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5年来的复合增长率超过37%。这些数字意味着,中兴正以强劲的势头完成他的“卓越企业”战略。
中兴通讯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5年来的复合增长率超过37%。这些数字意味着,中兴正以强劲的势头完成他的“卓越企业”战略。
3月18日,中兴通讯公布了2010年财报。财报显示,中兴通讯2010年全年营业收入约人民币702.64亿元,约合106.09亿美元,按美元计同比增加21%。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2.50亿元,较2009年增加32.22%。
这是中兴通讯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在中兴通讯之前,只有爱立信、华为、阿尔卡特朗讯和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四家通信设备厂商跨过了这一门槛。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兴通讯5年来的复合增长率超过37%,居5家厂商之首。这也意味着,中兴正以强劲的势头完成他的“卓越企业”战略。
而中兴通讯从一家来料加工企业蜕变成今天卓越企业的26年历程,也成为中国通信产业崛起的最好证明。
全球化:收获发达国家市场
国际市场的强劲增长,是中兴通讯2010年财报的最大亮点。其海外营业收入达到创纪录的380.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7.45%,占整体营业收入比重超过一半,达到54.18%。其中欧美地区收入同比增长50%,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提升至21%,首次成为中兴通讯海外收入比重最大区域。
2010年初,印度的禁售风波和欧盟数据卡反倾销调查曾一度让人担心:在曾经占比较大的印度市场受挫,是否会使中兴通讯遭受沉重打击?但从此次财报看来,事情正好相反。
经过多年布局发达国家市场,今天的中兴通讯已经彻底摆脱了海外收入依靠“亚非拉”的局面。2009年,中兴通讯成立了主攻欧美市场的营销事业部,并在比利时、德国和东欧各发达国家与中国香港地区赢得了重大订单,同时,中兴通讯还进入了KPN、Telenor、TeliaSonera、OTE、Telefonica等多家主流运营商的采购短名单,标志着其实力已经被主流运营商认同。
这些变化与2010年上任的史立荣息息相关。史立荣自1997年主管中兴销售事务后就少有失手,侯为贵对他的评价是“能够很好地贯彻‘以市场驱动研发’的战略。”
事实也的确如此,史立荣上任第一年就盘活了中兴的海外市场,攻克了FT、AM、MTN、Softbank等一流电信运营商,在欧洲本土市场为KPN、Telenor、Telefonica、Optimus、H3C等实现了出色的规模商用。同时,中兴通讯还帮助CELL-C、Telesonera、CSL等运营商创造了最佳的网络运营指标,为和黄、KPN等创造了利润增长。
目前,中兴通讯产品已经进入了包括所有发达国家在内的160多个国家,与全球TOP100中的大部分实现了全面合作。此外,中兴通讯的LTE商用合同也达到了15个。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史立荣曾表示,中兴的策略是聚焦于大国和一流运营商,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运营商,则会更加谨慎。可以预见,史立荣时代的中兴海外策略将更加成熟和稳健。
格局:均衡发展
随着国内3G建设日趋完善,2010年国内通信市场投资也进入低谷。统计显示,与2009年相比,2010年运营商网络投资规模至少缩减了200亿元人民币,而其中无线网络投资主要从3G转向了LTE、WLAN等领域,以及对原有网络的升级和优化维护上。
在缺少投资拉动的情况下,中兴通讯国内市场依然实现了5.9%的增长,营业收入达321.98亿元人民币。中兴通讯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目前中兴通讯CDMA出货量连续5年保持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3.2%。Frost&Sullivan中国区首席顾问王煜全认为,全球4G商用步伐的放缓为中兴等厂商带来了更大的机会,“在3G市场,中兴等国内厂商的成本、服务等优势非常明显,这使得其在存量市场的占有率还将进一步扩大。”
而针对未来的4G市场,中兴通讯也正在加紧赶上。截止到2010年11月,中兴通讯在ETSIIPR(知识产权)数据库中以235件LTE标准基本专利和7%的基本专利占比跻身设备厂商前五,证明了其在LTE研发上的强大实力。“在即将开始全球性部署的LTE领域,中兴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基本保持了同步,这对其未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十分有利。”王煜全评价说。
作为产品线最长的综合性通信设备商,中兴通讯的有线产品也具有相当强的实力,特别是在xPON、PTN等目前的热点市场,中兴通讯均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EPON集采中,中兴通讯均获得了最大份额,而在国内逐渐增长的GPON市场上,中兴通讯的增速也是第一。随着国内三网融合和LTE部署的加速,可以预计,光通信市场将很快迎来雪崩,已经在该领域深耕多年的中兴通讯势必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终端:坚持定制路线
如果说主设备市场的良好表现是中兴通讯稳步前进的根基的话,那么在终端市场的异军突起则成就了其快速增长的奇迹。
2010年,中兴通讯终端销量9000万部,发货金额增长了40%,特别在欧美等高端市场增长率超过100%。市场研究公司IDC报告称,2010年中兴终端在全球市场份额为3.7%,排在第四位,其在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集采招标中份额突破25%,在2010年一次最大规模终端集采中斩获80%。中兴通讯已经成为销量最大的中国手机制造商。
2010年,全球前三大手机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均出现了下滑。诺基亚的市场份额跌至30.8%,三星的市场份额略微下降至20.1%,LG下降到了7.6%。这无疑为中兴通讯突破终端市场带来机会。
