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消息,扬州是全国首批信息化试点城市,“十五”以来,在国家和省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下,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扬州城市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和产业经济等方面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数字扬州”建设模式。“
7月4日消息,扬州是全国首批信息化试点城市,“十五”以来,在国家和省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下,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扬州城市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和产业经济等方面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数字扬州”建设模式。“十二五”期间,扬州将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重点、城市管理的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在进一步提升“数字扬州”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启动“智慧扬州”先行先试工作。
6月23日,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2011年(第十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发布暨龙头企业培育工作座谈会” 在扬州召开。本次座谈会能在扬州召开,也是对扬州信息化建设成果的肯定。当日,赛迪网记者采访了扬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杨福喜,杨副主任对扬州市信息化建设做了详细的介绍。
扬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杨福喜
杨福喜介绍,扬州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三大传统的主导产业,就是石油化工、汽车船舶和机电装备,同时以三新、一网、一书的新兴产业带动发展布局,就是新能源、新工业、新材料,智能电网和电子书,扬州市政府提出“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三个扬州”的建设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扬州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调研提出了扬州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架构。
扬州的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主要包含七个行动计划:实施经济发展转型计划;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计划;实施电子政务优化计划;实施城市管理精细计划;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计划;实施城市宜居体验计划;实施信息资源整合计划。目前扬州排列了28个大项目、大类,比如教育、环保、交通、医疗等等。另外,扬州还将成立一个强有力的推进小组,打造一把手工程,促进扬州市的智慧城市发展。
据介绍,扬州市与神州数码合作建设打造“数字扬州”,双方合作已达五年以上,神州数码全权参与到“智慧扬州”的建设中来,包括扬州市“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以及市民卡、社会综合治税等老百姓和市领导关注的工程,从完整的情况来看,这几个工程是具有扬州模式的全国领先工程。目前,市民卡在扬州市已经发行了接近70万张,真正实现了三卡合一和一卡多用,一张市民卡上有三张芯片,实现了银行、医保、公积金和小额支付等功能。
杨副主任表示市民卡的最终目标是老百姓只用一张卡,现在,公积金、看病的医保、小额支付、公交、水电煤气充值都可以用市民卡,但仍有少部分功能没能实现,比如工资卡、公园卡以及内部的饭卡、洗澡卡等,但是不能操之过急。另外,在扬州市民卡管理办法当中详细写明一定不发新卡,所有卡的功能都由后台来实现,而应用后台都在扬州市政府,后台跟市民卡一定要相通。扬州市民卡仍在推广过程中,扬州市城区居民人口在100万左右,目前已推广了70万市民卡用户,下一步还将向扬州县市的县城进行推广。
另外,杨副主任希望扬州市民卡能与周边城市实现互联互通,而从江苏省的角度看,实现全省13个市的一卡通则更加困难。这些困难表现为,从技术层面讲,市民卡推广的时间不同,标准不统一;从认识上的角度讲,各城市的政府领导重视程度不尽相同;从市民的层面来讲,市民对市民卡的接受和习惯程度各有不同。所以,对于扬州及各地信息化主管部门来说,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
扬州近几年来竭力打造无线城市,到2010年,扬州无线城市的覆盖范围已达90平方公里,城区的52条道路已经实现无线连续覆盖,这52条道路时速在50公里左右,且保证信号不间断的连续性,这也是开展智能公交的基础。杨副主任表示,未来扬州将开展智能公交,目前规划方案正在拟定中。
首先,公交车内将装有智能探头,在后台可以随时监测汽车驾驶人员的规范程度和车辆安全性、服务规范性和拥挤程度等;其次是解决车辆调度问题,智能公交系统将在站台显示每路公交汽车的最快到站时间和位置,方便市民出行;另外,中国电信正在跟扬州日报、扬州晚报等合作,在站台上做新闻、娱乐等信息的发布,市民在等车的过程中就可以浏览这些信息。杨福喜表示,目前对网络的优化等基础工作已在2010年基本完成,由市政府投资870万元作为补助,规划要等待市政府审批。
今年,扬州还有22个信息化项目,目前这些项目总体完成情况良好,很多项目已经顺利开展,其中包括城市区域卫生项目。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杨福喜透露了初步计划,表示扬州市政府每年将拿出一个亿左右的资金投放市场,而这五年将要撬动的社会资金最少在10亿元以上,更多是用社会资金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