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作者:RFID世界网 收编
时间:2010-12-23 10:22:42
“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深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速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重要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对“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深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速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重要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对“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一、深刻认识形势新变化,全面把握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十一五”时期发展迎难而上迈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及早应对、果断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连续实现五个“千亿元”大跨越,迈上9000亿元新台阶,出口总额连续17年保持全国第一,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二是社会建设和管理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三是城市建设水平得到新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城市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两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四是改革开放和区域合作实现新突破。
积极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请示、前海合作区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市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公务员分类改革等顺利推进。
(二)“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形势面临深刻变化。一是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后继事态仍处在复杂的发展变化之中,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世界经济走势充满不确定性,考验我们把握发展机遇与应对复杂挑战的能力。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规则将强化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部条件,低碳发展既是深圳一大挑战,也是抢占未来发展新制高点的巨大机遇。三是新一轮高技术革命对未来发展带来新机遇新挑战,新能源、生物、网络信息等领域正孕育重大突破,深圳必须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在若干关键领域实现重点超越。四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对深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地区间的均衡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的作用,要求我们率先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并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十二五”时期是深圳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起点上,党中央赋予深圳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并一如既往地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近年来,我市经济运行总体环境不断优化,经济转型起步较早,自主创新成效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一步,低碳技术迅速推广,初步具备进一步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优势条件。但是,在“十二五”期间,深圳将面临多种发展矛盾交织,两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源头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人才等创新要素聚集不足,要素成本增长较快,外贸增长方式亟需转变。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土地空间和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承载力下降,城市一体化发展任务繁重,城市建设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与发展需求还有差距,原经济特区内外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劳动关系不够和谐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治安有待改善。四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以“想干、敢干、快干”的精神,坚持特、追求好、突出新、敢争先、立足干,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科学发展新特区
“十二五”时期是深圳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自主创新的提升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期、社会发展的加速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必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五个继续、五个努力”的重要指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全面建设科学发展、和谐幸福的新特区。
(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发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创新发展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和谐发展建设民生幸福城市,以协调发展加快经济特区一体化进程,以低碳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综合配套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更加奋发有为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确立科学发展的主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创新驱动、和谐低碳、优质增长,推动深圳经济社会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力争科学发展观在深圳率先落实、率先体现、率先见效。
必须牢牢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使命意识和大局意识,带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打好这场硬仗,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
要始终坚持“四个先行先试”,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围绕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全国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体制创新先行先试;对国家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的重要事项先行先试,率先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正确处理好“四个重要关系”:正确处理改革、转型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在转型中谋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改革和加快转型;正确处理发展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继续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追求发展的综合效益,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正确处理前海开发开放、特区一体化、深港合作和深莞惠一体化之间的关系,加强高端引领和区域合作,提升城市发展的协调和辐射能力。
要努力实现深圳经济的“五个重要转变”: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从“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转变、从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优先型转变、从一般要素的比较优势向创新要素的动态优势转变、从粗放发展模式向低碳集约模式转变。努力追求智慧、和谐和低碳的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突出结构调整,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优化需求结构,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调整供给结构,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构建以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突出自主创新,坚持把创新资源集聚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深入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新时期特区创新文化,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三是突出人才战略,坚持把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广聚优质人才资源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打造载体、强化服务为重点,营造公平公正、宽松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将深圳打造成人力资源强市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地。
四是突出和谐共享,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和民生福利水平。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促进包容性增长,努力建设民生幸福城市。
五是突出协调发展,坚持把推进特区一体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和战略举措。以政策法规、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以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城市社会管理标准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原经济特区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调整优化城市总体战略布局,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高水平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高标准优化城市功能。
