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长虹智能化大变革
作者:RFID世界网收录
时间:2011-11-11 08:19:39
2011年8月25日,近年来很少在媒体面前公开亮相的长虹董事长赵勇高调发布了长虹的智能品牌战略,他表示长虹将用未来几年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提供商。
关键词: 长虹 物联网 智能

  长虹智能化背后,是家电厂商利润被挤压到无以复加,市场亟待新元素注入活力的特殊时期。

  2011年8月25日,近年来很少在媒体面前公开亮相的长虹董事长赵勇高调发布了长虹的智能品牌战略,他表示长虹将用未来几年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提供商。

  这意味着除了看家产品电视外,长虹还将推出包括手机、掌上平板、家庭智能盒等一系列搭载智能系统的终端产品。赵勇表示,长虹很早就预见了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因此自2004年就启动了3C融合和三网融合的产业布局,目前长虹已形成了包括基础硬件、软件系统、终端产品、内容信息服务、系统平台等在内的国内最完整的智能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长虹开始智能化布局的2004年,也正是赵勇接替前长虹掌门人倪润峰出任董事长执掌长虹的一年。

  升级焦点

  “那个时候平板刚刚兴起,而模拟电视已经走向末路。我国传统电视厂商都面临着缺芯少屏的困境,长虹必须在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长虹规划与技术战略部部长陈晔解释道。

  2004年,长虹基于3C融合的产业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三坐标”战略。沿着产业价值链方向、产业形态方向和商业模式方向进行了一系列布局。经过随后的努力,基于“三坐标”战略的整体产业布局完成,在产业链核心环节、高端制造、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核心技术研发、核心器件制造等能力建设已基本完成。

  但是,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率却越来越低。因此2009年长虹提出了“三个转型”,即“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向服务业转型、向国际化转型”。“只有这样长虹才能走向一个百年企业。”陈晔如是说。

  长虹业已成立智能战略推进组织,由赵勇亲自挂帅,统一推进长虹旗下各产业领域全系统智能化,并围绕智能生态树进行产业布局。

  现如今,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推动下,全球家电、IT、通讯等3C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正全面加速,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使得产业边界日趋模糊直至无缝融合。这给3C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转型的挑战和升级的机遇同时摆在了长虹等国内消费电子企业的面前。

  长虹凭借自主研发的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的智能轩辕技术软件平台、国家“核高基”重大科技专项的智能电视驱动芯片及SOC智能芯片,打造开放式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致力于智能平台、智能应用、智能操控三大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多元化开放式操作系统,实现人机交互;建立精品服务运营和运营商店,通过开发底层系统服务和上层应用服务使得硬件、应用差异化,实现新功能或增值服务;通过空中鼠标、体感应用、多屏互动应用,深化智能互动,实现智能操控。

  在此基础上,长虹大力推进以智能电视为中心的智能家居,以智能手机等为主的移动智能终端,从而满足消费者人机对话、自动操控等应用需求,为消费者创造自在快乐的生活空间。

  这就是长虹基于当前产业环境、时代背景下对“智能战略”的思考。陈晔认为,长虹的智能战略是“三个转型”的升级,“三个转型”是方法。而智能战略则是公司发展的指导思想。长虹总经理刘体斌认为,未来家电业竞争将不再是某一个孤立产品或某一种孤立技术的竞争。以电视产业为例,竞争的焦点已不是电视机,而是围绕电视的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里,应用是土壤、阳光和养分,它包括内容和服务;嵌入式软件和SOC是树干;各种形式的终端产品是大树上的果实,通过上下游集成创新,形成产业生态系统。

  据介绍,长虹的工业设计技术已由最初的单纯外观设计向用户研究、用户界面等专业方向拓展,将为旗下七大产业集团提供设计服务,支撑公司20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

  独到之处

  目前,长虹白电已经发展到冰箱、空调、厨卫和小家电等产品,成为对长虹销售收入贡献仅次于彩电的第二大业务。

  另外,长虹不断向面板、芯片、压缩机等上游产业纵深,逐步提升企业内生性综合竞争力。2007年,长虹收购了国内压缩机“三甲”之一的华意压缩29%的股权;今年4月,长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全面量产,长虹等离子电视销量增长105%。

