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博会上展示的新科技,在不久的将来,往往会应用于工业和生活。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世博会将是科技趋势的风向标。
物联网
“聪明”的门票 看世博会,首先得有门票。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设计的世博会门票,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技术在国内外大型活动票务领域最大规模的一次应用。
不管是重量、厚度、手感,世博会门票都和一般的票子不一样,其秘密就在于它所嵌入的无线射频(RFID)芯片。RFID作为一项信息技术成果,正在引起票务界的一次革命。通过这种非接触式的射频技术,参观者可快速入园,同时保证了门票无法修改、无法仿造。此外,RFID实现了智能导览以及人员轨迹追踪功能。游客在展区入口处领取RFID导览仪,每到一处节点,导览仪将会自动感应播放对应的导览词;在出口处,可以查询人员的参观轨迹,包括在各个参观地点的停留时间。
生态科技
会“呼叫”的垃圾桶 生态环保技术是“生态世博”的有力支撑。园区里100万平方米以上的绿化,应用了垂直绿化和基因花卉等一系列新技术;遮阳、喷雾、绿化和生态环保材料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改善世博园区在炎夏中的舒适度提供保障。
据预计,世博会期间将有7000万人次参观。这将带来巨量的生活垃圾。一项智能化垃圾处理系统方案将解决这些生活垃圾带来的问题。
一个个设在各个展馆、设施旁,外表与普通设施无异的垃圾桶,将作为世博园区的各类生活垃圾的主要收集工。它们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装有一个容量传感器和一个压力传感器,随着垃圾投入量的增加,两个传感器每5分钟就自动感应桶内垃圾与桶容量之间的关系,当桶内垃圾快要装满时,即以无线网络传输的方式将信息反馈到园区里的垃圾处理控制中心。当听到这些能够自我监测垃圾承载量的智能垃圾桶不断发出的呼叫信号,管理人员立刻将“呼叫”内容转达给园区内正在作业的运输车辆。
可再生能源
“地下空调”
世博轴阳光谷
地源热泵、江水源热泵技术是世博园区的一大亮点。根据世博会规划,江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主要在3.22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围栏内的5个功能片区实现,减少中央空调冷热源系统的综合能耗,缓解城市局部区域的“热岛”效应。
上海世博会最大的单体工程——巨大“喇叭花”世博轴工程就利用了地源热泵技术。该工程是世博园区的主出入口和中央人行立体交通枢纽,承担世博园区23%的人流。此外,世博中心、世博演艺中心、中国馆也都运用了这一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是当前较先进的供暖制冷技术,不仅是清洁采暖热源,还比燃料直接燃烧要节能20%以上。早在2000年,中国国土资源部就制定了《中国地热资源规划》,推动地源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
目前,中国北方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运用。在浙江,一些房地产公司开始运用这一技术。2007年建造的嘉兴国际中港城,作为全国首个大型公共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就引入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节能显示
会“变脸”的LED屏
LED照明
英国馆是一个20米高,全身长满“触须”的6层圆角方盒子,它有一个可爱的中国昵称:“蒲公英”。这些触须是6万根透明的亚克力杆,每根长度约7.5米,它们被均匀地插在外墙上,看上去就像是从建筑物中长出来一样。让人想不到的是,触须还很柔软,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让人感觉整个展馆都在摇摆。到了晚上,每一根触须的内置光源还会让整个英国馆发出璀璨的光芒,在黄浦江边熠熠生辉。
匈牙利馆用800根“从天而降”的木套营造出一个“森林”。木套筒不但反光,还可以随着音乐的旋律上下起伏,给观众带来奇妙的音效和视觉冲击。
国内馆中唯一外观造型可以变换的展馆——世博会北京馆,可以将天坛、鸟巢、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这些北京地标性建筑,通过展台变形的方式表现出来。
原来,北京馆主体钢结构上安装了多个智能机械移动臂,再由这些机械臂“举起”一块块LED显示屏。当北京馆“变脸”时,机械臂连接的80台LED屏位置会发生变化,同时屏幕上的图像也随之转换,于是在160平方米的面积上每隔3分钟,循环变化出天坛、水立方、鸟巢和国家大剧院四种景观。由于使用铝钢机械臂和LED屏,电耗得以降低。北京馆整体用电量仅是设计要求的50%,也使北京馆成为了节能、环保的世博场馆。
智能
智能城市 上海世博会各场馆从各个应用方面展示了城市智能化的应用技术。香港馆展示了智能卡技术。这种技术已经体现在香港特区的智能身份证上,通过内置晶片存储个人资料等信息,市民能够凭身份证借阅图书等,获得需要身份认证的社会服务。思科馆建立了“2020 年城市模型”,体现“智能+ 互联生活”的概念,例如通过思科网真等技术,实现全球视频互联和协作。气象馆用4 分钟短片展示了2030 年“贴身管家”式的智能化气象服务。这种名为“一体化天气技术”的系统通过智能家居系统提供天气服务。例如,提醒用户穿衣、出行时间预测等。宁波馆展示了自动抄表等智能家居服务。
