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物联网正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邬贺铨院士说,物联网也能够促进低碳经济。
应杭州市科协邀请,中国工程院的两位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和邬贺铨院士,昨日来杭州参加“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专家评审会,趁着上午有空,西湖也不游了,抽空给记者和杭州的科技工作者讲了讲低碳这回事。
作为顾问团成员,杜祥琬院士参加了去年底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峰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捆绑”与“反捆绑”之战,历历在目。
“哥本哈根是逗号,中国练好内功是根本。”杜院士说,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低碳生活并不难,关键在于节能。
“我们每年的照明用电大概是3000亿度,用节能灯泡就可以省1000亿度电。”杜院士说,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量大约是800亿度,而仅仅是换个灯泡,省下的电就相当于造了一座新的三峡电站。
对于城市化进程中,成片拔地而起的新高楼大厦,杜院士认为,采用节能设施是控制能耗的关键点。杜院士说,100年前建的清华学堂,每年的单位能耗是34度电;而如今一所大学的办公楼,每年的单位能耗是364度电,增加了10倍以上。“所以,越是现代化的建筑,越要采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建筑节能的潜力非常巨大。”
杜院士说,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个人浪费多增加一点,消耗就大幅升上去了;“所以,我们应该倡导适度的物质消费和丰富的精神追求,抵制奢华的不良风气,把人均轿车数、人均排量、单位面积建筑能耗等控制在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如今,物联网正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邬贺铨院士说,物联网也能够促进低碳经济。
“智能电网就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邬院士透露,国家电网已经建立国家电网信息中心,正在研究应用物联网技术改造电网,通过在电线上安装传感器等措施,避免冰冻、雪灾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电网瘫痪。而智能电网最重要的功能,是节约能耗,提高电网利用率。
邬院士提出,以太阳能为例,如果一些西部地区的农民家里安装太阳能电器,在供应家庭用电的同时,将剩余的电能通过电网输出到其他地区,就能够“把农民家变成发电站”,不仅节约能耗,还能够促进西部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