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志强
在日前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上,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志强表示,目前市场上对“物联网”概念热炒过度,紫光奉行“早走半步”的战略,走“大科技”战略平稳发展。不过,有业界人士认为,紫光事实上正在以IPV6路由器透支“物联网”概念。
李志强说:“紫光不应该炒这种概念,而是要一个一个项目去做。”他认为,最早的一批企业因为早走了两步,后来死掉了。紫光奉行“早走半步”:先不停地去试,随着市场爆发,再大规模地去做。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李志强虽然说不应该炒这种概念,但紫光所谓“大科技”战略,其实也正是在透支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概念似近实远 市场炒作严重
信息产业走到今天,已经有无数的概念被人们炒作过,这种炒作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乐观的前景,但也常常误导了许多人,人们不惜代价地跟风,结果是损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还浪费了许多时间。
起源于传感网的“物联网”也是如此。政府相关部门对“物联网”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但有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看似离开我们非常近,但是也非常远,因为还有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如许多特殊传感器还没有诞生,或者还没有在中国诞生,这些传感器是需要动能的,谁提供这个动能?这些传感器能够发射信息到多远?这些都是需要去研究和探讨的。所以,认识“物联网”虽然是必要的,但不能故意去炒作它,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这个新的课题。
李志强也表示,“物联网的发展刚开始障碍会很多,就像互联网发展过程一样”。
尽管如此,“物联网”这个概念正在被炒作,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反复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他还表示将会邀请台湾生产 RFID、传感器和条形码的厂商和中国移动合作。这就引发了一批跟随者试图进入这个领域。甚至蓝色巨人IBM的“智慧地球”战略,也是与物联网扯上关系。
大科技战略掘金IPv6 紫光透支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概念的炒作,也为IPv6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工信部有关官员此前曾表示,物联网的发展与IPv6紧密联系,因为每个物联网连接的对象都需要IP地址作为识别码,而目前IPv4的地址已经不够用。于是,跟风炒作的企业,似乎认为IPv6就是物联网。
作为中国IPV6路由器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的上市公司,紫光股份被认为是IPv6第一股。它在IPv6网络协议和IP组播技术研发上,处于国内领先位置。
不过,对于紫光股份的物联网战略和IPv6,李志强表示,紫光股份走的是“大科技”战略,没有突出IPV6。路由器是互联网的重要基础,今后肯定会发展,但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紫光的战略从未调整过,是以信息产业为主业,以清华大学作为研究院和后台,同时进行市场应用,定位自身为平台公司,创造更多的创新和创业机会,发展一直比较平稳。
2006年,紫光明确的“大科技战略”,坚持高科技方向不动摇。我国第一台基于IPv6的核心路由器,正是由紫光股份投资的网络设备供应商清华紫光比威网络,联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共同研制出来的。对于“物联网”,紫光股份也不肯落后,但为与“早走两步”的企业区分,李志强自诩“早走半步”,没有突出 IPv6。但是,市场和证券机构已经对紫光和IPv6的关系做出了准确的反映。
事实上,依托清华大学的人才和科技资源,紫光股份发展相关行业的技术和产品有先天优势,但是要把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物联网”正在热炒。
从长远看,IPv6有利于互联网的持续和长久发展。但是,IPv6并非一劳永逸,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IPv6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进步,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需要时间和成本来不断完善。
“间歇性铁公鸡” 拷问紫光资金实力
清华大学科研力量非常深厚,有许多科研项目,但科研项目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对于资金问题,李志强表示,紫光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资金实力比较雄厚,同时,公司负债率在非常合理的范围内,要上项目的话,资金不成问题。
不过,与李志强话语成对比的是,紫光股分虽然并非坚持年年不分红的“铁公鸡”,但还是被部分业界人士称为“间歇性铁公鸡”。根据相关机构统计,紫光上市以来对股东一直比较抠门,吝于分红。据了解,紫光股份自1999年上市以来,基本上是隔两年分一次红,而且股利微薄。最新情况表明,紫光股分2009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含税)。
此前,2000年紫光股份股价曾飙高到106.57元的时候,10派2.4(税后),之后两年没有分过红; 2003年紫光股份10派0.8(税后),2004年10派0.63(税后),之后两年又没有分红。2007年10派0.54(税后)后,2008年又宣告不分红。
对于2008年的不分红,紫光股份在公告中讲述,是因为公司大科技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开展的项目和业务需要资金量比较大,目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又比较低,为此董事会决定 2008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
中央财经大学一位长期研究紫光股份的教授认为,这么多年一直靠清华的牌子吃饭,股价也主要靠创投概念支持,但其创投收益多少恐怕只有紫光高层自己知道。而对于科研项目的资金储备,外人也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