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的开发已经在全球各地展开。最有名的阿布扎比马斯达尔城(Masdar City)正在构建大幅改善能源、水、废弃物等环境问题的最新基础设施,为吸引海外企业宣传当地魅力十足的居住环境。
智能城市的开发已经在全球各地展开。最有名的阿布扎比马斯达尔城(Masdar City)正在构建大幅改善能源、水、废弃物等环境问题的最新基础设施,为吸引海外企业宣传当地魅力十足的居住环境。
在中国,天津、大连、江苏等是生态城建设计划最为兴盛的地区。最近,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在西班牙马拉加市开启了环保型城市验证业务。
可以说,这些都是把日本所培育的高级环境技术作为社会基础设施出口的新业务的开展平台,是日本企业为全球做出贡献的绝佳机会。
在过去,日本企业都是单独销售自身的水处理设施、电力配电设施、交通设施和回收设施等系统。但是,这种传统做法难以干预城市整体设计这个重点,很难彰显技术为城市创造的魅力。日本的产业优势在于单个要素都非常优秀。“承包整个城市”的业务模式或许更易于发挥优势。
回想过去。就像本系列重复提到的那样,要想使文化背景和发展轨迹迥异的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吸收新的技术和业务,国际标准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但智能城市的国际标准目前并不存在。就连共同定义也没有。本文希望结合笔者等人已经开展的行动,对智能城市的国际标准化进行探讨。
首先,城市是什么?
关于这一点,世界各地的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的定义。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在确定是否是“城市(Urban Area或City)”时,基本都要考虑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形态、行政区划、产业形态(大多排除农业和渔业专业区域)。
全球各城市人口不断集中
联合国每两年根据各国的统计发布一次“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UN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按照2009年版的预测,今后城市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到2050年,全球90亿人口的70%以上将集中在城市。如果那样,仅凭现在的城市将无法容纳增加的城市人口。需要建设新城市,改造老城市。
但城市也是破坏环境的据点。开垦山野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包括人口密度高造成的土壤和大气污染、废弃物大量产生,能源集中利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开采水资源造成的水紧张在内,环境课题多如牛毛。如果按照现有城市的形式扩大规模,恐怕会危及到人类的存亡。
于是,智能城市的概念产生了。但其定义很多。有的定义只是“使用IT技术的城市”,并不包括与环保相关的概念,有的则只关注节能性能(二氧化碳减排)。也有的不局限于节能,还着眼于水的枯竭和污染问题,探讨环境适应性。日经BP清洁技术研究所等提出的“利用最新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创造贯彻省资源化的环保型城市”的概念就兼顾了技术和环保两个方面。
最近的讨论有偏重“生活便利”、“城市魅力”等方面的倾向。毕竟没有人愿意住在只是环保的城市。新城市必须聚集“房客”。只有在居住环境的基础——环境保护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供能够吸引企业的便利性,才能称得上是智能城市。
综合各种讨论,可以说,(1)高级技术、(2)城市的便利性、(3)环境适应性这三个关键词是智能城市概念的“最小公倍数”。
各种评价指标出现
随着新城市计划在全球的开展,还出现了很多评价城市“智能性”的指标。
例如,德国西门子开发的“西门子绿色城市指数”可以应用于各城市的比较评价。使用该指数的欧洲城市排名已经公布,最近,亚洲的城市也成为了评价的对象(“亚洲绿色城市指数”)。
顺便一提,在亚洲圈,新加坡一枝独秀,东京处于第2集团。西门子绿色城市指数一直在微调评价项目,大致来说,环境方面的指标有“大气和水质”、“二氧化碳的产生”、“能源使用”、“水的消费”、“废弃物管理”、“环境治理”等,便利性指标选择的则是“大厦”、“交通系统”。另一方面,IT相关指标在表中没有出现。也没有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评价。
与之相对照,新加坡主导的CBI(生物多样性城市指数)专注于城市生物多样性。CBI如今还得到了名古屋市的参与,去年在名古屋市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0届缔约国会议(COP10)也对其作了介绍。CBI的评价项目以“自然土地的比例”、“自然区域生态系统网络(没有断裂、相互连接,可保障生物的迁移)”、“固有生物种(鸟)的多样性”等生态学指标为中心,还包括行政的行动计划和预算等管理方面。
