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管制机构加紧动作,另一方面是市场走向更趋明朗,一时间,业界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热情高涨,种种猜测纷纷出炉,市场规模高达1万亿元的第三方支付“发牌”进入了倒计时。
一方面是管制机构加紧动作,另一方面是市场走向更趋明朗,一时间,业界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热情高涨,种种猜测纷纷出炉,市场规模高达1万亿元的第三方支付“发牌”进入了倒计时。
然而在首批入围候选名单的17家企业中,此前高调入股浦发银行的中国移动旗下联动优势爆冷落选,成为业界普遍认为的最大意外。对此多名专家指出,在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尚未确定、运营商未能申请到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况下,手机支付对于运营商来说仍只是“局外游戏”。
运营商爆冷出局
第三方支付“不带你玩”
去年12月底,共有17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候选名单被首批公布,根据规定,申报企业在央行公示后20天内将会出结果。业界预计,首批获得牌照的企业名单最快有望在1月中下旬公布。
据透露,牌照的类别是依据管理办法中对支付企业的大致划分,一是依托大型B2C、C2C网站的网关支付,如支付宝;二是通过销售点(POS)终端的线下支付;三是储值卡等预付卡服务。支付行业人士认为,“国字号”在获取牌照上将占据先机。17席“先遣队员”中有4家银联系支付企业,分别为北京银联、上海银联、广州银联及数字王府井。而首批有望获得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中国字号的银联系企业极有可能率先冲线,其他名额将由快钱、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及资和信等几家规模较大的公司瓜分。
记者在搜集17家企业的申请公告后发现,候选企业拟申请的支付业务类型主要为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及预付卡业务,其中,大部分企业选择了互联网支付业务和银行卡收单两大业务类型,还有一些企业同时申请了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业务。根据央行的明文规定,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也属于互联网支付业务,对于手机支付的前景,此次入围的企业也同样看好。前支付宝总裁邵晓峰预计,在未来的3到5年内,手机支付将占第三方支付领域的30%~40%。早在2010年9月,银联就已经推出了一种“贴膜”业务,不仅可以贴在SIM卡上,也可以贴在SD卡上,用于数码相机、PDA和多媒体播放器上。这些支付卡是银联独立建立起的一套近场支付系统,不需要通过运营商去发卡,也不需要运营商管理,这项业务已在上海等城市试点。此次入围的17家企业之一的钱袋网,日前也推出了“SIM卡+贴片”的远程支付形式。这种方式也绕开了运营商,在SIM卡中直接放置一张贴片,与银行卡绑定,即可以在手机上进行缴费、转账汇款、话费充值等各种支付业务的操作。支付宝、财付通等也已经纷纷发布进入手机支付领域的规划。此次运营商未能入围17家候选名单更是敲响警钟:运营商在手机支付领域被边缘化的危机正逐步增大。
手机支付尚在孕育
运营商也很“给力”
手机支付虽然标准未定,电信运营商也没有获得从事支付业务的资格,但是他们在手机支付上却频频出手。截至2010年11月,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月使用用户超过270万。
2010年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丝毫不掩饰其意图,即希望通过与浦发银行的合作进军手机支付。但是目前,手机支付对电信运营商而言,是一项处于培育期的业务,主要是用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强用户黏性。据了解,中国移动目前的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方式主要是在部分省份推出手机支付缴话费的优惠活动,例如在湖南,移动用户通过手机支付账户为本机缴话费单笔每满100元便可获赠15元话费,满200元送30元,每月最高赠送60元。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中国联通手机支付业务在北京正式商用,无疑显示了电信运营商继续发力手机支付市场的决心。北京联通各营业厅也陆续开始办理支付业务。办理成功后,用户可通过预先充值的方式乘坐公交、地铁以及在合作商户中刷手机消费。据悉,这次商用主要选择了在SIM卡上加装金属天线的支付方式。专家指出,央行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不仅帮助第三方支付企业走出“灰色地带”,还给电信运营商指明了出路。如果电信运营商能够获得第三方支付的牌照,其从事手机支付业务就有了政策保障,中国移动就不会在与银联的争夺战中如此被动。
2010年9月1日,各大运营商开始实施手机实名制。依靠手机实名制,用户的个人信息将和公安局身份系统连接,这就为运营商开展手机支付提供了有力保障。运营商通过手机实名制可以建立起个人移动信用系统,从而与银行合作,根据信用等级提供不同的支付额度,甚至可以与信用卡一样进行不同额度的透支服务,这样手机就真正成为3G时代的掌上移动银行了。有关专家指出,推行手机实名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全民手机支付铺路。
运营商已经很努力,但是市场前景仍不清晰,移动支付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市场竞争格局日趋复杂,而本身并无金融业务牌照的运营商发展手机支付业务面临着很多约束条件。一边是银联与电信运营商的标准之争,另一边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移动支付领域的不断扩张,目前很多的大型支付平台和网站纷纷开发了移动化支付方式。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专家王立建表示,近期手机支付的标准肯定无法出来,最终会选择哪个标准、何时出炉,现在看来都是未知数。工信部通信发展司有关人士认为,目前移动支付产业最主要的还是移动支付的标准问题,如果标准不统一,产业链就难以成规模、成本就降不下来,资源就难谈共享,移动支付业务也就发展不好。
易观国际分析指出,标准的背后隐藏的是利益之争,在手机近距支付产业上分散了发展资源,形成了一定的障碍。一个标准成为国标或者行标的同时,意味着另一个标准相关厂商会产生一定的洗牌,因此标准应该不会很快出台,而且标准也有可能不会是一个。记者从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琪处得知,虽然手机支付标准尚未统一,但是三大运营商和银联已经做出了让步,达成了基本共识,有了很大进步。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运营商应该找准在手机支付领域的定位,以小额支付为引爆点,培育用户的手机支付使用习惯,进而打造自有手机支付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