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到镇卫生院看病很方便,可以享受到以前没有的服务,看病买药也很便宜,这都是医改带来的实惠啊。”楼思静感概地说。
像楼思静一样,儋州市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医改新政策带来的实惠。近年来,该市围绕理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推进人事管理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妥善安置分流相关人员、加快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建立与综合改革相配套的财政投入机制和设立基层医疗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等六大医改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强力推进,探索出了一条卫生改革发展之路,促进了全市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分布,使老百姓看病就医有了更多选择,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医改带来的方便和实惠,享受到了质优、价廉、安全的医疗服务。
多方给力推改革
为确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儋州市加强组织领导,多部门全力配合,积极有序推进了医改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严朝君任组长,副市长蒙晓灵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儋州市基层医药卫生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等文件,与20个成员单位签订2011年医改责任书,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单位启动问责。市委书记张琦、市长李江华等市领导多次深入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调研指导医改工作落实情况,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在推行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工作中,儋州市实行卫生院长竞争上岗,把一批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带动基层卫生院发展。市人社局、编委办等单位大力支持配合,深入调查摸底,审核人员编制。由原来26家卫生院撤并为22家卫生院,核定人员编制859人,并组织第一轮竞岗考试。
“基层卫生院人员从差额变成全额财政拨款,一方面解决了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彻底打破了‘以药养医’的怪圈,根治了医生开大处方、群众看病贵的顽疾,促使医生提高医术、改善服务、降低看病成本。”那大镇卫生院陈医生向记者阐述对医改的认识。
加大投入促提高
“医改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福祉。”市卫生局局长韦茂国说。设施和人才是加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这两个问题搞好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就能进一步得到保证。
为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确保“轻病不出村,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市投入资金2145万元建设新州、木棠、光村、白马井等基层卫生院业务用房、200套职工周转房和建设242 家村卫生室,年内实现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同时招聘237名村卫生员,并完成岗前培训,逐步派到村卫生室工作,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力量,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明年即可开通市、镇、村医疗健康服务网络,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我市计划投入资金5.8亿元建设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届时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的医疗环境医院将极大提升我市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改善就医条件。”韦茂国介绍说。
“硬件好了,没有好的医疗技术,也很难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韦茂国说道。我市大力加强软件建设,抓好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今年组织市级医疗保健单位10名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组织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17名医生参加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积极抓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借助华医等网络,对各镇乡村医生进行轮训,有效地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
创新思路惠百姓
一盒阿莫西林胶囊2.60元;一瓶六味地黄丸3.70元……走进儋州市各家医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栏赫然在目,公示栏里清晰地列出了常用药品执行零差价销售后的价格,让前来购药的群众对药价一目了然。
为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儋州市创新工作思路,在各级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销售制度,并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合疗报销范围。对新农合支付方式实施总额预付结算制,逐步实现医疗机构管理成本内部化、责权一致化的新农合医疗管理模式,有效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峨蔓镇茅园村委会17岁的陈小姐今年因意外病倒后被送去海口市人民医院就诊,被诊断出脑挫(裂)伤,花费了17万元医疗费。因她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她从市合管办获得了5万元的医疗补偿报销金。“新农合解决了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给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康复的陈小姐见人就说新农合的好处。
据统计,1至9月份,全市参合农民受益789934人次,补偿金额7970 .11万元。城镇职工、居民1至8月受益54678人次,总医药费用12877.03万元,补偿金额10102.27万元。
儋州市还与市农信联社签署了《儋州市医疗健康卡工程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项目》,正式启动“一卡通”工作。
市卫生局医改办主任陈应贤介绍说,“一卡通”主要有身份识别、个人基本健康信息、跨机构就医,新农合异地结算、金融服务等4大功能,居民可以享受连续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就医体验。
“与改革前相比,患者医药费用总额和次均费用均明显下降,就医人数大幅上升。”中和镇卫生院丁志仁告诉记者,自从院里实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后,不仅患者感到满意,医护人员也同样满意。在过去,他每个月的接诊量有200 至300人,实行医改后,他每月的接诊量达到了600人。 “病号人数多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上来了,我们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丁志仁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