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政策“预热”外,行业的热情也持续升温。如果说2010年是中国物联网元年,那么2011年,当是中国物联网的发力年。
物联网赶大集
除了政策“预热”外,行业的热情也持续升温。
如果说2010年是中国物联网元年,那么2011年,当是中国物联网的发力年。
可是在资本市场上,物联网这半年的表现可谓是跌入寒冬。在2011年上半年所有板块中,物联网板块跌幅排行居第二位,截止6月29日,下跌了19.65%。而在去年,贴上物联网标签的上市企业曾一度成为资本追捧热点,涨幅均遥遥领先于大盘。
市场毕竟是敏感的,就在6月份最后一天,物联网概念股持续走强,个股普涨。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概念将因近期的一系列政策和相关企业的实际推进而再度成为资本市场的亮点。
物流突破
据美国独立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到2020年,世界上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中国物联网,有专家预测将成为一个超过5万亿规模的巨大产业,提供就业岗位2500万个。
但这个规模的形成,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快。“‘十二五’末我国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多亿元规模,而真正可能形成万亿级规模的时间节点预计在‘十三五’后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余晓辉在2011年物联网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物联网产业形态和爆发点,物联网有形成巨大市场的潜力,但潜在空间转化为现实市场还需要较长时间培育,关键点是通过技术和应用创新形成新兴业态和新增市场。
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明确了8项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强物流新技术自主研发,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研制,制定和推广物流标准,适时启动物联网的应用示范,推进物流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就此表示,“国务院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给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我国物联网产业应用发展的瓶颈有可能在物流业率先得到突破”。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由应用驱动,未来几年行业应用将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目前来看,物流业可能成为物联网的突破点。
前述人士进一步表示,成熟市场中,商品的流动性非常突出,从成品到消费者手中,时间越短越有利于实现商品的价值。物流业的发展急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物联网恰好能解决物流业的这一需求。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以及与传感网结合的不断深入,大规模发展物联网的时机日趋成熟。物流业则有可能成为我国物联网应用发展的突破口,物联网技术则成为物流业升级改造的推进剂。
博弈车联网
仅针对运输车辆进行定位导航服务,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据交通部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客货运输车辆在1000万辆以上。不包括便携式导航器提供商,大约有两百家企业涉足这一业务,以广东居多。深圳一位现移居国外的业内人士说:“车辆定位服务,如果仅仅是把它看成是卖设备,是没多少钱赚的,设备的价格会越走越低,真正的价值是为物流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提供增值服务,靠服务赚钱,这样的钱是赚不完的。”
上海一家名为上海圣泰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正是如此。据该公司总经理李功章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他们的主要客户是物流公司,目前拥有客户已经遍布全国数万辆卡车。圣泰公司的客户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电脑或手机随时了解自己车辆的位置和车辆状况,假如车辆存在超载超速或疲劳驾驶、油料不足等情况时,装备在车上的GPS就会报警提醒,另外也可杜绝部分物流人员抱着一种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在外偷懒或干私活的行为。“我们眼下的重点不是发展客户,而是怎么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不同规模、不同区域的用户需要的服务不相同,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做好了服务,才能留得住已有的客户,然后在此基础上滚动发展。”
据李功章介绍,当用户达到更多规模后,将对这些用户开发增值服务,“据我们测算,一辆卡车一年中产生的相关消费,包括保险、加油、维修等在30万左右。我们可以在后期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关服务,这项收入将比卖终端大的多且长久”。
而北京一家不太出名但大有来头的公司正在谋划一个更大的局。从这家叫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站介绍上可以看到,这家公司是中国交通运输部通信信息中心与北京千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一家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成功完成世博会的全国重点营运车辆的联网联控,建立了部、省、市三级监管平台。在技术上,该公司具有相当的实力。
据该公司内部人士介绍,他们正在打造一个全国性的交通安全运营信息平台和开发一款智能终端,他们将择取8吨以上的货运车辆,通过与营运证挂钩的方式把终端装到这类车辆上,实现交通安全提醒、车辆实时监控、交通事故记录等作用。
广东一位从事车载定位系统销售的人士不无忧虑地表示,一旦该公司的这套系统与车辆营运证的领取挂靠的话,其它营运类似系统的企业将很难再有市场机会。这对刚处于起步阶段的物联网智能交通相关的产业来说,不是好事情。
这位人士的担心可能不是多余,在其网站上可以看到该公司既是运动员又充当了裁判员,“交通运输部通信信息中心负责实施在全国推广卫星定位终端的安装、监管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中心已授权中心所属企业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部通信信息中心建设的全国省、自治区联网联控平台的管理、维护和应用工作,并且制订了平台、终端、数据传输交换的国家标准”。
4月初,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四部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8月1日起,所有新出厂的“两客一危”车辆都需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对于已经取得道路运输证但尚未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营运车辆,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将督促运输企业在12月31日前全部加装,并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
这一政策必然推动智能交通上下游企业发展,业内人士希望这一强制政策在执行中不要内部指定供应商,给所有厂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