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连载一】
作者:海南省政府
时间:2010-09-06 17:09:32
本规划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海南1997年制定的《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框架》的基础上重新修编完成,是未来10年海南省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目标的具体落实,"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性文件,"十三五"信息化规划的引领文件。
      一、海南省"信息智能岛"建设现状与形势 

  (一) 建设现状

  199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南信息智能岛发展战略,并陆续出台了《加快信息智能岛建设意见》、《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框架》等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推动了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1、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信息终端普及率不断提高

  海南省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方针,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省形成了"三纵两横"覆盖全省各市县的骨干网络,城市正向小区、商住楼延伸;农村在通达乡镇的基础上,向行政村延伸,初步形成了大容量、高速率、覆盖全省城乡的信息通信网络,综合通信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07年底,互联网网民数达到144万;全省电话用户数达到563.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67.4%,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数239.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323.8万户,有线电视在线用户数70多万户,行政村电话通达率100%。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效支撑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2、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省增长较快的行业之一

  全省信息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海南省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2007年,全省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5.04亿元,同比增长15.19%;完成增加值35.02亿元,同比增长13.19%。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9.97亿元;完成增加值2.28亿元。软件业(含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9.03亿元;完成增加值4.52亿元。通信业务收入46.04亿元;完成增加值28.22亿元。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明显加快,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步入了良好的发展阶段。

  3、信息技术应用持续普及和深化,提升传统产业效果明显

  全省各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了资源配置、生产调控、营销服务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控制;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现货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了海南农垦与云南农垦橡胶销售体制改革;海航集团运用信息技术构筑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海汽集团的虚拟制造重点试验室项目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服务系统"实现省内骨干旅游企业全部入网;启动了"中小企业信息百强工程项目"推进活动;企业信息化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智能服务一站式平台得到广泛推广。

  4、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电子政务的基础网络平台初步形成,在2003年开通涵盖省直党政各部门和各市县的党政综合信息网(政务内网)的基础上,2008年又建成了省直党政各部门通过千兆城域主干网实现互联的电子政务外网;政府门户网站服务体系初显成效,国内率先开通了省政府门户网站, 97%省直厅局和100%市县的政府网站都已建立,通过政府网站建立的政务公开和网上为民办事的服务体系受到用户的欢迎。省政府门户网站在全国评比中还获得较好名次;跨部门综合应用向纵深发展,以全省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省政务服务中心行政业务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全省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跨部门综合信息系统成功投入应用,促进了资源共享,提高了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开始起步,省政府数据中心机房的开工建设和以工商、国税、地税、财政、质监、社保为基础的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平台的成功运行,为实现全省数据大集中奠定了基础;部门应用系统初具规模,省财政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建成了全省业务和数据大集中的业务管理系统;各市县电子政务建设陆续启动,海口市、儋州市、琼海市、五指山市等市县建设了OA办公系统,海口市、澄迈县、儋州市、洋浦等市县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并开通网上审批业务和网上查询等服务。

  5、社会事业信息化稳步推进,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涉农信息化服务初具规模,粮食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农村市场与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等得到发展;以公众服务为重点,社会事业领域信息化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校校通"实现省内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高度共享,启动了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成了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和省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实现了社保系统与社保费征稽系统等多系统的无缝衔接和资源共享;建立了全省的合作医疗数据管理中心和覆盖全省各乡镇的新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网; IC卡应用向全社会铺开,逐步在医疗保险、人口管理、泊车管理、公共交通等领域推广应用,推出了全国第一张可跨行使用的银行IC卡,并实行金融IC卡和社会保障IC卡二合一的复合卡运行,达到国际水平;建设了一批社区服务管理系统,在延伸政府服务职能和为居民提供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6、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扎实推进,效果逐步显现

  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发进展较快,建立了全岛的精化大地水准面、数字正射影像库、高程模型、地形、地名和专题数据库等,完成了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城镇地籍、地价基础数据库等建设;积极开展档案基础目录数据库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启动;建设了涵盖全省800万常住人口信息数据库等。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对海南加强科学决策和宏观监管、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7、信息智能岛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体制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1997年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省政府信息化办公室,2000年改为省信息产业局,2006年率先在全国成立省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局,努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在体制机制上为信息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信息化政策法规工作成果突出,自1997年来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在公共信息网络管理、电子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建设、IC卡管理、信息化教育、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等方面,大大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全省信息化教育培训成效显著。针对不同需求,开展多类别、多层次的信息化教育培训活动,如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境外培训、厅级领导干部和市县主要领导电子政务培训等,公务员队伍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加强。

