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地沟油……这几年食品问题五花八门,成为社会热点。今年的西安市政协会上,许多市政协委员纷纷为保障食品安全建言献策。
建议建立食品安全物联网体系
西安市政协委员王文提出构建食品安全物联网,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物联网可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物联网可以用在农业生产环境监控、农业生产过程监控和农产品的品质检测等领域。土壤是否受到污染、畜禽是否健康,甚至包括水果的品质,都可以从物联网上知道得一清二楚。通过构建食品安全物联网,实现对食品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王文介绍。
将营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
西安市政协委员李建科是陕西师大食品工程与营养学院院长。他指出,目前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偏食、挑食及不合理饮食带来一些问题,致使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并存。他建议在中小学开设“营养知识教育”课程,每个学校配备相应的食品专业教师。通过营养知识学习,使学生懂得营养的重要性,并养成自觉科学饮食的习惯,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用,对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有重大意义。李建科还建议在西安市餐饮业率先实施食品安全检查情况网上实时查询系统,除食品安全执法机关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罚外(如停业等),通过网上查询系统反映餐馆安全卫生的每个观察点检查结果,给消费者以知情权和选择权,以市场机制约束餐饮经营业。
建议西安试行“食品银行”
“食品银行”其实与银行并没有多少联系,它是指收集那些卖不出去但还能食用的食品,发放给低收入人群。据了解,世界上第一家食品银行——美国亚利桑那州圣玛丽食品银行联盟建于1967年,很快在全美铺开。2006年阿根廷、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等四国的“食品银行”网络共同组建了全球“食品银行”网络,在18个国家开展工作。目前,欧美国家约有160家“食品银行”。
在本届市政协会上,市民建委员建议西安市试点建立“食品银行。”“西安建立‘食品银行’,可以主要针对基本社会保障体系难以覆盖的城市外来工作、生活和就学人群,如进城农民工、来自贫困地区异地就学的学生等。而且建立‘食品银行’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底层人群的生存‘托底’,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加深底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有利于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建设低碳节约型社会,得到民众更多认同和更积极的支持。”市民建在相关提案中指出。
市民建委员建议,将全市各救助站等慈善机构、红十字会等成熟的非营利公益社会团体,作为“食品银行”项目的发起者;“食品银行”可以和食品工业、生产部门、各大超市等相关部门签订协议,将那些卖不出去但还能够食用的食品收集上来,集中分配后再以最快的速度发放出去。应尽快建立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食品银行”的运行。
“食品银行”除了接受企业和个人的食品和资金捐赠外,还可以成本价对菜农的滞销季节性农产品(蔬菜、水果等)进行收购,对超市剩余的“临界食品”和“过期食品”进行强制统一的收集、分类,并免费分发。市政府相关部门为平抑物价经常划拨资金从农民手中购买剩余农产品,然后再将农产品交给“食品银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