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翔:我把材料简单给各位领导和专家做一个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智慧城市,城市发展的战略之选”,我们感到现在全球城市的信息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的支撑手段,所以围绕这样一个主题简要做一个汇报。
分为几个方面:各位专家已经在前面讲了很多,一是我们城市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二是围绕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的智慧城市本身的内涵意义和特点,三是围绕着智慧城市规划,四是智慧城市关键技术,五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预期成效。
从城市的发展面临的挑战。我们自己也作了一些梳理,从城市大的功能系统来说,感觉包括了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产业经济、市政管理,而这五大功能系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前面专家提到的城市的交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城市污染、气候变化、资源可持续利用,还有城市居民社保、教育、文化、卫生以及整个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的要求。所以,围绕着这块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各大功能系统应该说是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归纳从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产业经济和市政管理这几块除了自身在这个条件上有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同时这五大功能系统之间缺乏有效地整合和协作,这两个大的层面结合在一起,我们感觉到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新的手段解决。而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这块的定义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是我们另外一个院士在一起梳理了这样一个内容,应该说“智慧城市”是围绕着我们提出的五大领域,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应的手段,对于我们包括我们市民的生活、企业的发展、政府行使职能过程中,应该是进行智能化的互联、处理和协调,从而可以涵盖市民、企业和政府新的城市的生态系统,应该说是构建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通过这样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说通过信息技术这样一个手段,有效地去帮助我们城市解决前面提到的五大核心功能系统,还有观点产生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从而真正对整个城市规划布局、基础设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稳定社会和高质量的生活和企业发展环境、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提升,是构建这样一个大的新的城市生态的体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构建的智慧城市从技术来说应该体现几点:一是具有全面的感知性。二是能够协同运作。三是智能化分析和处理,为上面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智能化的决策和支撑。四是实现充分的整合与协同。所以有这样一些特点。围绕这样构建了整个“智慧城市”,应该说从管理和服务角度来说,我们自己感觉呈现六大特点:一是让我们城市管理和服务富有预见性。二是更加高效。三是更加科学、敏捷、富有创造性。三是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共享和基础。这样共享和基础,让我们管理和服务呈现一个富有预见性的特性。这把“智慧城市”意义和特点做了一个简要的汇报。
从整个“智慧城市”规划来说,我们已经开展了将近两年的工作,我们自己感觉“智慧城市”规划是一个系统、严谨的科学。我们梳理了对“智慧城市”的关键特点,然后结合我们某一个特点的城市和城区,包括“十二五”相应的规划、党代会报告、相应的一些产业规划,这些做了一个整体的梳理。同时要对整个目标城市的信息化的现状和基础做一个梳理,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
而围绕这样的需求提出整体的建设思路,包括指导思想、原则、发展愿景、建设目标和任务,同时提出智慧城市整体的架构。这个架构有技术层面、业务层面,也包括产业层面和运行层面,最后提出一系列综合保障措施,为这个“智慧城市”实现提供综合的保障和支撑。这块具体的内容,就简要过一下,从发展目标规划来说,智慧城市总的来说应该还是围绕着几个大的方面来讲。一是产业经济,二是围绕着市民的幸福指数提升,三是围绕着整个城市的管理和运行。所以,这块从阶段性的目标来说,一般现在提出的“智慧城市”分为几个阶段去做。一是智慧城市规划、设计以后,可以做一些试点示范的建设,取得一些初期的成效。二是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拓展,形成比较成系统的体系的“智慧城市”的体系。三是在进行加强和完善持续的改善,形成长效的“智慧城市”运行的体系。所以这是我们围绕着这块提出的一个目标。而主要的任务,也是围绕着前面提的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产业经济和城市管理这些方面开展相应的专题内容的规划。而这里的规划内容,我们又可以结合具体的提出的三大业务领域或者一个需求,包括城市的管理运行,个人市民民生服务,产业经济发展,这块结合整个城市功能发展的定位和整体发展的目标进行细化的设计。
