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打造“无线成都” 构筑“幸福田园”
作者:戴震雄
时间:2011-05-12 10:46:34
作为成都通信信息产业的主力军,成都移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抓紧通信网络恢复重建的同时,又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跃进的机遇,率先启动了“无线城市”建设,全力推进城市信息化、智能化,倾力助建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历经三年的艰苦努力,一座基于信息技术下的 “数字田园”、“智能成都”已然成型,震后的蓉城人民在“无线城市”中幸福移动,畅享田园新生活。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成都市迅速抚平地震创伤,一手抓恢复重建,一手抓跨越发展,确立了新的城市发展目标把成都建设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围绕这一新时期的宏伟目标,作为成都通信信息产业的主力军,成都移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抓紧通信网络恢复重建的同时,又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跃进的机遇,率先启动了“无线城市”建设,全力推进城市信息化、智能化,倾力助建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历经三年的艰苦努力,一座基于信息技术下的 “数字田园”、“智能成都”已然成型,震后的蓉城人民在“无线城市”中幸福移动,畅享田园新生活。
  
       目标:打造全国无线城市标杆,让震后家园变身“智慧田园”

      “无线城市将成为水、电、气、交通外的城市第五项公共基础设施,而成都已经具备建设全国最有影响力无线城市的实力!”在2011年成都“两会”上,市人大代表、成都移动总经理蔡毅递交了《关于加快无线城市发展、助力“智慧田园”建设的建议》的议案。

       无线城市是指利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为整个城市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无线网络接入,建设与政府管理、企业经营、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丰富的移动信息化应用服务。无线城市的建设,对于灾后重建的成都加快信息化进程、促进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和急切的意义。为此,成都移动就把“无线成都”项目建设作为深入推进灾后重建、助力城市“提档升级”的重中之重来实施,于2008年12月30日,正式在世界500强企业云集的高新区启动了“无线城市项目暨高新试验网”,向世界递出了“无线成都”的新名片。

       在规划中,成都移动确立了“以网络为基础,以应用为驱动”的新型无线城市建设思路。在网络建设上,以EDGE广域覆盖、TD重点覆盖和Wi-Fi热点覆盖这一“EDGE +TD +Wi-Fi”立体组网模式,实现了成都全域覆盖,为灾后通信质量的全面提升和“无线成都”的应用接入,铺就了网络“高速路”。

      经过3年来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无线成都”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门户建设、产品体系、合作模式以及经济效益方面处于领先。截至目前,在全国率先搭建了统一接入门户,并建设了WAP、WEB和客户端的三种接入方式;初步形成了视频、位置、电子商务三大应用体系,推出了宝宝在线、无线天网、手机支付、无线商城等亮点业务。据统计,“无线成都”的注册用户已达20万,国际Alexa和国内互联网协会网站流量排名领先于国内其他无线城市门户。2010年8月,成都市被国台办、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国家海峡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之一,作为内地的唯一企业成都移动已与台湾方面启动了交通、医疗、旅游、应急救灾、无线娱乐等合作项目。

      下一步,“无线成都”将持续夯实网络基础,提高无线宽带网络的广度、厚度和容量,加大校园、商业区、写字楼等热点区域的Wi-Fi建设力度。同时加快丰富信息化应用,推进数字化景区、教育云平台等海峡两岸合作项目以及水电气缴费、手机商城、路况视频、灾害预警等民生信息化项目。力争到2011年底实现“无线成都”注册用户45万,努力将成都打造成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无线城市标杆。

      应用:护民生促发展,助重建家园大步迈向“现代田园” 

      随着项目建设的逐步推进,“无线成都”在震后成都的公共管理、经济发展和民生应用等各方面都开始崭露头角、一显身手

      2010年12月22日,由成都移动承建的西部通信枢纽建设重点工程成都市应急指挥调度无线通信网正式开通,实现了覆盖整个成都市全部城乡区域的指挥调度通信,为震后蓉城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再添应急“新利器”。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网络规模最大、覆盖区域最广、技术最先进、功能最丰富的应急指挥系统从建立之日起,在“8·13”抗洪抢险等多次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为各级政府和公安、消防、交通、城管、急救中心等提供了及时可靠的通信指挥调度手段,得到了成都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认可。

       2010年8月10日,成都移动率先接入天网图像3G应用公共服务平台,第一批40个点位的天网路况监控视频内容已全部接入“无线成都”平台,全面覆盖了城区一、二环主要拥堵路段和部分三环及以外路段。不仅市民平时出行时打开手机就可轻松查询道路实况视频,而且在应对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时,还可以在第一时间查看灾(危)情、及时掌握现场状况。

     2011年2月23日,随着成都青龙小学陈萍老师通过手机3分钟内成功购得万达影城2张电影票,中国西部首个手机支付商城在成都正式开门迎客。这也是震后成都推出的又一个信息为民工程。目前,手机购电影票仅仅是手机支付商城众多服务功能中的一种,以后还将陆续开通手机缴水电气费、停车费、小额日用消费等更多的便民服务。随着商城中“上架”商品的逐步丰富,将真正成为成都市民的手机超市、掌上“连锁超市”。

      ……

       今后,成都移动将全力推进智能城市和物联网建设,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无线城市,以规模亮点应用满足政府、集团和个人信息化需求,形成一套上规模、有特色、效率高的综合信息化应用平台,让蓉城人民在现代化的“无线城市”中幸福移动,畅享田园新生活。

       亮点:打造都江堰“无线城市”示范,让“幸福田园”走向世界

      在“5·12”地震中,都江堰等地遭受了巨大破坏。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成都移动引入“无线成都”理念,大力推进城市信息化管理、数字旅游和智能小区建设,帮助都江堰群众重建幸福家园。

       都江堰水利工程担负着灌溉、供水、发电、环保和旅游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为准确监测水流量,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成都移动推出了无线水务监测系统。不仅可实时将原分散点位的计量信息,通过远程采集系统传至监控中心,还具有信息发布、计费、供水计量的实时监测功能,从而实现了水利信息化、自动化管理。从2011年开始,又建立了全市自来水管网监测系统,实现了对都江堰全市行政范围内自来水管网的智能化远程监控。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作为全球闻名的旅游胜地,2011年2月,都江堰市联合成都移动共同打造了青城山都江堰“数字化景区”样板工程:一方面为游客搭建了国内领先的、集“远程看景、远程购票、旅游产品真伪识别”八大应用于一体的旅游服务数字化平台,另一方面也引入互联网专线、景观通、MAS运用、游客客源统计四大系统,为景区建立了数字化管理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景区还建立了减灾防灾信息化平台,不仅对景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控,而且能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远程广播、无线LED快速疏散游客。

       壹街区是上海援建都江堰的重点工程、样板工程。 2010年9月,由成都移动打造的壹街区智能小区正式亮相。该小区围绕着“智能社区”、“智能家庭”两大主题,囊括了“小区宽带、集团专线、IP-PBX、掌中孕保、医疗在线、街区在线、校讯通、宝宝在线、无线LED”等15项最新、最潮的信息化运用。如今,被誉为“中国最美、功能最完善的城市社区”的壹街区,已成为都江堰继水利工程、青城山之后的又一个旅游热点,成为震后都江堰重建信息田园、幸福家园的见证。

上一篇:贵阳试点建立中小城市物联网“贵阳标准” 下一篇:记清华大学苏光大教授的人脸识别研究:众里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