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热土,一方繁华。这里是整座城市发展速度最快、产业聚集程度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群众福祉最多的区域之一,是整座城市引以为豪的“南大门”,更是未来最具潜力的核心板块这就是被称为“大威海中心”的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简称“经区”)
在这片热土上,经区人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魄力,以“大威海”的全新视野,用大手笔描绘新蓝图,催生出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蓝”字当头,高擎科学发展大旗,巧调妙转,构筑强势经济板块
“项目建设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我们始终高擎科学发展大旗,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做特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同步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共进。”经区负责人这样阐述发展思路。
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脊梁,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经区认为,要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先进制造业带动现代服务业,二三次产业互促互动,相得益彰。
发展二产,经区独具慧眼,科学谋局,八大支柱产业挺起经区“脊梁”。经区充分挖掘蓝色经济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工业八大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全力振兴船舶及零部件制造业,集中做强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整体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突出做优食品医药产业,大力培植新材料产业,优先扶持新能源产业,着力优化轻纺服装产业,推进山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快速崛起。
经区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项目推进,项目引进硕果累累,项目推进高歌猛进。“十一五”以来,经区引进外资项目211个、内资项目205个,实际使用外资6.84亿美元,实际使用国内资金157.6亿元,全区投资过亿美元项目5个,过千万美元项目117个。
做优三产,经区捷足先登,放大优势,五大中心擎起现代服务业“大厦”。现代商贸中心、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中心、现代物流集散中心、现代商务运营中心和韩国人来威创业消费居住文化中心应运而生,威海新的服务业板块快速崛起。目前,经区已聚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商贸服务业大项目26个,总投资148亿元。
做特一产,经区不遗余力,积极作为,特色高效农业遍地开花,“特色名片”光彩夺目。“十一五”以来,经区累计投入“三农”资金21亿元,夯实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基石。
三次产业协调推进,投资消费出口并驾齐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在经区引人瞩目。
“民”字为本,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让全体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民生建设方面,经区倾注真情,投入真金白银,让居民真正得到实惠。
“十一五”以来,经区坚持从改革教育体制入手,彻底理顺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体制,在全市率先构筑起“学校建设统一投入、教育经费统一拨付、教师待遇统一标准、教职员工统一管理和师资力量统一调配”的“五统一”“经区教育模式”。“五统一”让教育公平的阳光遍洒城乡大地,让城乡孩子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
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经区持续发展社会事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经区建立了财政补助、征地补偿款和村居集体收益优先解决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险待遇,城乡适龄居民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和85%,基本做到“老有所养”。
“十一五”以来,经区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37亿元,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财政补偿机制,新建改造农村卫生室26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18处,构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建设经济适用房1068套、廉租房50套,改造农村危旧房屋775户,安居保障工程让“住有所居”梦想成真。将1.12亿元资金投向文化事业,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民有所乐”。
走进经区,感受最深刻的是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在这里,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建精品工程亮点频现,城市管理体制基本理顺,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格局初步形成。
“十一五”以来,经区共完成城建投资405亿元,城市的承载功能更加完善,现代化精品城区建设硕果累累。历时三年多的城中村改造工程,经区人成功走出了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拓宽村居发展空间、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的“四赢”之路,顺民心得民意。经区投入“三农”资金达到21亿元,全区67个村全部达到市级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示范村标准,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今年,经区将全面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启动城市精细化管理调度指挥系统,全面推行城市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在农村则重点实施村庄绿化升级工程,落实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新”字引领,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
年前,山东省卫生厅批准设置的省内第一家按国家实验室标准建设的、目前威海医疗机构中唯一一家临床医学检验所威海华康医学检验所经威海市卫生局组织专家验收批准后正式投入临床使用。这个落户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检验所,与其他49个科研机构和创新项目一起,在经区大地生根发芽,开出科技创新的簇簇花朵。
经区科技中心坚持高点起步,紧紧围绕服务半岛制造业基地和蓝色经济先行区的要求,高质量地建设了船舶产业、生物医药产业、RFID产业和软件信息产业四大支撑平台,大力推进产学研对接,加快研发成果的产业进程,不断推动产业转化。
近年来,经区累计落实科技经费支出1.13亿元,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扶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搭建科技孵化平台、产业服务平台和研发合作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嫁接进区,落后产能不断被淘汰关闭。光伏建筑构件等40项科技成果国内领先。2011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97亿元,增长28%。
这几年的创新创业,孜孜以求,业绩骄人,辉映过去,预昭未来。在“大威海”视野下,经区正朝着新目标坚定前行。(RFID世界网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廖小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