整个“智慧城市”从应用体系来说,这里面我们提出一个业务模型,这在城市公共管理里面也有这样一个模型,而我们突出强调了一点,就是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为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提供一个公共服务的平台和资源基础,从而和我们政府、企业和公众形成一个协同运作的体系。而从技术的架构来说,我们可以用现代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比如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相关思想搭建我们技术体系的架构,这里包括具体的感知系统,核心的传输层的系统,围绕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提供和最后面向城市各个领域智慧化的运用。这块是我们技术架构的一个考虑。
而围绕着项目的选择,我们认为“智慧城市”的项目选择应该考虑一些统筹全市的基础建设,实现资源节约化运用,符合城市的整体发展目标,对于产业升级转型和优化有极大的促进,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和解决民生、社会热点的关键性问题,这些项目可以在这个规划过程中做一些优先的选择。这里就有很多分解,就不再做太细的描述,比如涉及到城市管理的电子政务,产业经济包括物流、民生设计、教育文化和社区等相关的内容。所以我们结合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又结合五大领域进行细化的设计。
我们下边可以做更细致、深入的规划,这个里面的规划包括应用体系,具体的愿景、目标、需求、架构,具体的一些内容进行详细的规划。这块主要是围绕着智慧城市的应用体系做了一个描述,而从智慧城市长效的运行来说,运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而这个运营将来要保证智慧城市持续的进行一个测量、评价、优化的过程,很重要是评价体系的建设。所以,这块围绕着“智慧城市”要去构建一个“智慧城市”的整个指标体系的建设,并且以这个指标体系为基础,持续的去监测“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成效和持续改善后续的工作。所以,这块我们也提了相关具体的规划和内容。把智慧城市关键技术简要做一个汇报,就不做太细的描述。
“智慧城市”是用现代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手段,有效为城市管理和服务,从技术手段的应用我们也做了一个梳理,包括现在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建模仿真、智能科学、系统工程、标准及安全技术、应用技术等相关的八个方面的技术。每一个方面的技术我们又可以围绕着“智慧城市”本身的构建需求,我们去做梳理和细化技术的突破,所以这里面就不做太细的描述,包括云计算、高性能计算是为城市的智能分析提供一个基础,建模仿真是为“智慧城市”进入全生命周期进行一个支撑。
从整个“智慧城市”的预期成效来说,我们也简要做了一个概述,主要大的来说还是围绕着三个对象,包括市民、城市管理和服务,还有产业经济的优化转型和升级,这三个方面应该起到一些作用。对市民生活指数的提升这块,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智慧城市”包括安居、医疗、公安等相应环境和体系的建设,为整个老百姓生活、居住、工作提供一个和谐的氛围,从而提升我们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从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来说,我们也主要从管理理念、架构、对象、方式、制度可以看出,对于我们将来整个城市的管理和服务的角度来说,应该是让我们的整个管理与服务能够更加的网络化,比如这里提到将来更加的网络化、协同化、智能化,让我们各个管理部门之间能够实现更大的协同。比如现在在各个地方提到的现在要打造条线,这是“智慧城市”建设核心的内容,围绕着将来城市,包括现在在北京做的大的应急管理的体系也是这样,通过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对我们城市设计到应急管理各个单位和部门围绕这样一个目标构建一个协同的体系,从而提升我们运行管理的整体水平。
对于产业经济的优化转型和升级,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也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应用,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构建。二是能够围绕着智慧城市的建设,促进观念的要素聚集,推动整个城市科技创新。三是智慧城市再建设和长效运行的过程中,应该对于新的服务也会产生要求,比如现代服务业、信息、软件、服务业外包等相关都提出相应的要求,这块对整个城市产业优化、转型和升级起到一定的作用。四是综合来讲会促进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综合的实力。
最后,做一个总结。“智慧城市”的建设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也是一个战略选择的手段或者是一个方向。第二方面,从技术上来说,我们要去通过新一代的相应的关键技术的使用,真正的突破“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关键节点和关键的难点和内容。三是对“智慧城市”下一步的工作,从我们角度来说,应该统筹规划、应用、研发、产业、政策、队伍等相应的一系列内容,制定包括我们国家、省市、企业等相应的多层次的发展规划和路线,去拓展我们整个应用的开发、示范、推广、应用,突破关键技术,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培养相应的队伍。这是我们跟工程院也在搞一个中国智慧城市推进战略研究,也是站在国家层面思考,全国统筹建设、统筹规划这块的思路提供一个支撑。这块从六个方面给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做一个简要的汇报。(RFID世界网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廖小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