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是物联网,相信只要是对新事物有一定关注度的读者而言,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了解。其实对于物联网的精确定义,真没有必要搞清楚,原因在于其本身只是人们看好的一个发展趋势,也就是在人们脑海中的一种模糊的想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赋予它不同的内涵,其定义也会不断发生演变。大体只要知道它由三个阶段构成:信息感知,信息传递,智能处理,这就够了。
关于什么是物联网,相信只要是对新事物有一定关注度的读者而言,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了解。其实对于物联网的精确定义,真没有必要搞清楚,原因在于其本身只是人们看好的一个发展趋势,也就是在人们脑海中的一种模糊的想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赋予它不同的内涵,其定义也会不断发生演变。大体只要知道它由三个阶段构成:信息感知,信息传递,智能处理,这就够了。
在这里,笔者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谈对它的认知。物联网,作为一种更高阶段的智能化应用,目前已被人们广泛接受,那么按国际电信联盟所描绘的发展蓝图,物联网朝着更高阶段发展的精髓在哪里呢?CNNIC高级分析师徐国鸿认为,其精髓,绝不是当前人们所热议的那些问题:像什么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也不是什么3G网络、移动终端和云计算。这些只是某些企业希望借助炒作物联网这个概念推销自己的产品罢了。
不是实现了数据的采集、给出指令就算是物联网的深度应用了,以现在IBM所宣扬的智能地球为例,“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也就是指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度智能化应用,如智慧的医疗、智慧的交通、智慧的电力、智慧的食品、智慧的货币、智慧的零售业、智慧的基础设施甚至智慧的城市,即它要真正解决一些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非常复杂的问题,实现智能化管理,只有这样才是物联网的深度应用,而这些各领域的深度应用一定离不开很多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如力学、光学、化学、微生物等等,将传统理论知识借助计算机建模的思想构建成可供计算机使用的数据模型,这些才是物联网发展的精髓所在。仅有传统的理论知识,不会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则无法实现深度应用,做到更加智能化;仅有先进的计算机知识,专业理论基础不足,则只能是实现简单的计算机代替人工作的方式,无法实现物联网在各领域的深层次应用。只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物联网的作用。
根据CNNIC高级分析师徐国鸿的预测,物联网在国内要想取得蓬勃的发展,必然要依赖于产学研的广泛密切合作,尤其是在“研”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