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后,我们看到,物联网热情明显开始退却,回归理性思考,进入实干阶段,其中,关键技术牵头产业发展。
过去一年,物联网概念热炒,各级政府、众多企业热情高涨,纷纷把目光投到物联网,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采取了一系列行动。然真正"吃"到这个万亿级产业的巨大"蛋糕"企业并不多,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初期市场需求不足,条块分割、标准不一,关键技术难以突破,起哄多、干实事少,物联网发展实质性进展缓慢,甚至有人戏称物联网"云里雾里",是一朵飘在天上的"浮云"。
"十二五"开局后,我们看到,物联网热情明显开始退却,回归理性思考,进入实干阶段,其中,关键技术牵头产业发展。
据悉,目前中国80%以上的传感器芯片都是国外的。在核心技术方面,我们与国外是有不少差距。关键技术成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高端芯片技术的掌控,国内企业制造的传感器成本也无法降低,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而国外的产品则涉及知识产权、专利、关税等,成本也不少。
造成这个原因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很多专家认为,我国不仅物联网相关人才缺乏,在产业链的布局上也不尽合理,国家在创新体制和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还远远不够。因此,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发展步履维艰。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物联网不再停留在概念的争吵上和一哄而上,开始将目光投到实质层面,从基础层面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1月2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第一会议室主持召开科教文卫体界代表座谈会,针对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魏少军反映的近几年集成电路、芯片的进口大量增加,基础工业存在缺陷问题时,总理表态:"'十二五'我们一定要在芯片等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
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而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即新"18号"文)明确指出将从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等七大方面对产业进行政策扶持,鼓励产业发展。
芯片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从上面这两个与社会经济关系重大的会议可见,我国政府一再表态,立场鲜明,并逐步着手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视关键技术对产业的影响,在政策上予以倾斜。从2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2011高等学校新增的140个专业中就有30余项是物联网相关专业我们看出,国家在物联网人才培养上开始进行部署。
随着各地两会开展,许多地方政府十分重视物联网关键技术,纷纷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地方"十二五"规划,建立一系列示范工程。比如武汉两会提出重视物联网关键技术,合理布局产业链。
"十二五"时期,物联网技术牵头产业发展,物联网人才培养受到重视,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产业发展引导和布局,尤其注重关键技术上的研发突破。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产业配套和政策支持物联网发展,物联网将不再是"浮云",其发展将日趋合理,产业"蛋糕"也必将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