有希望,是很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有所反思,趁着这个机会,提升竞争力。上一次亚洲金融风暴过去后,香港金融架构进行整体改革。这一次我们感到不能单纯依靠四个基础产业,要有六个新的产业出来,包括刚才讲的创意产业。
东方卫视:如果再发生类似的问题,香港应该是更能够适应的?
曾荫权:我相信香港人的活力是无限的,他们有拼搏的精神。政府方面尽量把公务部门做得比较小,所以开支比较有节制,再应付突然出现的情况,我们有条件做得更好。
东方卫视:整个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内地发展这么快,香港的定位到底是在哪?
曾荫权:香港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万美元,我们不能再做低附加值的经济活动,所以可以选择的不太多,我们应该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之中,补充缺乏的方面。在金融服务行业,在我们应该做好的方面做得更好。依靠我们本身的融资能力、金融的基建、联网世界,协助国家,在人民币流通之前,这是香港最大的功能。香港将来20年、30年的目标,还包括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这是我们每天努力的目标。
东方卫视:你在看世博会场馆时,会不会有一种感觉,这个世界上各个城市都在竞争?
曾荫权:竞争是很激烈的,我看到内地的发展一日千里,每一次去上海,每一次去北京,还有厦门、成都、重庆,每次感受都很深,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我们每天更新自己,每天做反思。但是香港本身已经有很强的发展能力,最主要的是政府不要设置不需要的障碍,让社会自由发展,在需要的时候做一点鼓励,那么这个城市的竞争力就保持起来了。
东方卫视:上海和香港的合作关系长期存在,今后会不会有更大的空间?
曾荫权:已经有进展了,趁去上海的机会我在周边跑了一圈,感觉当地的发展很快,但是很清楚的是,香港跟珠三角,跟上海,跟长三角的发展,完全没有恶性竞争的需要。我跟俞正声书记,跟韩正市长谈这个问题,共同认同做成双赢的机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