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5~16日,“2010海峡两岸(丽水)中药产业经济技术贸易交流会”在浙江丽水隆重召开。本次交流会由丽水市人民政府、中国中药协会、台湾中药商业同业公会全联会联合主办,丽水市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旨在提高中药材种植、加工质量标准,使药材质量有效可控,让海峡两岸人民用药向着“健康、安全、放心” 方向发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北京市惠民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惠鲁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来自台湾的中华中药商业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中华中药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王瑞叁,以及海峡两岸相关企业的150余名代表出席。
会议围绕对台贸易的近期走势及出口展望、有机肥在药材种植中的应用、利用二维条码技术建设中药材溯源管理平台、有机药材的发展等内容进行了交流。
会上,丽水市政府、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及相关企业在规范化药材种植、购销、出口及台湾农业生产有机肥料推广使用等方面签订了若干合作协议;中国药材公司、上海天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台湾汉药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建立中药材质量安全可追溯保障体系战略合作框架意向书》。协议内容更多地侧重于中药材种植的源头管理。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药药品安全重任已开始走向药材生产源头质量管理。
质量安全成为重点
目前,台湾中药市场规模约为250亿元新台币。其中传统中药占7%,浓缩中药占13%,膳食补充剂占33%,保健品占47%。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中药产业界的经贸来往一直不曾间断。以往,大陆中药材是经由香港进入台湾的。”王瑞叁说,中华中药商业公会全国联合会是台湾中药界最大的联合公会,其业务范围覆盖了整个台湾地区的中药材零售和批发市场。
王瑞叁表示,以前台湾从大陆进口的多为野生中药材,几乎不需要检测。但随着岛内保健食品产业对中药材需求量的加大,以及当局对保健食品质量的严格管控,中药材在检测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如今,管控政策越来越严格,以后出口到台湾的中药材都要检测,希望大陆中药材生产能在源头上保证质量安全。参加此次会议,台商收获很大,台湾中药界看到了大陆为中药材质量安全所做的努力,也了解到,与中国中药协会和中国药材公司这样的知名中药协会与公司进行合作,是十分必要且有前景的。
台湾汉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哲男感慨地说,多年以来,我们在大陆采购的药材质量一直不可控,今年企业和中国药材公司进行的贸易合作,由于中国药材公司采用了以二维码标识形式建立的可追溯体系,保证了我们所购买的药材质量有保障、来源可追溯,提升了企业产品用药的安全性和在台湾的竞争力。
据了解,台湾药政管理部门对中药管理较为严格,在中药品质上进行了规范,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及黄曲霉素限量均作了要求。药厂购入的药材在制成中成药前,必须将药材送检,其对农药残留物、重金属残留物和涉及濒危的产品控制极为严格。
惠鲁生表示,为了保证中药材质量安全,政府在强化源头管理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自2003年推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以来,至今已公布了8批60个GAP基地。但由于比GMP起步晚十多年,GAP认证实施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如专业人才、技术力量不够,组织化程度不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积极性不高等。实施GAP,规范种养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GAP认证办法、评定标准等都有待完善和加强。惠鲁生强调,只有规模化才能规范化,希望两岸中药产业界能共同努力,强化源头治理,做到全程追溯,以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基于中药材质量源头管控及全程可追溯的考虑,“2010海峡两岸(丽水)中药产业经济技术贸易交流会”主办方特别安排了两个与之相关的专题讲座。台湾鸿福生态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萧文湧博士说,中草药栽培过程中如果受土壤及灌溉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或因农药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药材本身遭受污染,以这样的中草药治病,病人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因此,推广基于有机农法和优良操作规范的GAP应该是全球中草药种植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业内人士介绍了二维码在中药材溯源管理系统中的原理及应用。他强调,将每件中药材都加贴二维码电子标签,并建立中药材安全数据库,从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环节开始贴码,可实现“从产地到消费者”的全过程的跟踪、追溯。据悉,今年大陆中国药材公司已先后两次向台湾出口大宗中药材使用二维码溯源管理。
“健康、安全、放心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中药产业界满足民众用药需求的共识,大陆企业要在台湾市场有所作为,首先要保证安全。甚至将来中药材要在国际上立足,都离不开溯源体系。只有这样,我们的药材才能让人们放心使用。”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委会理事长王卫权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