六是突出可持续发展,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重视新时期人口战略研究,力求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倡导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探索低碳发展的“深圳模式”。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加快绿道网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率先建成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城市。
(五)“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科学制定“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将人均可支配收入、科技进步贡献率等作为重要的预期性指标;将登记失业率、城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等作为重要的约束指标。力争到2015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GDP超过1.5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万元,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地位,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民生幸福城市、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三、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
(六)积极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形成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新格局。着力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切实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增加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投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住房供应结构,规范教育和医药收费,提高居民消费预期。积极拓展国内市场,进一步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政策,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规划改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继续保持投资合理稳定增长,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优化投资结构,增强发展后劲。
(七)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把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专业服务、会展旅游和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全国性要素市场和大型专业市场,建设全国金融中心和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大力引进国内外企业集团总部和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营运中心,全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基地。立足高端,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优化服务外包结构,加快建设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和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八)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竞争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的产业能级跃升,推动加工制造向品牌研发转型,不断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打造世界高技术产业基地。突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关键技术,打造高端产业,建设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以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为主的装备制造、航天航空、汽车等产业。支持企业开展跨国界跨区域跨行业并购重组,提升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九)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握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着力推进落实互联网、新能源、生物等产业规划,加快制定文化创意、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规划。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和云计算,率先建设“无线城市”,着力打造“智慧深圳”。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力争在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领域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和基因工程、干细胞、生物医疗等生物产业,建设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全球重要生物产业基地。提升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特种材料发展水平,重点发展复合、纳米、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产业。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海洋油气、运输、远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
(十)着力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坚持品牌化国际化集约化导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走技术创新之路,增强自主研发和创意设计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传统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导权。重点改造提升名牌高档服装、钟表、家具、黄金珠宝等优势传统产业,支持企业走国际化道路、创国际化品牌。
四、聚集优质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十一)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发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国家创新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创新能力,聚集更多国家级科研机构。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国家重大自主创新计划、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组织实施科技登峰计划,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集中优势资源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技术攻关。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领域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
(十二)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在自主创新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企业家的核心地位,引导各类高端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发挥政府在自主创新中的积极作用,打造一批前沿技术、重大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完善检测试验、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支持企业与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加强“深港创新圈”建设,联手打造世界级的创新中心;鼓励跨国公司来深设立研发中心,支持企业建立境外研发机构,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全面实施专利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知识产权强市。积极弘扬多元创新文化,努力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自主创新环境。
(十三)广聚创新人才资源。全面推进“孔雀计划”,大力引进、培养、储备各类高端创新型人才,大量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造就一大批领军人才和中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加快人才载体建设,积极发展博士后流动站、留学生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基地,构筑创新创业平台。创新人才工作体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打造人力资源强市。
(十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大幅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巩固提高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支持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和大学城创新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发展具有国内一流和国际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境外大学来深办学的新体制新模式,构建特区新型高等教育体系。
五、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勇当科学发展的先锋城市
(十五)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积极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革,推动集体合作经济转型发展。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完善中小企业服务支撑体系,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中面临的融资、用地、技术和人才等突出问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减少社会投资项目核准事项,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按照国际惯例改革商事登记制度,进一步放松管制,优化创业投资环境。
