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环保——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作者:《物联网世界》
时间:2012-09-18 14:45:08
西安交大长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宣雄,一个把15年的时间和心血都倾注给了环保事业的学者、教授、企业家,他的坚持感召了很多人。此次有幸和林老师做了近距离的交流,更真实地感受到了他的智慧与执着。

西安交大长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宣雄

  《物联网世界》:请您谈谈我国环保物联网发展的现状和环保物联网的内涵。

  林宣雄:一个没有环保的城市就不是个智慧的城市,环保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浓重一笔,是关乎每个人生活和生命的重要问题。我们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快,在三十年的时间已经冲到第二经济体,现在看来两个问题,一个是稳定,一个是环境保护。

  我们正在做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物联网,但建得还不够,监控范围比较窄、监控还不到位,经常会产生漏监。目前还存在很多的缺口,还需要不断努力。

  我国在十年探索的基础上,十一五投入120多亿建设了叶、支、干齐全的、成体系的环保物联网,是环保部有史以来最大的事件,被媒体称为世界第一的物联网。“十二五”环保物联网的构想,首先要找寻政府和民间的各种动力,推进环保物联网的覆盖性建设,使之成为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开展环保物联网的深度应用,实现环保物联网与环保业务和管理的融合。

  环保物联网从结构上考虑,有两个核心结构,一个是核心软件,一个是超结构。超结构是什么呢?是管理结构,是实现系统非约束层级体系中收敛的约束结构,是机制,包括政策机制,行政机制,资金机制,考核机制,协调机制,侧动机制。

  为什么需要超结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这样的,没有核心结构的系统无以收敛,而核心结构在非约束层体系中贯穿应用困难,没有核心结构的贯穿应用,会使非约束层级体系出现多元结构,致使系统超强歧异,从而出现信息烟囱和信息孤岛。所以,要有核心结构,同时要有超结构,以确保核心结构在层级间的贯穿和纯洁性,从而实现高收敛或全收敛。

  环保物联网到底是什么呢?是污染自动监控系统,也不全是,因为环境在线监控,包含环境质量监控和污染源自监控两个方面。环保物联网的简单解析,它的技术是物联网,主题是环保。中国环保要依靠科技创新,环保要承载在一个技术载体上或者借助一个技术载体,而适合的技术载体是物联网,环保物联网是中国环保的根本出路。

  《物联网世界》:你如何理解物联网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

  林宣雄:物联网是一个外延极其宽泛的概念,几乎可以说无所不包,但抽丝剥茧、高度抽象、无限简约后,从本质上来看,物联网实际上就是具有感知能力的RFID电子标签网,全世界所有对象(物品)都可以加入这一网络。通俗的说,物联网就是万事万物都可以上网,通过对物体(对象)植入射频识别设备、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而使其具有“智能”(可被识别),然后接入到互联网,最终形成智能传感网络,从而实现对物体(对象)的智能化管理和操作。

  物联网和互联网有本质的区别。大家知道,通过互联网了解某个对象,必须由人去收集这个对象的相关信息,处理后放到网上才能供人们浏览,人要在其中做很多工作,且难以了解其动态变化。物联网则不需要,它是对象(物体)自己“说话”,通过在对象(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借助无线通信网络,与现在的互联网相连,就可以让其“开口”。这样一来,人们不仅可以和对象(物体)“对话”,对象(物体)和对象(物体)之间也能“交流”。所以说,互联网实现的是虚拟世界网络,物联网实现的是物理的、真实的世界网络。

  互联网革命改变了世界的形态和格局,甚至完全改变了人类生存生活和沟通交流的方式,五大洲、七大洋虽然使人类相距天涯海角,但互联网却使人与人之间可以如此短距离的“接触”和“面对面”的对话,甚至可以彼此合作、协同工作。2010年将是互联网革命后的又一个15年,现在物联网“暗潮涌动”,不待时日,物联网必将席卷山川大地,直达地 球的每个角落。面对传感网技术前行的步伐,面对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是否有必要做一个短暂的思辨“停留”,否则将让历史遗憾:人类在被物联网“淹没”后竞没有留下一点“智慧”。

  以哲学思辨的方式看人类的进化、进步和文明,可以这么说,人类的文明主要就是建立在地球上的标识(记)系统,人类文明的总和就是标识系统的总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明就是不同的标识系统,不同质(Homogeneity)的文明就是异构(heterogeneity)的标识系统(不同文字、不同语言),当然,现在外太空也有一点人类文明的痕迹;同样,人类的智慧就是一套识别系统,智慧的总和就是识别系统的总和,不同的智慧就是不同的识别系统,异质(heterogeneity)的智慧就是不同构(Homogeneity)的识别系统。

  从哲学思辨角度看物联网,可以说,物联网从亘古时代起就开始“萌芽”了。技术的进步和爆发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即将走来的历史将再次验证这个事实,物联网的时代即将来临,现在的地球人已经处在这个时代的最前夜。物联网的发展将从两个维度展现其趋势:(1)从技术维度看,传感、射频识别(RFID)和无线自组通信三合一的融合技术和集成工艺技术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2)从经济社会维度看,点状分布的实体物联网超市和虚拟的区域化、国际化物联网超市将先后出现。

  《物联网世界》:您如何看待环境在线监控与物联网的关系?

