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ICT产业正在发生一场颠覆性革命,智能终端和云计算的普及应用加速推动了IT与CT融合,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截至2012年6月,中国的手机网民规模已达3.88亿户,全面超过桌面上网用户。
形势严峻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形态,信息服务、移动社交、数字出版、移动商务等新的产业快速发展。电信服务、互联网服务的边界逐步模糊,信息技术产业价值链面临重新布局,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终端厂商以所拥有的管道、平台、终端、内容为切入点,加紧争夺客户和“入口”,力争抢占产业链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共享交流模式,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不仅使人们生产生活发生了全新变化,而且对经济、社会、文化都带来了深刻影响。
对运营商来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新技术、新领域、新服务、新模式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应用开发、信息服务将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无线上网业务收入成为拉动运营商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为运营商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全球运营商都面临着数据流量爆炸增长的网络压力、互联网业务加剧替代的发展压力、传统运营模式加快转型的改革压力。如何做好数据流量的经营,如何应对互联网业务的替代,如何维护通信行业的价值,是全球运营商面临的共性问题。中国移动顺应产业变革的方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规律,加快推动战略转型,通过构筑智能管道、搭建开放平台、打造特色业务、展现友好界面的措施,积极探索实践运营商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创新之路。
云管端台全面发展
构筑智能管道,就是以管道为基础,大力开展流量经营,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高效的上网体验,构筑好用、易用、智能的信息传送管道。中国移动大力推进GSM、TD-SCDMA、TD-LTE和WLAN四网协同发展,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更方便、更高效、更低成本的网络体验。主要措施包括:从网络、终端、应用三方面,积极加快TD-SCDMA发展;精确建设、有效发展WLAN,实现对移动蜂窝网数据流量的分流;积极开展TD-LTE扩大规模试验,推动TD-LTE与LTE FDD融合发展,打造全球化产业链。
搭建开放平台,就是创新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集中搭建聚合的内容型平台、开放的能力型平台,引导产业链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业务和应用服务。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应用商场(Mobile Market),已成为全球最大中文手机应用商店,为创业者和各类企业提供一个创新的聚合平台。中国移动已在全国321个城市推出无线城市门户,在创新城市管理、服务社会民生、促进城市信息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造特色业务,就是充分发挥运营商优势,有选择地形成业务先导、品牌统一、价值创新、竞争力强的核心业务。中国移动不断深化与信息内容服务企业合作,创新业务形态,推出了飞信、手机报、手机阅读、手机音乐、手机视频、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等形式多样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现友好界面,就是以终端和客户端为依托,推动终端与业务的深度匹配,为客户提供友好的业务界面。中国移动推出了各种特色业务客户端,同时积极引导终端企业推出适应移动互联网服务要求的智能终端,特别是在TD-SCDMA终端方面,已基本实现与其他制式产品“同质、同价、同时”发展。
开放、互动、创新、包容
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将坚持“开放、互动、创新、包容”的原则,携手产业链各方,通过整合网络、平台、业务、终端等资源,进一步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大发展。
一是发挥优势,加快构建支撑移动互联网创新发展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积极发挥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优势,大力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光纤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等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建设好TD-SCDMA网络,加快推动TD-LTE发展,构建高速率、高带宽移动通信网络,促进无线宽带网络城乡普及和升级提速,全力支撑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
二是积极创新,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消费热点,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以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不断挖掘新需求,推出更多、更好的移动互联网创新产品,大力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社会化公众信息服务,培育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是深化合作,努力形成产业各方互利共赢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产业链各方优势,加强不同节点之间的合作,拓展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建立新的价值链与利益分享机制,不断汇聚优质产业资源,创造市场空间与产业价值,共同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
四是科学发展,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强化产业各方责任意识,呼吁政府部门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对移动互联网产业进行重点扶持,积极发挥运营商网络资源、业务能力及用户规模优势,把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培育文明理性网络环境作为常态化工作,推动移动互联网成为促进信息交流、弘扬先进文化、提供公共服务的新阵地、新平台。(RFID世界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