  (二)信息智能岛建设面临的形势

  1、全球信息技术应用步伐不断加快,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

  信息技术应用正在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从改进生产手段、优化生产流程、扩展市场营销上升到组织调整和制度创新,从经济基础层面上升到上层建筑层面。信息化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改变全球竞争格局和主流观念的核心手段。各国积极制订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行动纲领,发达国家积极推进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发展中国家谋求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竞争日益加剧,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国家间和国家内部区域间的数字鸿沟。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使海南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海南信息智能岛建设提供了新机遇。 

     2、各地信息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增加了信息智能岛建设的紧迫感

  全国各省市涌现了一批信息化应用的成功典型,广东省制定了2005-2020年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信息化条例》,北京积极推进电子政务,提升了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上海、浙江推行社保卡、市民卡的一卡多用,方便了群众生活;黑龙江着力发展智能化农业、数字农业和精准农业,提高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宁夏创新信息化模式和机制体制,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些典型省市推进信息化的做法,为海南信息智能岛建设提供了发展思路和宝贵经验,增加了海南信息化建设紧迫感,加强了海南信息智能岛建设的后发优势。

  3、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激烈竞争,岛屿经济局限性凸现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呈现逐步分离的趋势。越南、老挝和泰国等已经成为国际信息产业转移的重点,这些国家已经把承接国际信息产业转移作为快速增强国力的重要途径,都制定了相应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并在接纳产业转移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这些竞争势必会对海南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形成挑战。随着国内特税政策的终止、人力成本和环境成本的提高,长三角、珠三角等信息产业制造基地的企业正在谋求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广西、湖南等信息产业次发达地区已做好承接国内信息产业转移的准备,"飞地经济","政府补贴"、"土地补贴"等相关政策已经出台,海南要想承接国内的产业转移,也必须面对国内产业次发达地区的激烈竞争。同时,海南岛屿经济特点,相对封闭、交流不便,企业发展壮大环境相对薄弱,产业链不完整,对大陆的依赖性较强,企业做强做大必须突破现有发展模式,在产业政策制定、市场发展定位、产业链跨区域合作等方面有所创新。

  4、地理环境优越,特区政策优势凸现

  区位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建立中。在这一体系中,海南位处"泛珠三角"与东盟的中间位置,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无论是港澳台资本流入东盟,还是东盟产品流入港澳台市场,海南岛都可以承担起中转作用。环境优势: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素有"东方夏威夷"的美誉,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热带海岛休闲度假旅游基地,是俄罗斯、港澳台及其周边地区最为方便的旅游胜地。南海海域资源优势:南海海域资源非常丰富,南海有700多亿吨的油气资源,海南省所辖海域油气资源储量约200亿吨,有利于港澳台获得巨大的石油化工资源,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可能成为"泛珠三角"及其周边地区战略投资的重点地区之一。交通优势:随着跨海铁路通道的竣工,海南的海陆空运输已与"泛珠三角"地区全面对接。特别是海南岛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第3、4、5航权的地区,不仅可以繁荣区内经济,更可以方便地与世界各国进行商贸交流。政策优势:中央政府对海南的政策倾斜,是促进海南信息智能岛建设的政策保障。海南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方针和大项目支撑"新兴工业省"发展思路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

  5、经济规模小、市场需求弱,政府投资能力明显不足

  海南经济总量偏小,科技创新力量薄弱。企业总体规模较小,大多数处在信息产业的末端,不掌握关键技术,受外界技术和市场制约程度较大。岛内的信息化服务市场需求不足,虽然信息智能岛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属于信息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可利用和共享的信息资源明显匮乏,信息智能岛建设对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体现,政府用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

  如何持续发挥信息产业的无边界的特点,怎样能够弥补岛屿经济的劣势,克服岛屿的封闭性给海南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吸引国内外企业的参与,同时把海南岛内的企业引向世界等方面成为信息智能岛建设面对的新课题。中央要求海南经济特区要着力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深化国有企业、农业农垦、集体林权、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打造面向东南亚地区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基地,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高起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这些方面都对信息智能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建设带动海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社会认识高度不够;信息化对"一省两地"的支撑环境急待加强;信息产业规模弱小,运作大项目、引进大企业经验不足,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薄弱,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缺乏动力;信息化投入明显不足, "重硬轻软"、"重网轻源"、"重建轻用"现象较为严重,投融资渠道和项目运营理念亟待创新;信息智能岛建设保障支撑环境较为薄弱,信息化建设质量缺乏有效监督考核,组织体制与协调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应用总体水平偏低,信息化对传统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改造力度急需加强;信息技术人才严重匮乏,高层次信息化人才储备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上一篇:NetLogic推出创新的XLP8128S多核通信处理器解决方案 下一篇:“科技中国·与姚同行”新闻发布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