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2011-07-28(中国商业电讯)--晶澳成立于2005年,两年之内在美国完成上市。在过去的五年,晶澳一直以平均100%的速度成长,去年增长率更是超过了180%。在当前光伏行业发展低迷期,企业却呈现出超强的发展力,并持续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根据国际权威统计机构的统计,去年三季度,晶澳太阳能电池发货量超过美国第一太阳能,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制造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商。
上海晶澳公司CEO方朋在多种场合中表示,目前光伏行业调整已经进入第二阶段,晶澳正在全力布局全球市场,向千亿规模目标迈进。近日,方朋在上海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技术领先同业至少半年
中国能源报:光伏电池的转换率一直是光伏行业最重要的指标。目前,晶澳的光伏技术方面在同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方朋:晶澳电池技术在整个行业中应该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从去年的发展来看,我们企业发展很快,这与我们确立的专业性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发展周期密不可分。在太阳能行业,电池片环节相当于汽车工业的发动机,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未来,晶澳希望成为“太阳能行业最大的发动机公司”并得到行业的认可。
今年,晶澳陆续推出两项新技术,一项是以单晶硅为基础并适应大规模的生产技术,目前已经做到19.1%-19.2%的高转换率,平均量产转换率也可达18.5%-18.6%以上;另外一项技术是在今年2月份,推出的“晶枫”的技术,该技术采用了多晶硅生产工艺做出达到单晶硅转换率的准单晶产品,大大提高了准单晶产品的出炉量。该工艺在今年底将达到200兆瓦左右的产能。晶澳公司仅这两项技术,保守估计至少领先其他同行半年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占有率对晶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晶澳电池核心技术不仅仅是实验性技术,而是可以大规模量产的技术,这从本质上区别于其他的公司实验室数据。晶澳作为一家具有国际化研发团队背景的企业,对于大规模制造的经验和研发的方法有独到之处,可以实现产品在推出之时就可以大规模量产。电池技术的先进性确保晶澳在现阶段电池产量过剩的时候,出货量仍取得大幅的提升。未来,在晶澳中长期规划中,不仅要把电池技术做到最好,在上下游生产环节也要进行拓展。这个拓展不是盲目、一厢情愿的,而是要根据战略合作伙伴以及技术需求来进行拓展,比如给下游的合作伙伴做某些代工,“此代工非彼代工”,其利润并不比其他品牌低,因为晶澳不仅提供代工,还提供品牌价值,这是目前我们认为最好的一种合作方式。
行业周期调整有益大企业成长
中国能源报:当前这个阶段,很多光伏企业对未来市场有些看不清楚,整个行业陷入低谷,晶澳如何看待这种现状?
方朋:首先,从宏观上来讲,光伏行业是一个很好的行业,是人类未来的一条光明之路,是必须走的方向,不是由任何人主观意识可以决定阻挡的,也不是任何政府可以限制发展的。在2005年美国能源一个权威报告,指出化石相关能源在本世纪末将走到尽头,人类必须在本世纪中找到一个新的替代能源,这对全人类都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目前一段时间,太阳能行业暂时陷入低谷,这是市场调节的正常需要。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成长周期。这从半导体行业近30年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作为同样增长最快的行业,半导体行业30年平均每年以近10%的速度发展,但仍然经过7个调整周期,其中每4、5年为一个周期。周期的出现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很多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经过投资、过剩、调整的过程,同样,太阳能行业也需要经历这样的周期性调整。目前,太阳能行业已经发展到了需市场规范、企业整合的阶段,太阳能行业已经经过第一个周期,刚刚进入第二个周期。太阳能行业发展到目前规模后,行业整合需求明显,通过行业周期性的调整,优秀的企业会继续壮大。
从产能、规模来说,晶澳是国内、国际上最大的光伏企业之一,其目标是要达到全球15%-20%的市场占有率。晶澳对企业现行布局始终掌握节奏,在不影响公司财务的结构下稳步推动企业发展。现在晶澳产能已达到2G,加上现在的产能规划,未来会达到6G至8G的产能,晶澳正在向千亿规模集团的目标迈进。
参与国际竞争应遵守规则
中国能源报:您如何看待中国光伏行业的生存环境,以及中国企业未来如何面临国际化竞争?
方朋:一些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之时,不免有所抱怨,究其原因,无非是对游戏规则的不甚了解。其实只要是公平的竞争,中国企业就可以参与,但是在参与之初,要仔细研究市场所在国家的政策。只有先了解整个游戏的规则,按照规则出牌,才有胜出的希望。这就如在国际体育赛场上,按照规则,中国人同样可以拿到金牌。同样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要在游戏中充分遵守游戏规则。未来,晶澳也将按照游戏规则,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公司的发展重心不仅继续关注德国、欧洲一些光伏主流市场,也将往亚太地区、南、北美洲等新兴光伏地区转移,以获得在国际市场的应有地位。现在,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前几大光伏组件商都已成为晶澳的重要客户。
在国际太阳能行业中,中国光伏企业是有能力参与竞争的,也是可以遵守规则的。但是在参与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的竞争,政府对企业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事实上,在国内,光伏行业至今仍缺乏政府有效的监管。随便一个企业拿出2个亿就可以进入行业,导致中国企业之间打价格战,加之一些小企业进入,都使得整个行业陷入一场混战 ,这都将整个太阳能行业搞得更加复杂化,并延缓整个行业的发展进程。 中国政府应该继续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参与国际组织机构,积极解决国际摩擦,并积极设置相应的准入制度,净化市场环境。
来源:《中国能源报 》
(责任编辑:杜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