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世博会都给举办城市留下了不可多得的财富,那么人类历史上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又给东道主上海,给和上海一样正在高速发展中的城市留下了什么?
一轴四馆留下了,更名后的世博文化中心从世博会闭园后第一天便开始商业运作。城市最佳实践区各具特色的建筑留下了,将会成为上海的又一时尚新地标。蒙特利尔案例馆“环境重塑”的理念留下了,将用在卢湾区南园滨江绿地的规划中……
历届世博会都给举办城市留下了不可多得的财富,那么人类历史上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又给东道主上海,给和上海一样正在高速发展中的城市留下了什么?
“科技明星”闪闪发亮
世博园里的科技明星,耀眼但不遥远,有的将走出园区“转战”其他岗位,有的离未来生活近在咫尺。
【直饮水】世博园里有一个“景点”恐怕是必到的———直饮水台。这也是世博会历史上组织者首次为游客免费提供直饮水。人们在这里喝上的每一口水,背后都蕴含着水处理科技。活性炭吸附小分子有机物,超滤膜物理筛分净化水质,紫外灯管杀菌消毒,世博直饮水设备安全供水十几万吨。世博会后,直饮水设备可能移至园区外具备安装条件的公共场所“服役”。据悉,这一我国自主研发的水处理技术,在世博会上“落地开花”后,也引发了家庭安装直饮水设备的新风潮。
【电子标签】世博会不需人工验票,游客手持世博电子标签门票轻松一刷即可入园参观。这张看似不起眼的世博门票,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技术。百万客流光临时,入园闸机实际通过能力达到每分钟30人。
据统计,世博票务系统累计已发行门票约8200万张,是最大规模的电子标签门票应用案例。世博会后,电子标签票务系统将整体移师明年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新能源汽车】本届世博会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大规模的新能源车运营试验。184天,世博园内运转着千余辆纯电动、超级电容、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载客超过1亿人次,车辆安全平稳运行约600万公里。其中,新能源大客车的平均出行率达97%,车辆完好率99%以上,超过传统大客车的运行质量。据估算,世博新能源汽车共节约传统燃油约1万吨,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约118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84万吨。
世博后,新能源汽车将继续行在路上。其中,25辆超级电容大巴将在上海的26路公交线上示范运营;首台赴港样车正在接受实地测试,有望驶上九龙巴士的公交线;60辆燃料电池观光车就将转赴羊城,服务广州亚运会;6辆燃料电池大巴则移往安亭继续示范运营。
【LED照明】世博园夜晚的“华丽霓裳”,得归功于夜景照明光源采用的LED技术,这是世界上最集中的半导体照明技术示范应用,LED芯片被运用在室内外照明、景观装饰、指示牌、信息显示屏等。外界因此预言,上海世博会很可能开启“LED照明元年”,推动LED照明尽快走入家庭。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沪上生态家,是园区内唯一一个所有照明都采用LED技术的场馆,包括家用LED照明。
【智能电网】上海世博会园区是中国内地第一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地,工程包括了储能系统、智能变电站、配电自动化、故障抢修管理系统、智能用电楼宇与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充放电与入网等9个子工程。在这里,电网将变成聪明的“电管家”,能“指挥”电能调配,应对用电高峰、家用电能告急等各种难题。
【准4G】被誉为准4G、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技术,将试验场设到了世博园里,通过数据卡为专业用户提供服务。未来1-2年内,这一技术的应用就能推广到普通用户。3G手机下载一首几兆的mp3,需要十几二十分钟,到了4G阶段只需几秒钟。4G时代,可视电话不会有断断续续的烦恼,你甚至可以用手机在线收看高清影视节目,满足远程医疗服务的需求。
“管理达人”长效运作
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好比一座小型城市,184天的会期考验了其管理手段的长效性。顺利完成世博保障任务后,这些行之有效的“管理达人”,将真正成为整个上海长效管理机制的一部分。
世博会结束后,世博园的30个生活饮用水在线监测点将重新布局,布点在水厂、宾馆、居民小区等处,配合监督人员的现场抽检,将全市生活应用水水质的源头纳入常态化管理。世博期间,本市还有80个在线空气监测点严密监测着世博周边区域的商场、宾馆、超市等重要场所的空气质量。世博会结束后,80个空气监测点也将重新分布到本市各公共场所展开常规监测。一旦发现甲醛、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指标超标,随即启动应急响应措施迅速处置。
如今上海的写字楼、商场、宾馆等地集中式空调越来越多,空气不洁净容易孳生各类疾病,世博期间,本市集中空调清洗率已由30%提高到80%,世博周边区域则达到了95%,世博后,本市有望将集中式空调清洗纳入政府规章。
