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2年公安科技活动周专题科普讲座暨“公安部机关大讲堂”第三场活动在公安部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在受邀作题为《物联网与公共安全》的科普讲座时,作了上述表示。
打造平安城市
目前,物联网在我国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和环保等领域已开始得到应用,且范围正日渐扩大。邓中翰指出,由于物联网具备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等重要特征,“将是下一个万亿级信息产业技术”。
“尤其是安防领域,现已成为我国物联网应用最具体、最明确、普及量最大的领域。”邓中翰介绍。
今年4月,《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其中提出在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工程,而智能安防位列其中。
目前,北京、上海、无锡、成都等城市都正在把物联网率先应用于公安领域,以物联网技术支撑公共安全。
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率先使用的电子门票系统,集售票、检验票和安防于一体,实现了高效率、高可靠性的融合。
2010年上海世博会使用的车辆安全监管系统,实现了与全国28个省级平台联网,35.8万辆重点运营车辆被纳入监控,利用该系统能实时查询车辆及运货信息。
此外,安防视频监控建设也已成为平安城市建设的必备手段。
据悉,仅北京目前就有30多万个摄像头。
实现科技强警
以公安物联网为例,据邓中翰介绍,公安物联网是面向社会公共安全应用的物联网,其主要处理目标是以公安信息化为基础,实现对“人、车、物、案”的物联网。
公安物联网是在公安信息化基础上的继续发展,是信息化对更多设备、更大联网、更加智能的延伸。利用物联网技术,公安系统将已建设的系统改造升级,形成感知、传输、智能的物联网系统。目前公安物联网已具备良好数字化基础、网络化基础和智能化基础。“公安物联网面临的最大技术难点是视频处理。”邓中翰指出。
一是在弱电、微光环境下如何实现高清成像,二是海量视频摄像机如何大联网,三是如何实时进行视频数据的智能分析。
针对这些问题,2011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即SVAC国家标准,并相继成立SVAC产业联盟。SVAC因其具备全数字化、智能化和全网络化等特点,已成为目前最具备物联网技术特征的世界领先水平的标准。
标准颁布实施后,我国公安物联网已逐渐在区域入侵检测、人数统计、车流密度检测、徘徊逗留检测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公安物联网将成为科技强警的有力手段,也将成为公安信息化的未来方向。”邓中翰表示。
不过,邓中翰同时指出,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仅相当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互联网,处于导入期,仍需依靠国家战略投入、政府示范应用的牵引。物联网发展仍面临诸如技术、产业、标准及模式等方面问题。
“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其发展仍需要一个漫长过程。”邓中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