  但是,在一位业内专家看来,拥有垂直整合的产业链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要让产业链发挥作用。他说,要“用馒头带动面粉”,目前长虹在彩电产品的经营方面略显不足。

  对于正处在智能化升级的电视产业而言,依靠复制和借鉴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同样也面临由于外资巨头掌握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而存在的产业发展安全性问题。

  未来智能终端发展除了拥有一个强大的芯片和一套操作系统软件外,还要实现终端与人的方便快捷对接,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应用软件。对于众多的中国家电制造企业而言,如何“从硬变软”是一次巨大的转型挑战。

  2011年3月,“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开幕,长虹获邀在“核高基”重大专项及材料两个单元展出。

  长虹展出了大尺寸平板电视显示驱动芯片、中国轩辕数字电视嵌入式软件平台、SOC芯片,以及等离子显示屏工艺技术等多项产业化的重大科技成果。在这个被业界认为是电子整机和国防装备的核心“核高基”领域,长虹的优势显而易见。

  专家指出,轩辕TVOS系统有两大特点,一是自主研发,安全可控;二是国际兼容,对缺乏操作系统的家电行业来说,是个很好的开端。对于核心技术使得长虹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了产品定义权,很可能成为智能时代的领跑者。

  事实上,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怎样突破现有产业格局,弥补以纯制造业为主的家电企业的不足,一直是摆在家电企业面前的难题。刘体斌认为,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产品上,包括服务、物流等在内的完整家电解决方案。这就要求企业不仅仅要在产品制造上实现突破,在服务等领域也要不断强化。

  目前,长虹初步形成了以“电子服务、循环经济、渠道经营、供应链及延保服务”五大战略方向为主的服务产业,已构建了集产品分销、物流、售后、回收等于一体的一揽子整体性解决方案,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差异化的需求。

  其中,以长虹佳华为主体的IT数码分销业务和强化三四级城市终端渠道建设,广建自己的连锁经营店,将成为公司在服务业方面寻求的突破点。长虹佳华拥有30多条产品线,3000家左右的核心代理商,承担了苹果在国内近三分之一的销售额。乐家易已拥有3000家店,明年计划达到6000家,2013年达到一万家。

  从2009年开始,长虹战略转型开始了以制造为基础的服务转型,其中包括信息化、物流、售后、回收等其每一环节设立了单独的公司,例如承担售后服务的快益点、以信息化咨询与软件开发的虹信软件、覆盖三四级市场的渠道连锁乐家易,以及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格润公司、IT数码分销公司长虹佳华等。长虹将内在的服务职能社会化,成为一种服务资源,并逐步产业化,提高附加价值,成为长虹发展中新的增长点。长虹的智能服务分两个维度,大的方面是公司的人员管理、渠道管理等,小的方面是为了配合智能终端的智能服务。智能服务对于长虹整体的智能战略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从服务长虹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到走出去为其他企业提供IT解决方案,虹信软件的成长经历也是长虹集团智能战略的具体体现。虹信软件总经理任宗贵介绍说,目前虹信已经为四川泸州老窖、云天化股份公司、中海油等企业提供了IT解决方案,也参与到政府数字城市的建设中,参与了数字青川、数字北川的政府项目。

  “服务产业转型可以弥补长虹自身在制造产业的先天不足。”服务产业集团办公室主任张凯如是说,他认为国家虽然在鼓励制造型服务业,但是目前其占比还是很小,所以未来市场留给制造型服务业的空间很大。

  因何而变

  长虹智能升级背后,是家电厂商利润被挤压到无以复加,市场亟待新元素注入活力的特殊时期。陈晔认为之所以会推出智能战略一方面是企业发展所需,另一方面也是大环境所致。

  美国消费电子展上,三星、海尔、TCL、海信等众多中外品牌的智能电视高调集中亮相。回到国内,不仅是电视,冰箱、洗衣机、小家电等也开始改头换面,披上了智慧的外衣。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2011年是一个智能电视元年。这把火迅速在家电各领域蔓延。

  在微利的家电行业,各厂商的利润空间变小,低端产品利润附加值较低,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产品和企业的转型成为必然。企业均渴望借智能东风再次吹绿市场。

  家电行业观察家梁振鹏表示,市场销售不好,企业转型是必然的,关键是转型中是否能破能立。他介绍,企业主要有两个转变方向,一是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二是制造业、软件业和服务业并举。

