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支付领域落后于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银联,绝不会再错失移动支付的机会。
来到便利店或加油站,只需拿出手机或银行卡在一台终端机上轻轻晃过,就完成了支付。这就是移动支付,是我们想象得到且已然实现的新兴支付方式。
这也是国内最大的发卡机构——中国银联渴望占领的高地。在错失互联网支付发展时机后,中国银联力争在移动支付领域实现“逆袭”。
银联推广新兴支付
虽然“闪付”(Quick Pass)这种新兴支付方式还未在消费者中间普及,但是中国银联已经开始加速布局市场终端。
1月28日,中国银联与屈臣氏(中国)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闪付”推广到屈臣氏门店。双方合作范围从传统刷卡支付扩大到金融IC卡支付、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
“闪付”是银联的非接触式支付产品及应用,具备小额快速支付的特征。用户选购商品或服务,确认相应金额,用具备“闪付”功能的金融IC卡或银联移动支付产品,在支持银联“闪付”的非接触式支付终端上,轻松一挥便可快速完成支付。目前,国内接受“闪付”的受理终端超过110万台。
中国银联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力不只是在移动终端刷卡支付,在电信运营商争夺的近场支付领域,银联也不甘示弱。
近场支付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通过手机向商家进行支付,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并且在线下进行,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而是使用手机射频(NFC)、红外、蓝牙等通道,实现与自动售货机以及POS机的本地通讯。
去年12月20日,银联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兴通讯”)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开展移动支付、智能电视支付、云计算等创新合作,共同完善创新产品和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中兴通讯按照银联标准研发的具备近场支付功能的NFC手机有望今年推向市场。
这就是银联正在做的事情,推广其新兴支付渠道,互联网、手机、固定电话、智能电视、多媒体自助终端等,都是银联正在逐步打造的综合支付服务平台的一部分。
移动支付的发展不可错失
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第三方支付平台迅速成长。就在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大行其道并开始布局新的市场领域时,银联终于“醒悟”。
2011年6月,银联建成无卡支付交易处理平台,联合相关各方推出了“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两项业务。其中,“银联在线支付”直接绕开传统的网银平台,用户无需开通网上银行即可支付,直接与支付宝在当时推广的“快捷支付”竞争。
银联与商业银行先天的近亲关系并未让“线上银联”扭转局面。因为,支付领域本身在发生变革,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带动起移动支付的发展,并有望改变传统支付格局。
在互联网支付领域落后于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银联,绝不会再错失移动支付的机会。
目前,移动支付分为移动终端刷卡支付、近场支付(NFC)与远程支付三种。由于银联在传统零售渠道早已铺设大量POS支付通道,因此其在移动终端刷卡支付领域享有绝对优势。同样,远程支付中,银联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公司拥有主导权。
近场支付领域,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的支付子公司通过开辟新的支付网络,有望获得突破。同时,国内商业银行也相继开展手机银行业务。
无疑,中国银联庞大的POS支付网络和数据交换系统,是其未来能够领军移动支付市场的重要利器之一。
中国银联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银联累计发卡超过1.3亿张,银行卡跨行交易总额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7%。全国银行卡联网活动商户、刷卡机(POS)和取款机(ATM)累计数量,分别同比增长51%、46%和26%。2012年上半年,银行卡刷卡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42.7%。
市场化转型
由80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银联,2002年3月26日在上海成立,各银行通过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了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进而使银行卡得以跨银行、跨地区和跨境使用。“国有”背景让银联快速成长,成为国内最大的发卡机构,发卡量的数字不断刷新。就是这样一个带有国家战略意义和非市场化色彩的银联,已然开启市场化转型之路。
一位中国银联高层曾透露,银联市场化转型主要体现在: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包括线上线下综合服务的通盘考虑和整合;产品研发和设计的加强;技术平台的升级,包括强化无卡支付交易处理平台功能等;建立和应用互联网支付平台、手机支付平台等更多渠道。
在中国银联最新一期“五年战略规划”中,并未提及上市进程,而是强调加大对外开放、国际化进程、创新力度等,其中市场化转型则包括用人市场化、产品市场化、服务市场化等多方面。
市场的变化让银联的市场化转型也迫在眉睫。1月21日,国家发改委再度下发调整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的通知,2月25日起实行下调后的手续费。这无疑将减少银联和商业银行的收入。
据测算,此次下调手续费对银行业全年净利润的负面影响约在1%,银联收入也将缩水15%~20%。
目前中国银联的营业收入结构主要为:一是境内ATM收入,比如跨行取款中收取的手续费;二是境内POS交易转接收入,即刷卡商户的佣金部分;三是国际业务收入;四则是一些创新业务收入,比如移动支付。其中,境内POS收入大约占到银联营业收入的一半。
可查到的银联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中国银联资产规模达到人民币138亿元,营业收入约60亿元,净利润为10.7亿元。2009年和2010年,中国银联营业收入分别为30.5亿元和42.5亿元,净利润则分别达4.68亿元和6亿元。
国际化提速
银联迈向市场化的第一步是走向境外。
2004年1月18日,中国银联开通银联卡香港受理,银联首次出现在非人民币市场,同时开启了国际化之路。
当时,银联的举动引起国际卡组织VISA和万事达卡(Master Card)的不安。原本,银联是它们最好的合作伙伴,银联是它们签约的收单机构,VISA和万事达卡则通过与银联合资组建公司落地中国市场。
此后银联在国内外市场的快速发展,让VISA更加“不安”。
2010年9月15日,美国方面以“银联垄断”为由,向WTO提出磋商请求,指责中国违反了其向贸易伙伴作出的承诺。5个月后,双方磋商未果,该项争端正式进入专家组裁决阶段。
去年7月,WTO通过其官方网站发布报告,专家组驳回了美方关于中国银联垄断地位的指控;但WTO也同时认定银联强制要求所有在国内发行的支付卡加入银联网络并附带其标识,以及强迫所有支付终端使用银联网络的做法违反了WTO的规定。
VISA的举动并未阻止银联海外扩张的脚步,银联的国际化策略不断加速。中国银联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银联全球网络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银联卡使用范围扩大到境外141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主要区域和重要国家。目前,境外近3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银联卡,在当地及银联全球受理网络上频繁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11月30日,中国银联在上海宣布成立负责运营国际业务的子公司——银联国际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银联国际”),进一步扩大银联卡在全球的使用,共有60多家境内外主要商业银行成为银联国际的初始会员,其中境外金融机构占大多数。
不仅如此,银联正在加大对金融IC卡等创新产品的研发,与商业银行合作发行金融IC卡,这也是其与国际卡组织竞争的秘密武器。
金融IC卡外观上比普通的磁条银行卡多一块类似手机SIM卡大小的芯片,采用智能卡技术,是符合人民银行PBOC2.0标准和银联卡标准及规范的新一代银行卡。
由于金融IC卡与国际标准并不兼容,一旦2015年国内所有发卡机构全面发行和受理金融IC卡,VISA等外资机构在国内银行卡市场有可能被边缘化。(RFID世界网编辑整理)