(十六)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深化大部门制改革,加快启动区级政府机构改革,合理划分事权,调动市、区两级政府部门的积极性。积极发展新型功能区,创新基层管理体制,优化行政层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绩效管理,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完善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改革,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动力和活力。
(十七)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地方税体系,积极争取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争取国家服务业税制改革在深圳先行先试。加快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争取更多国家层面的金融体制改革试点,推进深港金融合作,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引导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大力推进科技银行、民营中小银行试点工作。
(十八)探索建立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管理模式。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推动存量土地的循环集约利用。创新土地整备机制,完善补偿安置政策,推进重点地区土地整备。改革原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理顺产权关系,健全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加快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盘活土地存量。积极构建经营管理平台,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资源、资产、资本综合管理模式。
(十九)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和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努力扭转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居住证制度和积分入户制度,不断扩大户籍人口比重,继续扩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覆盖率,创造条件让来深建设者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创新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实施产业、人口、城市空间三方联动调控,优化人口结构,合理控制人口总量。
(二十)探索建立低碳环保的体制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制定产业结构低碳化、城市空间低碳化、生活方式低碳化和政府管理低碳化政策措施,发展碳交易市场。完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及绿色生产、生态补偿等激励机制。探索符合国际惯例、适合深圳实际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二十一)以前海开发开放推进深港合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加强统筹规划,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总部经济,促进现代服务业的积聚发展,增强资源配置和集约利用能力,把前海建设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重要基地和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引领带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开放式发展。创造有利于前海发展的法规环境,努力把前海地区打造成深港合作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结构调整引领区。进一步深化深港在基础设施、旅游、教育、文化、卫生、口岸、治安和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环境保护、边界地区开发等领域的紧密合作,加快形成“深港一小时生活圈”。支持香港进一步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功能,与香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在与香港共建全球性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二十二)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转型、促发展。构建创新驱动型外贸增长方式,稳步提高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比重,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加快推动由出口大市向出口强市转变。提高直接利用外资水平,把握国际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和渠道,着力引进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项目。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培育一批本土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培育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队”,努力打造跨国企业总部基地,加快推动由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转变。发挥深圳地缘优势,加强与东盟经济合作。
六、顺应人民新期待,努力建设民生幸福城市
(二十三)加快推进卫生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原经济特区外地区和社区倾斜。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原则,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各类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高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水平。全力办好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大运会为契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和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全面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二十四)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调处机制,建立劳资平等协商机制。完善劳务工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强化新生代劳务工职业培训,优化来深建设者工作、生活和发展环境。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形成企业和职工协商共议、利益共享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十五)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创新住房保障体制机制,全面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建设力度,建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培育发展分工合理的慈善组织体系。加强社会养老事业发展规划建设,加强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临时救济为补充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
(二十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和纠纷。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积极发展社会组织,规范社会组织运作,创新财政扶持社会组织的方式,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增强公民意识,推行公共治理。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完善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信访制度,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二十七)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以社区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社工制度,完善社区服务机制、社区沟通机制和社区安全维稳机制。创新和完善政府依法指导、社区依法自治、社会积极参与的社区管理体制。实行居委会直选,积极推进社区居民自治。推广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健全领导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等联系社区制度。探索完善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社区业主委员会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十八)全力打造平安深圳。树立严管理念,全面构建动态化信息化全时空全覆盖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探索统一、精准、高效的网格化基层管理模式。持续加大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集中整治,推动社会治安实现明显好转。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灾害预防体系,健全应急工作网络,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监督和治理力度,提高市民饮食用药监管水平和安全水平。
七、推进经济特区一体化,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二十九)高标准推进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制定经济特区一体化实施计划,加快实现经济特区法规政策、规划布局、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等“六个一体化”。创新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兴区域建设力度,优先布局重大项目,加大教育、卫生、交通、文体、治安等公共服务的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社会管理标准,力争原经济特区外地区在城市建设、产业结构、市容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得到根本改观,实现大特区的跨越式发展。
