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近日考核认定,“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累计减排33.5万吨和54.2万吨,完成减排总目标任务的122%和131%,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幅度居全国各省份前列。记者日前调查采访中了解到,取得如此的优异成绩,该省在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中广泛采用智能化监控手段功不可没。
江苏既有“二氧化硫控制区”、又有“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治理任务非常艰巨。为此,近年来,该省通过加快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实施对重点行业加强监管,自动监控数据成为环境管理和执法的重要依据。记者从环保部门了解到,全省已建成污染源监控中心53个,省环保厅及13个省辖市环保局全部建成了污染源监控中心,县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已建成39个。这些监控中心一般都实行24小时值班,一旦发现自动监控数据出现异常,就会发出报警,执法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取证,使得监控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江苏是化工大省,也是用电大省,一些大型化肥、氯碱等化企普遍拥有自备热电厂。为了严控脱硫机组“两率”(投运率和脱硫率),自2007年7月1日,江苏正式完成了对大型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设施在线监控平台的建设后,陆续开始对全省37家大型燃煤电厂的126台脱硫机组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每月都对其进行核算,并将每台脱硫机组“两率”作为兑现脱硫电价的依据。
同时,江苏省有关部门还要求,所有热电厂的燃煤机组必须安装脱硫设施在线监控系统,未经省环保厅验收合格或者未与省环保厅在线监测系统联网的发电机组,一律不享受脱硫电价补贴。有了自动监控的数据,想蒙混过关和心存侥幸的热电厂服帖了,“两率”成了一笔明白账。据悉,2010年全省扣减脱硫电价的金额达到了3000万元。
众所周知,环保监管有两个难题:一是对排污企业实际排污量说不清,二是对超标、超量排污管不住。前者难在监控检测系统不完善,后者难在远程控制手段不到位。为此,南通环保部门率先将IC智能卡和远程自动控制技术引入环境执法监管之中,研制开发出了智能型排污自动监控系统。
据了解,执法人员在排污企业的排污口上配置了不锈钢电动控制球门阀。企业要排污,必须先到环保部门按照总量控制目标和审核的排污量,用IC卡充值,才能打开排污管道的球阀。排污企业只有事先充值购买排污量,才能实现正常排污。当充值的排污量即将用完,自控装置会自动报警。如不及时再去充值,排污管道的球阀会自动关闭。
长期以来,企业偷排是环保监管的重点和软肋。环保监管人员非常希望借助先进的监视装备延长视线。为此,江苏环保部门积极引入视频监控系统,紧盯污染源。其中常州市投资300多万元建立的污染源视频监控中心,已有水污染、工业废气污染、饮用水水源预警等5个系统,对150多家重点单位实施自动监控。
记者在常州采访时了解到,前不久,市环保局值班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发现一家企业趁夜间外排大量含油废水,值班人员当即通过系统的“反控”功能,关闭了这家企业雨水口的电动阀门,终止废水外排,并通知执法人员马上赶赴现场调查处理,查处了这起偷排事件。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污染源视频监控中心充分利用最新的污染源普查成果,建立了GIS地理信息系统,为污染源管理提供了公共平台。基本实现了对污染源的实时数据、视频、可控、源头定位等多功能、全方位的监控,成为环境执法人员的“千里眼”和“遥控器”。在无锡市环境监察局的监控室,工作人员向记者操作演示,如果想看某家企业排污情况,只需点击鼠标,有关排污数据马上就能调出。目前,江苏已对2631家重点企业实施实时监控,安装各类自动监控设备5300台(套)、视频监控476套。实现了对占全省70%的废水污染负荷和65%的废气污染负荷排放情况的自动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