再来看热衷建设生态城的中国,中国为每项计划都制定了自主指标。以江苏为例,环保项目包括“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水的消费”、“废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回收”、“生物多样性”等,与便利性有关的项目则有“先进供水(雨水、海水、循环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学校数量”、“公共交通”、“大厦”等。令人感兴趣的是,能源和水的消费相关的项目是以单位GDP平均的数值作为指标,而非绝对值。这估计是中国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也是按照单位GDP设定的缘故。
另外,在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城,环保项目有“二氧化碳排放”、“可再生能源利用”、“水的消费”、“废弃物处理”、“绿色采购”等,便利性则着眼于“城市温度管理”、“大厦管理”、“智能电网”、“供水”、“交通系统”等。
智能城市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在环保城市的旧有举措中,绿色建筑已经深入社会。
著名的有美国的绿色建筑标准“LEED”和日本的建筑物综合环保性能评价系统“CASBEE”,后者已经推出了“CABEE城市”的思路。CABEE城市以“自然土地的比例”、“大气污染、水质、噪声”、“回收率”、“生物多样性”、“二氧化碳的产生和吸收”为环保项目,便利性项目包括“生活环境的水平(包括安全性和防犯)”、“社会服务”、“人口增减”、“GDP”、“交通系统”、“财政状况”等。
由此可见,全球开展的丰富多彩的行动很难提取出公因数,从大致可以提取的代表性指标来看,环保项目有(1)二氧化碳发生(含能源消费)、(2)水的消费、(3)废弃物产生、(4)生物多样性、(5)环境污染(大气、水、土壤),便利性项目有(1)交通系统、(2)大厦、(3)供水系统、(4)能源供给系统、(5)信息系统、(6)废弃物处理和回收系统等。是否结合财务状况和社会状况,要看指标的目的和使用方法。
无论如何,世界瞩目的巨大商机——“智能城市”的基本概念至今尚未形成国际标准。智能城市的全球竞争已经展开,如果没有作为依据的标准,就难以保证公平的国际采购,用来吸引全球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评价也难保不失偏颇。
因此,笔者希望日本能够领导国际标准化的开展。只要建立标准,不只是城市计划者,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供应商和经营商,KPI(关键业绩指标)也会趋于明确,从而确定技术开发的方向。为即将到来的全球大城市化时代指明道路。
建立全球标准的个人意见
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中,最适合负责这个主题的应该是ISO。但在ISO现有的212个专门委员会(TC)中,还没有哪个具体负责该主题。不过,成立新的专门委员会是件大事。即便新成立,“智能城市”的概念也过于宽泛。笔者建议把标准化的范围压缩到评价指标,然后再压缩到可以通过技术改善的对象(即基础设施)。
正规的城市评价还需要考虑“历史和文化价值”、“财务状况”、“犯罪率”等因素。但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评价城市本身的价值,而是评价“智能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包括规模大小等因素在内,怎样才能广泛建立国际通用的思路?在剖析这个问题时,采用压缩的方式估计也很合适。
笔者按照个人的梳理,试着总结出了下面的专门委员会结构图。分科委员会应当从“智能城市标准”(SC1)起步。把SC1制定的一般评价标准应用于各个城市基础设施的,是第二个分科委员会“智能城市 基础设施基本要素”(SC2)。单从交通系统来看,也应该探讨环境适应性和便利性的具体评价方法。然后再成立新的分科委员会“智能城市的实现”(SC3),探讨对不同类型城市进行评价的差异。比方说,学园城市和度假城市不能适用同一尺度。
标准化进行到这一步,客观评价城市就已经成功在即。在此基础上,决定认证制度和评价机构权力等因素的将是第四个分科委员会“智能城市的MRV(测定、报告、验证)”(SC4)。
不难想象,如果新成立这种专门委员会,智能城市的利害关系者越多,就会有越多的参与者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这里虽然和ISO的“TC 207”(环境管理专门委员会)一样是探讨“可持续开发”的场所,但牵涉业务的范围广,影响恐怕不是“TC 207”可比。
笔者等人在今年4月的太平洋地区标准大会(PASC)上公布了这个想法。在同时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蒙特勒会议上也进行了发表。大致博得了与会各国的好感。今后,笔者希望在经济产业省等日本政府机构的支持下,继续挑战这一大胆的课题。
制定智能城市评价指标的专门委员会的结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