通过坚持走运营商定制路线,中兴通讯在终端市场迎来了大丰收。“事实证明,很多国外通信巨头将终端与主设备剥离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王煜全对《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现在的趋势是运营商在采购时都希望主设备可以和终端搭配,而这也是中兴这样的厂商在终端市场崛起的原因。”事实上,在3G时代,终端与运营商的业务捆绑越来越紧密,通过运营商销售终端已经成为主流。
在欧洲市场,中兴通讯通过运营商定制的产品Blade、Racer、Light等都卖到了脱销。
挑战:政企网变阵
此份财报中另一个耀眼的数字——50%,则来自2010年政府和企业网市场实现的增长。其实这已经是中兴通讯涉足政企网市场以来连续第四年实现50%以上的增长。
全球电信用户发展速度放缓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政府、能源、交通、教育、税务、金融等社会信息化及大企业客户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方向,政企网将成为全球信息化的主战场。
正是看到这一市场需求,很多传统的通信设备商也开始在政企市场开拓疆土。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兴通讯依然把政企网列为2011年发展的重要战略市场,并调整内部结构,实现资源倾斜:将企业网部门更名为“政企网”,并新设了政企网产品线,专门为政企客户提供定制的解决方案和服务。“2011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100%的增长。”刚刚履新不久的政企网掌门人、中兴通讯副总裁弓月中告诉《通信产业报》(网)记者,“分析中兴现在的实力,我认为这一目标并不难实现。”
弓月中的信心来自中兴通讯强大的差异化竞争能力和齐全的产品线后盾。“我们已经看到,国内厂商占据了目前70%的运营商市场。国内厂商在贴近用户、理解用户需求上都具有一定优势。所以我相信,在政企市场,国内厂商的机会更大。未来要比拼的是哪个公司更贴近用户,服务更好。”
目前,中兴通讯政企网已经在交通、高铁、能源、电力等行业取得了领先的地位,2011年弓月中计划将重心转向商业市场,而他认为要实现在政企网的突破,中兴通讯还需做好四个方面:首先是加强政企网产品研发能力;其次要提高综合方案和集成能力,提升产品链中价值;同时还要利用产品齐全特色,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充分利用中国资金和走出去战略,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下一站:软实力
进入每个能看到机会的领域,并力争做到前几名,是中兴通讯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策略保证。而2010年,随着互联网与传统通信行业攻伐的加剧,新兴的市场和机会似乎也格外的多,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手机和软件商店……如何尽快在这些新兴领域中布局是2011中兴通讯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兴通讯已经将云计算和IC提升到了战略性平台的高度,从整个集团层面进行部署。2010年,中兴通讯专门成立了云计算&IT经营部,整合各个独立的云计算组件,形成CoCloud彩云平台,可支持IDC、IPTV、WAP、MMSC、云存储等多种应用。包括中兴通讯内部的IT系统也是基于云计算平台,目前,中兴通讯正在国内几座城市进行云试点。
中兴通讯的另一个战略性市场是智能手机,目前已经推出了多种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智能手机。在2月的移动通信世界大会上,中兴通讯展示了旗舰智能手机Skate和另外两款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获得了广泛好评。与此同时,中兴通讯采用云计算搭建的软件商店也正式上线,展示了其在终端领域的强大研发能力和产业链的整合能力。
对于前瞻性市场的布局,将保证中兴通讯未来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态势,而要在2015年之前打造一个“卓越企业”,中兴通讯还需要勤练内功。摆在史立荣面前的,是一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道路。
■声音
中兴、华为这样的企业很了不起。但是创新是永无止境的,中国的通信企业还需要在某些地方继续加强创新,做领跑者,不做跟随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韵洁
随着中国设备厂商在竞争中越来越成熟,“走出去”将是发展大势所趋,中兴通讯在2010年国际市场收入占比达到50%以上,其中欧美地区收入比重更是提升至21%,标志着这家企业“长大了”,在向着更加成熟的方面迈进。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曾剑秋
像中兴这样的中国企业崛起,对于整个通信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吸引产业链各方。第二,中国的通信标准在国际标准组织里开始受到重视与认同。第三,作为中国以至于世界的一线设备商,其对产业链各方的技术以及供货要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指标。第四,中兴很大程度降低了国内外运营商的设备投资成本,且因此让世界更多的人能享受到通信技术的好处。第五,中兴直接提供了数万高质量就业机会。
——PMC-Sierra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张纲
目前整个通信业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来自Google、Twitter等互联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通信设备厂商自然无法幸免。应用和承载的分离已经成为趋势,迫使承载层的利润逐渐变薄,设备厂商的好日子也可能很快走到头了。那么出路在哪里?只有抛弃甲方心态,深化、细化服务,才能继续在红海市场中生存。
——Frost&Sullivan中国区首席顾问 王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