世博会期间广受赞誉的信息服务模式。当世博吹响信息服务“集结号”,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移动视频、社会化媒体都被调动起来。海量的世博服务信息都会“搭乘”各种可能的信息载体,“快递”到游客和市民手中,发出来自园区的最“快”声音———参观人数、演出信息、服务信息、排队情况等。184天里,不少游客都是根据公交、地铁上的滚动信息,实时了解入园人数、在园人数、各出入口及场馆排队情况、园内交通等最新动态,及时调整观博路线。
这支信息“快递大军”里,包括了本市12家主要平面媒体、20多个广播电视频率频道、近10家主要网络媒体及商业网站、设在公交地铁楼宇的33000个东方明珠移动电视收视终端、2700个城市文明志愿者站点LED显示屏以及5家主要媒体的手机报等。公众有理由期待,在平日里也能像参观世博会一样,享受到周到、及时、温暖的信息服务。大到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预警,小到食品、药物安全信息……都能通过这张信息网“速递”给公众。
此外,上海已开始逐步推广地铁与公交、公安、武警、消防等联动指挥模式,力求形成世博后的长效机制,以应对轨道交通网络越来越多的“大客流突发”情况。
城市问题专家成为“智库”
经过世博会的洗礼,本市一批专注城市问题研究的学者,他们对于未来上海的发展脉络理解得更为透彻、目光也更为深邃。在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沪上各高校,由世博会锤炼出的城市专家,已经成为后世博都市发展的“智库”。
在复旦大学,世博“智库”团队汇聚的专家、教授不下数十名,他们围绕如何创造城市的软实力、如何深入发挥世博效应、如何借鉴世博成果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在开展各种深入的探讨。文博系教授朱顺龙关注的是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再度利用。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祥荣正专注于将绿色世博更广泛地辐射到上海城市的生态建设中。经济学院副教授吴力波说:“世博会所传递的新能源利用的趋势,已在全球范围内呈现积极的态势。上海要进行政策机制的创新,从扩大需求入手,进一步刺激新能源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早在2006年就专门成立了世博研究院,整合多学科资源,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智力支持。世博院创造性地提出城市生命体思维和“人?城市?地球”等理念框架,最终促成了上海世博会“城市人、城市生命、城市地球、城市足迹、城市未来”这五大主题馆内容与格局的确立。
专家的智慧不仅仅停留在研究报告上,“智库”的更大作用在于更好地服务于后世博时代上海的全面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郑时龄教授说:“前世博和后世博的上海会有很大的变化,这表现在城市发展的理念和建设未来的城市蓝图。上海在规划并实施一系列的发展规划,既考虑后世博园区的发展,也考虑到整个城市的发展。”
华东师大世博研究院院长林拓说:“全国许多城市及上海各区县敏锐意识到世博智慧应用的重要意义,但如何切实有效应用世博智慧却面临不少难题。为此,世博院与上海多个区县积极合作,将世博研究成果融入区县后世博发展,协助浦东、闵行等有关部门完成世博后发展决策咨询研究。”
“世博一代”茁壮成长
“小白菜”、“蓝莓”,是我们熟悉的“世博一代”代表。实际上,在申城的大、中、小学,到处都可以见到世博会给青少年成长留下的影响。
在向明学生眼中,那是一次观察生活的体验,一股改变环境的热情。从今年4月开始,该校青年共产主义学校的近70名同学发起了一场“文明世博行”宣导行动,同学们设计了红、绿、黄三色交通卡套,根据路人遵守交通法规的情况赠送不同颜色卡套。
对格致中学高一女生、市优秀志愿者陈慈钰来说,世博之旅还将继续永不落幕。2005年,当选上海市首届“世博小使者”,从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小小世博志愿者俱乐部”到格致初级中学的“世博宣传快乐营”,陈慈钰感谢世博,让她和先进理念同步。开学不久,她号召了全年级50余名学生组建了一个“乐活族”社团,邀请丹麦奥登赛案例馆馆长来校交流,并筹划着拟定一份倡议书,倡议学校添置分类垃圾箱,私家车上学的同学每月尝试一天“无车日”。
这场名为世博的全球大聚会,也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感受到地球村的魅力。位于云台路上的协和双语学校浦东校区和中国馆咫尺之遥,孩子们说,自己要表现好一点,不能给学校、给上海丢脸。“凭空说国际视野,远不如家门口的世博给孩子们带来的冲击。”校长卢慧文感叹。学校组织了“世博游学营”,孩子们从拘谨到越来越落落大方,快乐自如地享受多元文化的盛宴。
世博同样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变化。上海实验学校校长徐红说,世博虽然落幕了,但世博教育却可以延伸到未来。本学期该校开设了不少“后世博”课程,其中包括“科技与世博”、“从世博看礼仪文化”等。世博礼仪课程将礼仪宽泛化,侧重培养学生素养,而科技与世博课程,则依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科目比如生物、物理类等,采用学生团队研究的方式,将世博中出现的科技融入学生的小实验、小发明中。
不少学校还推出了“世博系列”拓展课程,引导学生去感悟世博中的先进科学理念。如,延安中学围绕世博会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开设了城市案例研究课程。(新民晚报世博报道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