  2010年谷歌智能电视的问世,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LG、夏普和索尼等外资彩电企业也将在国内推出带有网络功能的电视产品。紧接着,中国巨头们开始纷纷推出智能化产品和终端,后又升级到智能化战略甚至打造全产业智能生态链。

  2011年5月,海信发布了智能化战略,宣布将全面进军智能产业,打造智能多媒体生态链。同时,在海信成立智能产业推进部,整合集团整体资源;格力宣布深入推动业务区域化与产品专业化的管理架构的完善,持续进行彻底的产品公司化变革。

  然而,中国家电企业从来不缺战略概念,但并不是每个战略概念都能够完全实现“设计师”们希望达到的最佳目标,这中间对战略的执行与坚持也是个考验,所以想要企业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升,对产业结构、管理架构的调整只是第一步。陆刃波给出的建议则是,企业的智能化一定要掌握前沿技术;另外,智能化不能仅限于一家企业,要贯通整个产业链。

  对于龙头家电企业而言,智能不仅仅停留在产品表面,更是变革了企业整个体系。长虹此次的智能战略也是顺势而为,更是由内而外的智慧升级。

  梁振鹏认为,军工企业出身的长虹相较于国内其他家电厂商,是为数不多可以踏踏实实进行技术研发的企业。与同行业一些借智能炒作的厂商相比,长虹的智能战略,目光显得更为长远,而这对于中国家电行业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与启发价值。

  未来路径

  从四川长虹中期财报来看,电视主营收入占比为27.75%,空调、冰箱主营收入占比为22.06%,IT产品主营收入占比为20.55%。各项业务齐头并进、均衡发展也体现出企业稳扎稳打的沉稳之风。

  综观几家彩电企业的中期财报,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方面,彩电业务在几大老牌彩电企业中的占比有所下降,其中,长虹电视业务主营收入占比已不足30%。另一方面,几大彩电企业基本都形成了“黑白配”格局。四川长虹方面,今年上半年,电视毛利率为18.38%,空调、冰箱毛利率为22.74%。

  刘体斌表示,在2013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的基础上,2015年长虹集团整体收入将达到1500亿元。

  据了解,长虹正在与世界500强企业谋求相关合作,进军智能手机领域。

  未来三年,长虹誓言将成为千亿企业,完成阶段发展目标。

  一方面,持续推进PDP、LCD、OLED等核心显示器件项目建设和合作,提升产业链关键资源的拥有权,谋求市场话语权。另一方面,将以海外子公司为战略根据地,重点巩固欧洲市场、突破北美市场,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自主品牌业务推广,建立和巩固长虹海外战略的桥头堡,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实现全球化配置资源,成为长虹发展的重要增长来源,力争用3~5年的时间,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超过20%。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整合产业集团内部的优势资源,围绕电子商务、专卖店等两大网络渠道建设,建立起基于制造基础的服务产业化在的长虹民生物流公司、承担家电售后服务的快益点公司、以及以信息化咨询与软件开发的虹信软件公司、还有覆盖三四级城市家电连锁专卖渠道的乐家易公司、废旧家电回收及深加工处理的格润公司,从物流、IT、售后、回收、保税仓等多方面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一揽子整体性解决方案,力争到2013年为集团贡献的收入比重达到30%以上。

  在梁振鹏看来,长虹实现千亿元目标不单纯是数量增长,还要在市场战略、组织架构、商业模式上取得突破。如果未来长虹的智能产业生态链能打造得较为成熟,那么将会提高整个公司的毛利率,为企业发展带来质的飞跃。“智能战略的目标预计会经过三到五年时间才能达到。因为处于试验中、研发阶段的操作系统,如果想进行商业的、大规模的、能够盈利的应用,并且能够被其他终端厂商所接纳还需要三到五年时间。”他提出了自己看法。

  对于家电企业提出的智能战略,陆刃波则认为不能简单地评价哪家可以成功,因为现在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都在摸索过程中,是一个进化过程。陈晔也表示,同行业企业都在向智能化迈进,大家的出发点虽然都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对市场的理解不同,以及企业自身的能力有差异,最终谁能成功都还不好判断。

上一篇:手机物联网闪购,成新兴购物模式 下一篇:东盟中日韩10+3媒体研讨会嘉宾谈移动网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