世博园区本身也体现了智能化的特色。包含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为主的电信运营商为园区搭建了“城市光网”、无线宽带、全球眼智能城市公共安全监控系统等。
4G通信
掌上世博会
本届世博会上,通信业投入的诸多新技术,如城市光网、高清IPTV、QCHAT、LTE、物联网、云计算等,都代表着世界电信业融合的大趋势。
高带宽让世博新闻中心的上网速率比以往提升数十倍,实现“百兆到桌面”。在“世博号”信息生活体验舱里,人们通过舱内的“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真实的世博园区场景。“全球眼”视频监控平台为基础的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是通过分布在园区内的数百个高清摄像头和光传送网,为世博园区编织了一个全天候的监控网络。
世博会期间,世博场馆首个TD-LTE网络(俗称准4G),在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建筑、“一轴四馆”中的世博中心正式开通。与现有的TD相比,除了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TD-LTE还具有高带宽、低时延、高频谱利用率等特性。据悉,覆盖世博园区的TD-LTE网络是全球首个规模商用的网络。而利用“掌上世博会”,即面向手机用户的世博园区实景展示和信息服务平台,也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展示实体世博会。
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人
人工智能
在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研发的两款机器人非常引人注意。其中,一个是真实演奏音乐的美女机器人,另一个是身怀中国功夫的机器人。为了组成世博会上的“机器人乐坊”,研发过程分五个部分。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服务机器人研究室主任杨军透露:“2005 年,我们最先展出了一个卡通造型的弹竖琴机器人。2006 年我们开发出真人外形机器人,演奏技巧高多了。到今年时,机器人就能登台表演了。”
一个机器人其实是各种高新科技的综合体现。从2005年起,万丰奥特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机器人浇铸系统。现在,万丰奥特已有20多个自制机器人应用于各类铸造生产线,对外销售机器人30个左右。
安防新技术
自动消防炮 防火与灭火无疑是世博安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种由科大立安安全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LA100型火灾安全监控系统”应用到世博会的6个场馆中。这6个场馆分别是: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世界演艺中心、未来馆、特钢大舞台以及加拿大馆。
科大立安安全技术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王芳介绍,该系统由两种火灾探测器和一个自动消防炮组成,能模仿人的眼鼻系统,对空间实施监控。其中“电子眼”可以对空间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而“电子鼻”则是一种感应系统,一旦“看”到或“闻”到烟雾,就会第一时间向系统发回信号。当火苗到达半米的高度时,自动消防炮会在几秒到十几秒内感应到,并以每秒30公升的强度喷水,1分钟内就可以把火扑灭。此外,上海消防部门已正式启动了世博园区灭火救援预警机制,3分钟内,救援力量就可到达世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事发点。
第三方支付
手机钱包走进现实 从踏出宾馆前往世博园区的第一步,你就可以刷手机坐地铁、出租车,到园区刷手机买票进园,吃饭时刷手机消费,回家前再刷手机买些纪念品。其实,手机支付早已不是梦想,但在本届世博会上,手机支付第一次如此大规模集中应用。
据了解,国内的手机通讯运营商,都在世博园区内外推出了手机刷卡业务。到运营商处购买安装特殊的SIM卡后,手机就具有了支付功能,并能在园区里像信用卡一样使用。同时,这些安装特殊支付SIM卡的手机,也身具导航、手机报等用途。带上这样的手机,既不用怕在超过5平方公里的人海中迷路,也不用怕错过最新演出消息的发布。
智能家居
“沪上? 生态家”
在“沪上? 生态家”的首层等候区, 有迎宾机器人、微藻除碳技术等展示技术。进入展馆后,观众能看到“适度超前人居模式”展区。
适度超前人居模式包含:1、青年生活展示区,展出了电子墨水技术;2、“中年生活展区”,展示了“智能管家”、“家庭环境照明系统”以及“机器人厨房”等先进技术。3、“乐龄生活”展区,“护理型机器人管家”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移动、言语交流等智能化服务。此外,“升降座便器”、“护理型浴缸”和“家庭健康监测系统”等超前技术,营造着让健康永续的乐龄生活景象。
“未来”展区则展示了低碳生活技术,包含“竹林乐园”和“未来影院”两大展示单元。参观者将互动了解到“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和“燃料电池”等一系列再生能源技术,以及其在“沪上? 生态家”建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