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盘东路某单位的读卡机可人像识别,如同一双火眼金睛。贺文兵 摄
白鹤社区流动人口协管员在含浦镇白鹤社区登记外来流动人员的信息。贺文兵 摄
编者按
进小区须刷身份证,蟊贼一露头就被电脑识破,家门口的“电子派出所”迅速出警将其擒拿;“均等化服务”让外来农民工成了自家人,就业、创业、教育都享有市民待遇;企业“以业留人”,用事业和亲情留住外地员工的心……连日来,记者逛街巷、进小区、看企业,零距离接触了一个个社会管理创新鲜活案例,真切感受到社会管理创新,给长沙基层社会带来的温馨变化。
警务协作一站顶五站
“电子派出所”帮你看家门
进小区要刷身份证,网上通缉犯吴某登记的身份信息很快通过电脑比对露出破绽。6月7日,民警12小时内按图索骥,上门将他逮了个正着。一直到落网,这个被怀化公安机关网上通缉的要犯,始终不知道自己是栽在了雨花区公安“电子派出所”手上。
“让他落网的是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它是派出所警务系统的关键终端。”雨花区圭塘派出所所长杨大有告诉记者,今年2月,雨花区在新城新世界、美洲故事和雨花家园三个小区的出入门岗试点设立“五站式”社区警务协作站,分别配备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电子门禁系统。吴某就是被这高科技手段制服。
进出门刷身份证,阅读器读取信息后上传至互联网,身份信息有问题的嫌疑人信息立马会传给公安机关。其实,这一取代了人工登记的现代化操作,只是警务协作站开展社区安防的第一关。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杨大有说,随着流动人口激增,发动民众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安防,成为有效途径。除了装备身份证阅读器门禁系统,每个警务协作站都张贴“温馨提示板”,展示值班民警的相片、QQ号、报警电话以及安防小贴士,方便警民互动。
“居民申请户口办理等服务,也可在协作站搞定。”雨花区政法委副书记王强说,警务协作站相当于“家门口的派出所”,要新办户口的居民只要到岗亭录入相关信息,派出所工作人员就可在网上进行信息核对,如果准确无误,办好后的证件即被统一派送到小区门岗,免去居民奔波。
“一站顶五站。”王强说,一个小小警务协作站,具备警民互动、安防布控、搜集社情民意、破案情报采集、法律政策宣传五项功能,今年将在该区全面推广。
人像识别当智能管家
进小区须先看“脸色”
在读卡器上刷完身份证,还需对着摄像头站立3秒,系统得看你“脸色”,判定是否有嫌疑。昨日,记者在芙蓉区一小区,体验到了这一人像识别把关安全的全新系统。
这一“信息化门禁系统”与雨花区的身份证阅读器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年初,芙蓉区公安分局把由“读卡器+人像识别”系统组成的“信息化门禁系统”试点安装在几个小区,与现有的网吧实名登记系统、旅馆业信息管理系统融合,组成了全区的“大情报”网络。
芙蓉公安分局负责人表示,“信息化门禁系统”由一个身份证读卡器,一个摄像头,一台电脑组成,通过互联网和一个专用的分析查询软件做后台,以识别嫌疑人头像和身份。它能记录个人活动轨迹,将人物头像等关键信息传入公安部门后台,提供查询和对比。如遇可疑人员,它还会自动悄悄报警。
据统计,从今年1月份试点以来,5个已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的单位和小区每天发送的查询量超过500条。装有该系统的中天广场一位物业负责人对这一“智能管家”深有感慨:以前人工登记,总有种防不胜防的担心,有了电子门禁系统,企业形象提升了,保安肩上的担子也轻了不少。
均等服务惠及外来人员
“新居民”也是社区自家人
最近,开福区新河街道华夏大厦开了一家新酒楼,生意火爆。酒楼老板王建是宁乡人,他原来开的酒楼是危房,必须关闭,在长沙人生地不熟的他一度心灰意冷。新河街道的“均等化服务”帮他在最短时间内租到了新门面,并全程为他提供代办证照、包装策划等倾心服务。
王建只是众多新居民“均等化服务”的受益者之一。2009年底,新河街道开福寺路社区被选为联合国“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 项目湖南省唯一试点社区。“均等化服务”也由此推行。来街道的农民工、经营业主、租户等外来人员都有了一个新名字:新居民。
