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管理系统项目近日正式通过验收,标志着深圳市环境信息化在探索数字化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从有想法到真正落地,深圳将数字环保做成了标杆,为今后环境信息资源中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主任宋铁栋这样评价深圳人居环境委环境信息化系统建设。
深圳人居环境委在数字环保工作方面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记者带着这个疑问进行了深入采访。
□适应形势发展需求
■推进数字环保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环保信息化已不能适应越来越高的要求。深圳市下决心从根本改变上这个状况,提出了“打造数字环保,建造环境信息资源中心”的构想。2007年的一项重要工程就是全面启动数字环保项目的建设工作。
由于当时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单独完成整个信息化系统,因此,决策者决定,不采用直管模式和总承包模式,而是采用项目总集成的管控模式,根据从事环境保护信息化公司的特长,采用总集成与分项目的模式进行项目的招标和管理。
为全力推进数字环保建设,深圳市人居环境委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一把手”亲自挂帅任组长,对外积极与市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对内制定整个项目实施策略。
“数字环保”建设之初,深圳就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我们先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由30多个人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到各区环保局、直属单位和各处室进行调研,梳理相关业务。”深圳人居环境委信息中心主任汪泉娟回忆起来还是历历在目,“白天调研,晚上汇总材料,最后整理出来的资料摞起来有1米多高。”正是这些扎实的工作,从根本上保证了数据的共享与交换。
□三套体系两个平台
■信息资源实现共享
深圳数字环保系统主要包含3套体系,即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运维体系和安全体系;两个平台,即软硬件支撑平台和环境地理信息平台;一个中心,即信息数据资源中心;多个应用,即在政务内网建立内部综合门户、综合办公系统、环境监管信息集成系统、环境质量分析与预警辅助决策系统,在政务外网上建立在线监控系统、移动执法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和公众服务系统。
在“数字环保”建设过程中,深圳人居环境委信息中心十分重视标准化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共计18类55种,有效地指导和规范了“数字环保”建设。
深圳还根据技术标准建立了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搭建了数据交换平台,构建了环境信息资源中心。
环境信息资源中心是数字环保的核心部分。目前,信息资源中心涵盖十八大类、285小类环境信息资源,每日进入信息资源中心的数据约有16万条。不管是移动执法需要的数据还是环评审批时需要的资料,只要进入这个信息资源中心,都可以一目了然。
□信息集成移动执法
■办公效率大大提高
为提高环境监管业务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深圳启动了环境监管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系统横跨了审批、监督、监察等多个业务部门,以污染源管理为主线,采用专用的工作流引擎,建立了一体化业务处理系统。
在这一系统上,工作人员可进行业务受理、业务办理和业务分析,实现了业务的集中办理,进行业务跟踪、督办及考核。
同时,从污染源产生开始,系统自动将相关信息转后续监管部门共享,并将后续的信息自动归聚到同一数据源,随时反映污染源的动态管理状况,形成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机制。
对于环境监管信息集成系统的应用,深圳人居环境委污染防治处副处长赵胜军深有感触:“系统建成之前,每次对排污许可证年审时,需要到各个处室了解企业的情况。系统实施之后,点击鼠标,便可以了解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持证期间的所有环境行为,大大提高了排污许可证事项办理的效率。”
深圳人居环境委还把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现场执法,建成移动执法系统并投入使用。截至2011年3月底,环境监察支队利用系统共完成任务3万多个,其中现场执法任务9662个。
□空间数据集中管理
■区域环境一目了然
深圳“数字环保”建立了空间数据集中管理和服务的统一平台,提供七大类31个环境基础图和专题图服务。工作人员利用这些地图服务,在同一位置展现基础地图、行政区划图、卫星影像图、基本生态控制线等图层信息,足不出户可快速了解关注区域周围的环境敏感点和环保目标的分布情况。
“轻点鼠标,就可知道未来72小时的气象预报,甚至连菲律宾刚刚形成的台风也清晰可见。”深圳人居环境委信息中心副主任陈爱忠指着正在进行时空演示的风场动态分布图,向记者解释说,“受其影响,深圳的主导风向会从东南风转为西北风,西北风会把珠三角核心区域的污染物带到深圳,并且台风外围形成下沉气流,本地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形成高浓度,这时候深圳市的空气质量会变差。”
工作人员通过污染源、气象等参数的输入,可以计算污染物随风扩散的区域及浓度的空间变化。建立中尺度气象场的自动模拟和多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模式,可直观动态演示区域空气流动、污染物的扩散过程,为分析区域污染的相互影响,进行环境质量的实时动态模拟,预报预警提供决策技术支持。
□事故信息及时发送
■应急方案自动生成
“数字环保”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能否切实为环境管理服务,能否适应环境管理发展的要求。
“我是某某公司,今天上午10时我公司的货物堆场中发现有不明气体和疑似放射性物质泄漏,烟雾很大,现场有人感觉不适。”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安全处值班员接到电话后,立即向值班主任报告。随即登录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登记事故信息,系统自动向应急指挥中心成员发送事故信息。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值班主任在接到报告后立即指示启动应急响应,环境应急指挥系统根据接警信息、事故信息、初查情况和值班人员自动生成应急方案,明确应急小组成员数量、应急车辆数量等。工作人员可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参照预案库自动生成具体的应急方案,开展应急工作。
“系统长期应用于深圳市日常环境应急保障工作和应急演练工作,并在大运会环境应急工作中通过了实践检验。”陈爱忠说。
据介绍,环境保护信息化基本分为3个阶段:基础期、数字环保以及智慧环保。深圳市政府近日发布了《深圳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年)》,提出到2013年,要建设智慧环保工程。
深圳人居环境委将在已有的数字环保基础上,整合气象、水务等资源,建设与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相适应的智慧环保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