(三十)优化城市总体战略布局。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统筹和综合调控作用,以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支撑,实现各类规划的协调衔接以及重大项目的合理布局。合理划定全市功能分区,推进重点功能区、片区发展建设规划,实现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区域整合,形成各区域分工合作、差异竞争、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十一)加快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大力推进轨道交通、高快速路、机场、港口、火车站、口岸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积极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加快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打造国际水准的公交都市。加快完善电力、水资源、能源、防灾等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服务保障能力。积极推进深中通道规划建设,完善辐射全国的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功能。
(三十二)进一步加大城市更新力度。积极推进城市更新,结合土地整备和地下空间开发,大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更新配套政策法规,编制城市更新总体规划。加大投入,提高标准,统筹推进旧工业区、旧住宅区、旧商业区更新升级,加快重点区域、轨道交通沿线“城中村”全面改造。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优化城市功能配置,提升城市空间质量,向城市二次开发要环境、要资源、要效益。
(三十三)高水平规划建设新型功能区。大力推进新型功能区布局,统筹推动各区及功能区高水平开发、组团式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推进光明新区、坪山新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新型功能区开发建设,促进区域整体性开发。严格保护生态功能区,形成结构合理、梯度有序、各具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区发展格局。
(三十四)继续推进与全省和全国各地的开放合作。加快推进深莞惠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衔接,共同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与粤东西北及周边省份合作,形成更大范围的经济合作体。高质量完成对口支援新疆、西藏等工作任务,做好省内对口帮扶工作。继续推进深圳与澳门多领域的合作。抓住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的机遇,加强与台湾经贸合作。
(三十五)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坚持高层次、高品位、有特色,打造国际城市品牌,提升深圳经济特区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积极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经济运行规则和机制,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商务环境,增强国际高端要素资源的集聚配置能力。依托“高交会”、“文博会”、“大运会”,强化多元文化色彩,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快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
八、提升经济特区文化创造力和影响力,努力建设文化强市
(三十六)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壮大义工队伍,不断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新载体。深化“深圳精神”的宣传教育,提升经济特区精神财富的创造力和影响力。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培育发展以开放、包容、多元、创新主要内涵的特区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常规精神护理和危机心理辅导。有效抵御各种不良思想文化侵蚀,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十七)繁荣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要求,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街道、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形成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和市民文化艺术教育普及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图书之城、钢琴之城,推出更多的文化精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社会科学研究,扶持学术文化,做好历史文化遗产和改革开放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
(三十八)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使文化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探索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着力打造“设计之都”、“时尚之都”。进一步扩大“文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努力创新文化业态,培育和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和文化产品。
(三十九)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筹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推进市属国有文化集团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九、坚持低碳发展战略,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
(四十)加快国家低碳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开发低碳技术,制订低碳标准,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实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计划,着力推进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进一步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四十一)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制定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推进河流综合整治,保护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推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着力提高水环境质量。建立健全大气复合型污染监测和防治体系,加大汽车尾气及其它废气污染治理力度,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生态环境指标考核机制和环保执法标准,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四十二)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打造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体系,严格管理基本生态控制线,修复和保育自然生态环境,切实保护森林植被、水源和生态湿地,提高生物多样性。加大城市绿化工作力度,推进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市政公园、社区公园的建设,打造“公园之城”。加快建设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惠及民生的绿道网络体系。
(四十三)打造滨海特色的宜居城市。针对东西部的山海资源,制定生态保护建设的长远规划,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开发建设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区。突出滨海城市的风格特色,强化对滨海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控制管理,开展深圳湾区、东部滨海、西部休闲岸线等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集中打造一批建筑精品和城市亮点工程。提高城市管理数字化网络化精细化水平,着力推进城市环境监测管理、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空间信息等领域的数字化,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努力营造国际一流的宜居环境。
十、加强党的领导,为实施“十二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四十四)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规划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加强对发展规划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打造一支特别有理想、有闯劲、能干事、守纪律的党员干部队伍,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继承特区老一辈“拓荒牛”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特区精神,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认真研究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水平。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在加大惩治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预防和制度建设,发展廉政文化,倡导廉洁自律,全力打造清正廉洁的执政环境、从政环境、社会环境,努力建设让人尊敬、令人向往的廉洁城市。
(四十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作用。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港澳台工作。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用好用足特区立法权,维护法制权威,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加强普法教育,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
(四十六)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坚持市委、市政府对“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统一领导,以建立规划实施政策体系为重点,以加强规划实施管理为手段,进一步细化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做好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推进。强化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提高社会参与度。各级各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措施,切实抓好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要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的考核范围,严格考核标准,落实责任追究。
未来五年,是深圳在过去30年发展基础上,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再造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