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牵动多方神经。最近,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相继成为商务部肉菜追溯体系试点,肉菜“身世”一查便知。
变“点监督”为“链监管”,肉菜有了身份证
3月22日上午8点,市民崔大妈来到苏州三元二村菜场买菜肉。摊主割肉、上秤,称重,电子秤吐出一张小票,小票上除了显示有猪肉的品种、价格之外,还有一长串10位数字的追溯码。崔大妈将买肉小票往墙上的电子查询机一照,与这块猪肉相关的养殖场、屠宰场、市场批发户、农贸市场摊主等信息,立马显示出来。
在苏州主要的大型猪肉批发交易市场,猪肉的生产、批发、零售等流程已全部实现电子流水线作业,市场与摊贩之间持卡交易、电子结算。市民可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客户端,买到肉后,拍下小票上传到客户端,就能查到所买猪肉的“前世今生”。
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用溯源码实现监督的一项系统工程,可以实现肉菜流通各节点的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监管。在我省试点城市,一个基于现代信息和物联网技术的完整监管链正在加速形成,初步实现了部分屠宰企业、批发市场、个别农贸市场零售摊点肉品流通的数据互联互通,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溯源体系,带来的不仅是安全
常州河海农贸市场的价格采集员陈腊英,每天清晨都会揣个调查本,在市场里转悠,依次记录每种蔬菜鱼肉的价格。“一般蔬菜采12个点、肉类鱼类3个点,每天8点半前采集完毕,上传到市里的数据平台,当天全市菜肉的价格情况就一目了然了。”无锡朝阳农贸市场管理员手持PDA进行例行巡查,“只要将摊主的IC卡在上面刷一下,从哪个批发商进的货,什么价格,多少数量,都清清楚楚。”
价格监控体系,是正在建设中的肉菜追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常州市副市长韩九云告诉记者,这不仅能够实现质量可追溯,而且能随时查阅肉类蔬菜的销量、流向、价格等信息,同时也能促进流通企业业务流程优化,推动连锁经营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
业内人士透露,近两年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除了市场供需矛盾加大的因素外,也与流通体系不完善、产地与市场信息不对称有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大中城市肉菜供应量的70%以上来自外埠,造成流通体系链条长、环节多,流通成本高、损耗大、效率低,既加大了食品安全隐患,也为游资提供了炒作机会。而通过价格监控体系,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随时查阅肉类蔬菜的销量、流向、价格等信息,并据此启动市场调控,协调供应。
成本控制和追责体系亟待配套建立
记者了解到,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投资大,后期设备维护、数据保存、管理人员都会产生不菲的维护成本。以苏州为例,建设资金总预算约8930万元。而实行食品追溯制度成败的关键,也在于价格,视乎消费者是否愿意承担有关食品安全保障的费用。
在商务部组织大规模试点之前,北京、广州等大都市已进行了初步探索,北京推出的奥运食品可追溯系统曾广受好评。然而由于这一体系涵盖的食品价格普遍较高,甚至高出普通食品数倍以上,令多数消费者难以承受,几年下来,不但市场上“可追溯食品”寥寥无几,而且形形色色的食读机、监管机系统也随之闲置下来。记者注意到,目前各个试点城市的追溯体系仅在一些大农贸市场、卖场、连锁超市和一些餐饮食堂等团体采购单位推开,如果由此带来购买成本的大幅提高,消费者必然也会用脚投票,转投一些平价店。
食品安全专家表示,肉菜追溯只是一种事后追究制度,应该从源头环节抓起,强化原产地食品安全和标准化生产的意识。同时,鉴于目前国内农业生产经营者较为分散,建议建立农业合作社和农产品收购站,进行统一收购和管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尽快建立明确的追责惩罚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