一系列的贴心待遇让新居民们感受到了“自家人”的感觉:建立“新居民”档案,实行精细化管理;在“新居民”相对集中的社区建立“新居民之家”,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组建“快乐联盟”,带领“新居民”参与志愿活动……从租户变居民,最让“新居民”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外来人员在社区也有了说话的份儿。今年4月参加了“民情茶吧”活动的新居民彭泽述对变身社区主人深有体会:“我们不但韵了茶味,还韵了一把为社区事务当家作主的味!”他告诉记者,在“民情茶吧”,新老居民都可以做街道建设的“军师”,而与“新居民”们切身相关的教育、医疗、选举与被选举问题也可以畅所欲言。“现在我们还可以参与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彭泽述说,“再也不觉得自己是个外人了。”
“三有”措施改善治安环境
城郊小区住得也安心
地处岳麓区城乡结合部的含浦镇白鹤社区是个完全开放的安置小区。小区有出租屋476户、流动人口4856人,周边高校师生2万余人。外来人、城里人、农民混居在这个复杂的社区里,外来人口是常住人口的4倍多。不过,常住居民刘建连却说,“在这里,所有人都住得安心”。
“协管员上门走访特别勤快,派出所所长亲自巡逻也是经常的事。”2005年分到安置房以后,刘建连一家就一直住在白鹤社区,据他回忆,从去年社区来了协管员起,家里三天两头就会有协管员上门,查访看有没有新的租户和人身财产安全等问题。
过去,这里居民对偷盗案件见怪不怪;如今,摩托车停大路边几宿都不会丢。白鹤社区的点点变化,居民们都看在眼里。而社区治安形势一度严峻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的原因,则是靠“三个有”——“人手、章法、资金,少一样都难当好这个家。”社区主任张伯平说。
去年9月,镇政府为社区配备了7名协管员。在接受了一整套有关流动人口与出租屋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经验做法培训后,这些年轻人走街串巷的身影出现在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不间断地挨家挨户查访,宣传安防知识,以每月至少10%的速度更新信息。今年4月5日,协管员黄艳红就通过信息对比,在一家网吧内发现并成功抓获一名外省逃犯。出于对协管员工作的肯定,今年前五个月,社区为他们提供了人均6600元的年度福利和人均2000元的工作经费。
以事业留人有归属感
企业就是员工的大家庭
20岁的贵州姑娘蒙文琴是威胜集团生产部三相表车间的检验员,尽管这个来自大山里的女孩只有高中学历,但她从进厂时的装卸岗位走到现在的关键岗位,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和其他1500多名外来员工一样,因为公司如家般温暖的氛围,使他们踏踏实实地留在了原本陌生的长沙。
“高中毕业后经朋友介绍我来这里应聘,之前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一点技术活儿,我说肯定不行。”蒙文琴说。但公司有大量的培训班,所以她们这种外行来了也不怕。“先学法,再从业,员工的利益公司帮助维护。”威胜集团总裁办主任李婷告诉记者,每批员工入岗前,公司都聘请了公、检、法等部门的人员讲授法律知识,考试合格后才能转入业务培训和上岗操作。
“可能在别的地方也能学技术,但我一个外地人要真正找到一个有归属感的地方却不容易。”蒙文琴说,去年10月,她父亲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家中只剩年过七旬的爷爷和尚不懂事的弟弟。就在她为是否要辞职回家犹豫时,车间组长说:“放心请假吧,虽然你刚来不久,公司也肯定会尽力帮你的。”蒙文琴从老家回来后,组长就帮她申请了扶助金,同事也纷纷解囊相助。
“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是威胜集团一直强调的用人理念,蒙文琴获得的扶助金就来自集团董事长个人出资500万元成立的员工扶助专项基金。在集团3217名员工中,外来员工占30%。员工春节不能回家,公司领导就与他们欢聚一堂,还派发红包;子女要在长沙上学,人力资源部就帮忙牵线;工作久了想在长沙买房,公司配有鼓励政策……走进这样贴心的企业,难怪员工们都舍不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