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大连在全国首次启动全产业链的农产品追溯体系,西瓜成为首个“尝鲜”的品种。市民能在网上浏览一个西瓜从“摇篮”到餐桌的生长过程。随着该体系向农产品的逐步推广,大众菜果都有望纳入其中。
输入瓜身上贴着的21位“奥沙利西瓜可追溯码”点击“查询”可以看到相关信息
品名为“有籽西瓜”,是6月24日清晨6时从登沙河基地2区15号棚采摘的,自4月7日首次施肥至今,这个棚一共上了七次肥。和它一起采摘的还有其他7000斤西瓜。
西瓜是大连全产业链农产品追溯体系中首个“尝鲜”品种。摄影苏琳
本月起,大连在全国首次启动全产业链的农产品追溯体系,西瓜成为首个“尝鲜”的品种。市民能在网上浏览一个西瓜从“摇篮”到餐桌的生长过程。随着该体系向农产品的逐步推广,大众菜果都有望纳入其中。
上网看“前世今生”早市买西瓜也能扫码追溯
即日起,每天在大连上市的3万多斤西瓜上,将贴有四个标签:品牌标识、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检验检疫合格证和可追溯条形码。从生产到流通,这是全国首条覆盖全产业链的菜果可追溯系统。
良农农业生产基地的工作人员吕向阳捧起一个当天刚刚采摘的西瓜,用扫码器扫一下瓜身上的条码,在良农果蔬可追溯系统平台,立刻弹出一个图文并茂的网页,实时记录可见,这个瓜的品名为“有籽西瓜”,是6月24日清晨6时从登沙河基地2区15号棚采摘的,自4月7日首次施肥至今,这个棚一共上了七次肥,包括自配营养液、钾旺冲、正旺钾宝等。和它一起采摘的还有其他7000斤西瓜。“消费者自己在家也可以进行查询。”吕向阳说,市民只需在http://www.dl-liangnong.com上,输入瓜身上贴着的21位“奥沙利西瓜可追溯码”,点击“查询”后,就可以看到相关信息,甚至还包括种植户、检验员的姓名和照片。如果想多了解瓜的自然情况,查询平台还会提供西瓜的质检报告,包括其性状——圆形还是畸形、果肉颜色——红色还是粉白,等等。
良农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恒说,由于该企业是大连最大的西瓜生产基地,追溯系统首先在西瓜这一品种上实施,并将陆续在茄子、椒类、豆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上实施。除40多个直销店铺外,早、夜市的摊位上也将安装追溯系统查询终端。
不需要消费者多掏钱“可追溯菜果”承诺不涨价
一位工作人员说,与之前一些地区可追溯系统受到的刷新速度不够、真实性不够透明相比,这套追溯系统相当于“现场直播”。种植、打药、施肥、检验在工作实施时就录入信息,没有更改权限。消费者看到的不是简单的“身份证”,而是一个西瓜的生长档案。
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表示,明年起,大连地区的流通领域可追溯系统将覆盖100%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生猪定点屠宰场、100%大中型超市、50%的社区菜店和标准化农贸市场、3家肉菜配送中心、50家团购单位。良农农业有限公司方面表示,目前,该企业正在与大连市政府洽谈合作,应用追溯平台,建立起农产品直销体系。“追溯平台的开发费用虽然高昂,但终端的使用费十分低廉。 ”陈恒告诉记者,而且,一百多万元的前期开发属于公益投入,绝对不会让消费者买单。
延伸
没“身份”的农产品不准上市“可追溯”或可解食品安全围城
“和之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样,今年‘膨大剂’再次令消费者脆弱的神经感受到了压力。 ”大连市蔬菜技术专家、农艺师史延津告诉记者,自今年5月末,西瓜一度遭“冷遇”,最近市场整体才有所回暖。现在很多食品安全事件最后都不了了之。原因就在于追溯不到源头,不知道究竟是哪个农场、哪块地出了问题。
事实上,自2000年开始,就有农业企业与流通终端的超市等单位尝试建立食品追溯体系。但大多数农场建立的追溯系统都较为原始,超市里的大多数产品所能查询到的信息则更为简略,且逐渐无疾而终。
一位知情人士分析,由于相关软件的投入一般都需要一次性支付几十万元,后续则要上百万元,还要考虑到购买者使用等问题。而超市卖场对这一系统没有推广、维护的动力,令消费者缺乏使用兴趣,农业企业由于无法借助其提高自身效益,也自然缺乏进一步完善的动力。
良农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方面表示,最终目标是将“可追溯”建设成一个市场准入体制——无法追溯来源的产品不允许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