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日前刚刚获批,全国人大代表、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收已经开始计划在航空港区打造一个大型农民工培训就业基地。
历程
打造连接农民工
与企业的“桥梁”
全国人大代表、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收有个响当当的职务——“农民工司令”。他1993年赴深圳打工,后来成立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昨日,张全收接受河南商报联合大河网开办的“两会会客厅”专访时说,他自己卖过爆米花、冰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后来就打造了一座连接农民工与用工企业的“桥梁”,哪个厂要人,就根据农民工的技术特长“打包”调人过去;这个厂没有订单了,就调到另外一个厂,基本保证农民工顺利找到工作。截至目前,他的公司已累计派遣务工人员70多万人次。
“到我们公司,保证全收、全打包。”张全收说,打包不仅包吃、包住、包工资,谁家盖房有困难,也可以找他。
变化
业务重点转向中原
现在,张全收公司的业务逐步向中原转移。去年,他在郑州成立了公司。
张全收说,一方面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开始崛起,另一方面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逐步在向内地转移,这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
“去年,我们帮助6000多名农民工在家门口找到工作,而今年,预计能让3万~5万人实现就业。”张全收说。
他认为,在河南,仅郑州富士康、格力电器、海马汽车等几个项目,就可提供近60万个工作岗位。而且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获批,河南农民工家门口的工作机会将越来越多。
“我们已经计划在航空港区打造一个大型农民工培训就业基地。”张全收透露,基地将对文化程度不高、技能相对落后的务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高质量”就业。
呼吁
推行农民工社保一卡通
说起自己的愿望,张全收说,我最希望的就是农民可以摆脱土地的束缚,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此次两会,他提的几个建议都是关于农村发展的。
张全收说,现在虽然允许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但是农民工真要离开打拼多年的地方,却只能转走自己支付的那部分保险,而且也找不到地方接收。
“这不跟没有一样吗?”张全收说,他呼吁,进城务工人员养老保险应该随着个人务工地点的改变而转移,可以实行一卡通制度,让务工人员无论在哪个城市工作,都有权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
同时,他还呼吁政府能出台相关政策,让进城务工人员能够在子女上学、医保、公租房申请等方面享受到与“城里人”同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