  林宣雄:1997年起步试验、1999年环保总局第一次在全国开始推广的环境在线监控系统是物联网的最早探索和实践,而2008年环保部第二次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个督查中心和333个地级市部署的国控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是物联网在环保领域的规模建设和行业级实践。环保总局环监发(1999)216号文、环监发(1999)220号文、环监发(2000)33号文和环监发(2000)44号文,环保部环函(2009)17号文、环函(2009)32号文、环办(2009)79号文和环发(2009)88号文,以及HJ/T212—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和HJ/T 352—2007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等,说明环保部是最早开始物联网探索和实践并大力推进的单位之一。

  比照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构成要素,可以发现,环境在线监控中的通信服务器就是Savant,要求其满足10万个并发的性能指标说明通信服务器设计的难度,显然,通信服务器是环境在线监控的中枢神经系统;数采仪相当于RFID节点,分配给数采仪的MN号(14位)相当于EPC电子标签;各种在线监测仪器大多为化学传感器,而最常用的流量计则是超声波传感器;环保局门户网站中的WEB服务器相当于PML服务器,环保局门户网站中的DNS服务器相当于ONS服务器;污染物超标会自动报警(中心警报响起,手机接到警报信息),排放总量用尽会自动关掉正常排放闸门,并开启倒灌闸门,相当于物联网中对象的“开口说话”、告警和智能自动处理。

  从物联网的精确定义和环境在线监控的内涵分析,可以严谨的说,目前环保部在全国开展的环境在线监控网是严格意义上的物联网,如果考虑应用的规模的话,精准的说,环境在线监控网是领域物联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管理力的一部分。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在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的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之下,环境在线监控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会改变“废气靠看、废水靠闻、噪声靠听”的落后监管局面,也将会对环境管理理念、方法、体制、机制的变革形成推动力量。

  搞了10多年的环境在线监控,双脚插在“泥沼”的环保物联网中,不自觉的竞不是赶了回潮流,而是推了把潮流;回头看艰辛,抬头想诗境:“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物联网时代就要来临了,得把环境在线监控进行到底;中国需要环境在线监控,环保需要领域物联网。

  《物联网世界》请谈谈物联网的发展将会对环保信息化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推进?

  林宣雄:物联网的发展将使人们迎来物联网的时代,而环境在线监控或者说环保信息化已经完成了两个梯次的推进;第一梯次的推进发生在1999年,当时环保总局几乎没投钱,这一梯次算是科普了一次,积累了经验,获得了教训,第一二梯次的推进发生在2008年,目前尚未完成,环保部投了20个亿,地方配套超过80个亿,这一次共识多了,规模大了,噪声少了,但仍有风险,有坎要过,有台阶要上。形势所迫,大势所趋,作为最重要的领域物联网之一的环境在线监控网或者说环保信息化有必要巧借物联网“东风”作第三梯次的推进。信息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环保信息化更难,尤其需要推进的梯次性。第三梯次的时间拟应选在2010年,办法是投资、考核和创新,推进的内容就是按照物联网的体系结构重新梳理环境在线监控和环保信息化,把物联网的最新技术用到环境在线监控中来,建立运维体系,实施运维外包,把网(金环网)铺起来,把数据拉起来(实现三级数据贯通),把环境在线监控的规模做起来,筑就环保信息化的“大龙”。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无论从标准的研究、技术产品的开发等基础性工作来看,还是从发达国家政府(包括中国政府)的重视来推测,抑或从风险资本的推崇和进入来分析,都说明物联网正以势不可当之势向我们快速走来。环境在线监控或者说环保信息化是重要的领域物联网,把握物联网的发展趋势,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坚持10年来坚持不懈的方向,凝聚行业共识,去除环境在线监控或环保信息化的错误观点,找寻政府和民间的各种动力,更好地推进环保领域物联网的建设,从而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中国污染的有效控制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环保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率先建设好环保领域物联网——环境在线监控网是当下中国的迫切需要。(RFID世界网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廖小亚

上一篇:无线抄表 无限智慧 下一篇:千船万楫齐发钓鱼岛护权,RFID船只识别系统助力海监巡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